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21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2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0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介入治疗后应用康复训练对患者运动耐量提升的影响。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自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80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介入治疗后,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90例。A组患者不采用康复训练,B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静息、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及经平板运动试验的主要参数。结果 A、B两组患者静息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心率血压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运动所测量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心率血压乘积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运动时间、ST段压低1 mm时间、最大ST段压低幅度、运动至心绞痛出现时间、最大运动耐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介入治疗后应用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促进CHD患者的身心恢复。  相似文献   
502.
目的 探讨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KOA患者66例随机为对照组21例、玻璃酸钠组25例及PRP组20例,3组患者均口服依托考昔片,玻璃酸钠组及PRP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及PRP.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2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安大略西部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各个时间点,PRP组的VAS及WOMAC评分均低于其他两组,而JOA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后6、9个月,玻璃酸钠组的VAS及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而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点,PRP组的VAS及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玻璃酸钠组及对照组中,治疗后3、6、9个月的VAS评分及治疗后3、6个月的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3、6个月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RP组注射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及皮温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3%(12/115).结论 采用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KOA的疗效优于口服药物及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患者的症状缓解更为持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03.
背景:为了实现骨折复位的稳定以及尽量保留颈椎活动度的完整,国内外多学者均开展了有关单节段有限内固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未见明显的寰枢关节失稳而引起的不适症状。目的:采用体外三维运动法对掌骨重建钢板单节段固定不稳定性寰椎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使用新鲜上颈椎标本(C0-C5)6例,将标本造成寰椎前弓双骨折模型,并以掌骨重建钢板系统模拟进行单节段复位固定。测量每例标本的正常状态、骨折状态及内固定状态3组数据。比较骨折状态、内固定状态、正常状态的运动中性区及三维运动范围与正常状态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颈椎标本骨折状态与正常状态的运动中性区、三维运动范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而内固定状态与正常状态的运动中性区、三维运动范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2)结果表明,掌骨重建钢板系统模拟单节段固定不稳定性寰椎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在恢复上颈椎稳定性的同时,可充分避免融合术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04.
在医学生中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实验兴趣小组、综合设计性实验、科研课题、科技征文和社会实践等,是提升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505.
白塞病(B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损害疾病。根据其内脏系统损害的不同,分为血管型、神经型、胃肠型等。消化道损害占8.2%~26.6%。肠型白塞病(IBD)早期表现以腹胀、嗳气、腹痛等肠功能障碍为主,腹痛多见于右下腹,需与阑尾炎鉴别。本病以青壮年男性多见,诊断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表现,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6.
李小峰  杨渊 《广西医学》2010,32(7):857-859
一般认为干细胞是指存在于组织中数目很少的一些分化相对静止的细胞(resting cell)。这些细胞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潜能特点,即具有不对称性细胞分裂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1867年德国科学家Cohnheim在研究创伤愈合时提出了骨髓中存在非造血干细胞的观点。  相似文献   
507.
<正>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定殖于人胃黏膜并可引起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革兰阴性细菌,其致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多因素作用的慢性免疫炎性过程。除了通过本身的动力装置、黏附特性以及各种毒力因子造成对胃黏膜的直接损伤外,宿主免疫应答的异常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致病机  相似文献   
508.
<正>类风湿关节炎(RA)的动物模型有多种,本文将对几种较典型的关节炎模型的制备方法、造模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选择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09.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以及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以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2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吉西他滨组(GP组)与紫杉醇组(TP组)各100例。GP组:吉西他滨1000mg/m2,d1与d8,顺铂50mg/m2,d2-d4,均静脉滴注;TP组:紫杉醇150mg/m2,d1,顺铂60mg/m2,d1-d3。两组患者均每21天为一个周期,连用二个周期以上。结果:TP组总有效率(PR+CR)为50%,1年生存率为41%;GP组总有效率(PR+CR)为30%,1年生存率为36%。两组患者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35),1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74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不同,GP组血小板减少显著高于TP组,而TP组肌肉关节疼痛与呕吐显著高于GP组。结论: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治疗效果优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但是毒副反应较强。  相似文献   
510.
目的:利用外观鉴别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筛查和鉴别三九感冒灵颗粒的方法.方法:首先研究建立三九感冒灵颗粒的包装鉴别点和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然后对可疑样品予以检测,综合判定.结果: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方法可以准确筛查并鉴别出5批假冒三九感冒灵颗粒.结论:所建立的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方法可以无损、快速、准确鉴别三九感冒灵颗粒,避免传统化学鉴别带来的不便,达到绿色快筛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