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CT在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其在外科手术和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的重要性。方法:对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CT检查,分析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与动脉瘤发生部位的定位关系以及CT对动脉瘤钙化和瘤腔内血栓的显示情况。结果: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和基底动脉瘤的破裂出血在CT图像上可表现为特定部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CT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破裂出血在CT图像上可表现为特定部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CT能清楚显示动脉瘤壁和瘤颈的钙化及瘤腔内血栓的大小。结论:在CT图像上可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判断动脉瘤的发病部位,CT对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宫腔镜引导下联合B超行再次清宫朮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早孕人工流产21600人次中27例漏吸者采取B超确诊,在宫腔镜引导下行再次清宫术;对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结果 早孕人工流产中27例漏吸者经B超确认宫腔内仍有胎囊后,在宫腔镜引导监视下的再清宫术均获成功。手术经过顺利,出血少,手术时间为3~5min,术后随访无感染、水中毒和子宫穿孔、宫腔粘连、月经失调等并发症。结论 在宫腔镜引导下联合B超行再次清宫朮具有微创、无痛苦、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是目前对子宫内膜和母体创伤最小、最人性化的人流补救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3.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等,是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多见于老年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55~64 岁的人群中发病率达40%.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因而老年OA 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进行性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丧失,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边缘骨赘形成,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关节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僵硬、肿大、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有继发性滑膜炎,按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分类,OA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OA的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与增龄、外伤、内分泌、软骨代谢、免疫异常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是当前研究重点.OA具有X线表现而无症状者为放射学OA,否则便是症状性OA,后者是临床诊治的主要目标.OA在全身大小关节均可受累、发病部位以手、足、膝、髋等为多见,临床学家常以膝OA作为研究模型,以揭示其问题.以下主要就OA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作一综述,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并完善围绕冠心病患者根据个体差异18F-FDG PE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检查的护理.方法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8 F-FDG PET心肌葡萄糖代谢采用口服阿西莫司后再口服糖负荷后普通胰岛素调糖,无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口服糖负荷后予普通胰岛素调糖.结果 冠心病患者经口服糖负荷和胰岛素干预后血糖控制在5.54 ~ 7.77 mmol/L时行心肌代谢显像,显影清晰,图像质量满意.结论 护理工作在18 F-FDG PE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保证图像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比较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合并与不合并结核病两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明确结核病是否会加重COVID-19患者病情和延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1月青岛市明确诊断为COVID-19感染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变量。按COVID-19患者是否合并结核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核酸转阴时间等临床变量,分析结核病对COVID-19患者病情和核酸转阴的影响。结果共纳入COVID-19患者42例,其中合并结核病患者共8例。COVID-19患者合并结核病所占比例较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高(19.0%对16.7%对14.3%)。所有患者中常见的症状为咳嗽(33.3%)和发热(28.6%),且咳嗽和发热在COVID-19合并结核病组患者中更常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合并结核病组的淋巴细胞计数、辅助T细胞数(CD3、CD4)及CD4/CD8均较COVID-19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患者在COVID-19合并结核病组中所占比率(27.5%)明显高于无结核病组(2.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比无结核病患者明显延长(23.5 d对16.5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加重了COVID-19患者病情,延长了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因此,在COVID-19大流行时期应加强对COVID-19患者结核感染的筛查,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86.
目的验证激光与组织光热效应预示模型和计算结果,考查激光功率密度和照射时间与组织温度和损伤的定量关系,获得组织热效应的温度数据。方法连续Nd∶YAG激光照射活体皮肤组织,组织为全身麻醉状态下大鼠腹部皮肤,每次实验同时测量三路信号:表面照射点辐射温度、皮下1mm的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度。为了获得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数据,根据照射功率和时间进行分组。结果得到连续Nd∶YAG激光相同照射时间(t=1s)时不同功率(P=2、3、4、5W)、相同功率(P=5W)时不同照射时间(t=0·5、0·8、1·0s)以及照射功率较高时(t=0·5s,P=5、10、15W)的大鼠皮肤组织皮下1mm的温度。温度随着功率和照射时间的增加相应升高,温度响应形状相似,温度上升时间与照射时间相关。结论Nd∶YAG激光表面辐射温度远远低于皮下温度,对热效应研究意义不大。热电偶所测内部温度能够很好地反映激光功率、照射时间的变化,可用来验证相关模型和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87.
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河北省保定市第三医院[071000]李树新,张德育,李亚茹,李小霞病例男,24岁.12天前右手小指被猫咬伤,伤后第8天,体温升高,全身出现散在粟粒样丘疹,张口受限,颈项稍硬,腹肌较紧但无压痛,腱反射亢进。当...  相似文献   
88.
Nd:YAG激光照射大鼠皮肤组织的温度实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验证激光与组织光热效应预示模型和计算结果,考查激光功率密度和照射时间与组织温度和损伤的定量关系,获得组织热效应的温度数据。方法连续Nd:YAG激光照射活体皮肤组织,组织为全身麻醉状态下大鼠腹部皮肤,每次实验同时测量三路信号:表面照射点辐射温度、皮下1mm的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度。为了获得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数据,根据照射功率和时间进行分组。结果得到连续Nd:YAG激光相同照射时间(t=1s)时不同功率(P=2、3、4、5w)、相同功率(P=5W)时不同照射时间(t=0.5、0.8、1.0s)以及照射功率较高时(t=0.5s,P=5、10、15w)的大鼠皮肤组织皮下1mm的温度。温度随着功率和照射时间的增加相应升高,温度响应形状相似,温度上升时间与照射时间相关。结论Nd:YAG激光表面辐射温度远远低于皮下温度,对热效应研究意义不大。热电偶所测内部温度能够很好地反映激光功率、照射时间的变化,可用来验证相关模型和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89.
激光与生物组织光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与生物组织的光热效应是激光在医学上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生物组织吸收激光能量后将产生光凝固、汽化和碳化等热效应,临床应用需要对光传播与热传输两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本讨论了光热相互作用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明确提出并分析了光热效应研究的正、逆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0.
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存在着地区差异,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关系密切。肺心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制定疾病的防治策略也存在重大意义。为此,我们于2003-01~2006-10对保定地区肺心病的致病因素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本地区的发病规律,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死亡率,更好的防止肺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