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87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270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36篇
  3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背景:研究发现活化转录因子4为近调控成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的活化因子,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的:探索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过程中活化转录因子4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以全骨髓贴壁法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至第3代细胞时加入成骨诱导剂,在诱导的第0,1,4,7,10,13,16,19天分别采用PT-PCR,Western blot动态监测活化转录因子4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以未进行成骨诱导细胞做对照。 结果与结论:RT-PCR结果显示,活化转录因子4 mRNA的表达随着细胞成骨分化程度加剧而升高,16 d达到峰值。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活化转录因子4蛋白表达量随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化程度加剧,表达水平亦呈上升趋势,于16 d达到高峰,19 d维持在高水平状态。实验组各时间点活化转录因子4 mRNA和活化转录因子4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诱导成骨细胞中活化转录因子4表达增强,提示活化转录因子4的增强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身高标化细胞外液(ECW/h)在评估CAPD患者容量负荷及心肌重构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CAPD患者人体成分分析、心脏超声等资料。分析ECW/h与心脏容量负荷及心肌重构的相关性;不同ECW/h组患者心脏容量负荷及心肌重构的差异。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CAPD患者ECW/h与心脏容量负荷指标LVEDD及LAD呈显著正相关(r=0.507,0.492,P〈0.001);与心肌重构指标LVPWT、LVM、IVST及LVMI呈显著正相关(r=0.463,0.581,0.403,0.404,P〈0.001)。ECW/h〉9.04L/m组患者心脏容量负荷指标LVEDD及LAD显著高于ECW/h〈9.04L/m组患者(P〈0.01);ECW/h〉9.04L/m组患者心肌重构指标IVM、IVST、LVPWT及LVMI显著高于ECW/h〈9.04L/m组(P〈0.05)。结论 ECW/h在评估CAPD患者容量负荷及心肌重构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3.
中西医结合治疗嗓音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嗓音是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它是生理性的呼吸活动转化为物理性的发声活动的产物,是在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两级中枢控制与协调下,由人体发声器官、听觉器官和全身神经系统组成的一个闭合自动反馈的发声系统完成的,是人类运用言语和歌唱表达感情与意念的先决条件.因此,属于人类特有的言语交往系统,即社会生理系统(social system),而不同于生物生理系统(biological system ),所以,人的嗓音不同于动物的发声,更不同于一般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64.
65.
“二十一世纪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前所采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挑战。”这是联台国发展委员会向全世界发出的告诫。拥有近13亿人口的我国,未来十年中,老龄人将跃居世界之最。老龄问题肯定将日益突出,老年期痴呆的发生率也随之而日趋上升。据报告:60岁以上老人,认知障碍患病率约3%;>65岁为4%;>75岁,每增龄5岁就增加l倍。80~85岁高达20%。老年痴呆严重影响着人类心、身健康,将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后的第四大老年人死亡原因。因此该病的医学、社会问题,已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66.
周学明  刘洪新  陈寿  居学成  谭海波  邱声祥  郑超 《中草药》2016,47(15):2614-2620
目的研究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桃金娘叶的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质谱及核磁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微量稀释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从桃金娘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生育酚(1)、新生育酚(2)、生育酚-对苯醌(3)、生育酚A(4)、(-)-α-tocospirone(5)、rhodomyrtosone F(6)、rhodomyrtosone C(7)、watsonianone A(8)、rhodomyrtone(9)、2,6-二羟基-苯甲酸苯甲酯(10)、肉桂酸甲酯(11)、柚皮素(12)、槲皮素(13)、杨梅素(14)、3,7,3′-三甲氧基-5,4′,5′-三羟基黄酮(15)、5,7,3′,5′-四羟基黄酮(16)、艾纳香素(17)、7,4′-二甲氧基二氢槲皮素(18)、4′-二甲氧基二氢槲皮素(19)、2,4,7,8,9,10-六羟基-3-甲氧基蒽-6-O-β-L-吡喃鼠李糖苷(20)、4,8,9,10-四羟基-2,3,7-三甲氧基蒽-6-O-β-D-吡喃葡萄糖苷(21)。结论化合物6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5,10~13及15~1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及6~9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2年3月住院行胃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5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诊治方法分为两组,无痛胃镜组115例选择采用丙泊芬镇静麻醉技术的无痛胃镜诊治术,90例选择行普通胃镜诊治术设为普通胃镜组,观察两组操作中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波形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胃镜组在胃镜诊治过程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要明显高于无痛胃镜组,而血氧饱和度则明显低于无痛胃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普通胃镜组为22.22%(20/90)、无痛胃镜组为5.22%(6/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下行上消化道止血术具有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患者舒适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ESD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自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60例均为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据其临床表现及经超声胃镜检查结果确诊为SMT,并对这些行ESD治疗的SMT病例进行3个月、6个月、24个月的回顾性分析。结果除8例因种种原因而无法随访,其他术后成功随访的52例患者中(随访率为86.67%)有49例随访患者半年内切面愈合率81.67%,两年内切面愈合率达100%,另外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有癌细胞的存在,而采取其他手术方式治疗(胃大切)。结论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一项简单有效、方便快速、费用低、损伤小、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2012年上海部分0~5周岁儿童的血清轮状病毒LLR型中和抗体水平及不同年龄段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为疫苗的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2012年6—8月上海市静安区儿保门诊部就诊的儿童中,筛选无发热、无轮状病毒感染疑似症状的健康儿童血清标本210份,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方法检测儿童血清对轮状病毒LLR型疫苗株的中和抗体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0份0~5周岁儿童血清中,轮状病毒LLR型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7.1%,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5.36;0~6个月婴儿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为16.0%,GMT为1∶28.72;7~11个月儿童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5%,GMT为1∶25.88。1~2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0.0%,GMT为1∶30.78,2~3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0.0%,GMT为1∶32.99,该两年龄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6.67%,GMT为1∶54.84,4~5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63.33%,GMT为1∶44.55,此两年龄组(段)儿童的阳性率和GMT均显著高于3周岁以下各年龄组,此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3周岁儿童中和抗体水平较低,特别是7~11个月年龄组为最低,提示可能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儿童群体。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