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4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进行研究,试图寻找与痰湿壅盛证相关的特异蛋白质。方法:纳入59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痰湿壅盛组(39例)和非痰湿壅盛组(20例),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弱阳离子纳米磁性微球捕获血清中的蛋白质,Ciphergen PBS-Ⅱ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检测仪绘制成蛋白指纹图谱。所有蛋白指纹图谱采用Biomarker Wizard3.1分析之后用Biomarker PatternsSoftware5.0识别痰湿壅盛证特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建立诊断模型。结果: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痰湿壅盛)与对照组之间共检测出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峰102个(P〈0.05)。以质荷比(mass to charge ratio,m/z)为9334.958(表达增高)、9280.191(表达降低)、8030.794(表达增高)和2941.551(表达增高)4个蛋白峰组成的诊断模型能很好地将痰湿壅盛区分出来。该诊断模型的敏感性为93.103%(27/29),特异性为92%(23/25),假阳性率为8%(2/25),假阴性率为6.897%(2/29),Youden指数为85.103%。盲法检验其敏感性为90%(9/10),特异性为88%(22/25),假阳性率为12%(3/25),假阴性率为10%(1/10),Youden指数为78%。结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很可能是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的物质基础,筛选出的差异蛋白质是该证型患者血清蛋白标记物中区别于正常人和非此证型的高血压患者的共性特异蛋白。以此建立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模型,为中医辨证提供了一种更加客观准确的辨证手段。  相似文献   
62.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当今国内外治疗冠心病的最新技术,它应用于临床的人数正在显著增长。我院1998年1月~1999年6月成功地为8例病人进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笔者参加了手术配合。并就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8例均为心内科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7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51~72岁,平均64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约在70%以上,单支病变3例,双支或多支病变5例,8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心绞痛等症状报告消失。8例病人均接受了健康教育。2 健康教育21 术前教育术前教育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术…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加阿司匹林(ASP)和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7例患川奇病病儿的疗法与临床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IVIG+ASP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AS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1例发生冠状动脉扩张(CAD)。结论:IVIG是改善川崎病急性期症状,预防CAD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4.
患儿:男,7岁。因有摇头病史,于1997年10月采摘新鲜苍耳子,先用水煮再用油炒,但有部分未炒熟。10月23日起每日饭前服约15g,共服用一周。停药4d后出现精神不振,尿黄如桔子水样。11月4日发现小便不畅,眼睑浮肿,后意识障碍逐渐加重,11月7日急转至太原市传染病医院,查肝功:GPT在200U以上,TBil42μmol/L,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急性重型,肝昏迷度。以肝昏迷进行抢救,下午5时意识渐清,查ALT290U/L,DBil13μmol/L,TBil37μmol/L。后用速尿70mg,甘露醇250ml,24h小便量约500ml。11月7日上午10时后开始无尿,用甘露醇250ml,速尿180ml,利尿无效。患者…  相似文献   
65.
微血栓形成与内皮细胞损伤间关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损伤在微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动物实验部分用wistar大鼠制作微血栓动物模型,临床部分观察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测定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等相关因子,观察微血管内膜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微血栓形成动物及病人CEC、血浆TXB2,ET明显增高,而患者的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低于正常对照。结论 微血栓形成与内皮细胞损伤关系密切,内皮细胞损伤可导致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形成又能造成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6.
电张调整性T波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的T波变化形式,性质不同于心电图学上传统的原发性及继发性T波改变,其产生机制尚有争论。本文对26例右室起搏患者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此种T波变化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自1981年至1986年10月我院安置的心脏起搏器病例中,凡起搏前后资料记录完整并且符台:(1)起搏前心电图Ⅲ、Ⅲ、aVF、V_1~V_(?)(或V_4~V_(?))导联中T波正向,且无论窦性或逸搏的QRS波时限不宽;(2)起搏后  相似文献   
67.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现代医学诊疗技术、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增加。笔者旨在探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对策。1全员培训 1.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我院在全省首先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疗质量检查和考核,有力促进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68.
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机制及耐药性逆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胃癌的发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1/3。化疗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产生,化疗疗效往往不佳。深入探讨胃癌MDR产生机制,寻找有效低毒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对提高化疗的有效性,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转运蛋白有关的耐药机制、酶系统有关的耐药机制、细胞凋亡与耐药、细胞因子等四方面肿瘤细胞MDR产生的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9.
1985年9月在湘潭采集月饼60份,冰琪琳11份,冰牛奶20份,冰雪糕11份进行耶尔辛菌检测。增菌、分离、鉴定等用培养基均按常法自行配制。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肾毒灵”对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根据益气活血降浊法,制成“肾毒灵”胶囊,用0.75%腺嘌呤饲料喂养大鼠制成肾衰竭模型,灌胃观察“肾毒灵”胶囊的疗效。喂养50d后测血清中BUN、Scr、钙、磷、白蛋白和血色素的水平,并取肾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肾毒灵”胶囊可明显降低血清中BUN和Scr的含量,预防性拮抗钙磷失调;改善贫血和提高血浆蛋白的水平,同时减轻了肾组织的病理损害。结论:肾毒灵方具有促进氮质排泄,改善尿毒症合并症,减轻肾间质炎症,促进受损组织恢复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