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262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02篇
  1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近年来,由Rojanasakul等[1]最先确切描述的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 LIFT),因其操作简单,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好和较高的治愈率,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为了更好地探讨其对肛门功能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我们对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期间,采用LIFT手术28例和切开挂线术46例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资料和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外科共收治76例术前诊断为经括约肌肛瘘的患者,年龄19~72岁,中位年龄41±12岁,男性46例,女性30例.分别行LIFT手术32例,切开挂线术44例,既往有肛瘘手术史者6例,其中经术前磁共振检查和术中探查,符合复杂性经括约肌肛瘘(穿过30%以上的外括约肌的单一瘘管)者分别为28例和36例,共64例,年龄19 ~ 72岁,男性44例,女性20例;LIFT组中位年龄43 ±9岁,切开挂线组39±13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6.0±2.3周.  相似文献   
42.
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从7个临床中心入组240例慢性肛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硝酸甘油软膏,120例)和对照组(凡士林软膏,120例),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肛裂愈合率、肛裂疼痛强度VAS评分、肛管静息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共有221例(92.1%)完成了试验,其中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07例。治疗终点(56d),试验组和对照组肛裂愈合率分别为78.9%(90/114)和29.0%(31/107),排粪后肛裂疼痛VAS评分下降率分别为(94.8±15.7)%和(61.2±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2例和6例患者接受了肛门直肠测压,首次用药前后肛管静息压下降值试验组为(20.2±18.5)mmHg,对照组为(7.1±14.7)mmHg,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152)。试验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2.1%(48/114)比913%(10/107),P〈0.05],但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轻度的头痛、头胀,可自行缓解。结论硝酸甘油软膏可有效缓解肛裂疼痛,促进肛裂愈合,且使用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3.
目的:调查患者对随访工作的了解程度及影响随访工作开展的因素,针对存在的不足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随访工作质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依据自愿的原则在出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家属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调查问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份,回收率100%。结论: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形象,作好随访宣传教育有利于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4.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乏力、肝区不适1周,于2011年1月4日来解放军309医院门诊就诊,患者既往有轻度脂肪肝史。医生为其开药:复方甘草酸苷片,3次/d,2片/次,饭后口服,未开其他药品。患者回家后按照用法用量服用,约4 h后开始出现腹部不适,患者  相似文献   
45.
我科门诊2004年8月~2007年6月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发现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13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3例VKH中,男7例,女6例;年龄9~64岁,中位数为45岁;病程2d至8年。均为双眼病变。有1例合并白癜风,3例合并毛发变白,4例出现听力障碍如耳鸣、听力下降、耳聋,2例合并头疼头晕,病史中有1例结肠癌术后患者。1.2检查方法检查前先进行荧光素纳皮试,阴性者肘静脉推注20%荧光素钠3mL,分别拍摄早中晚期眼底血管造影图片,直至30min后完成检查。2结果在13例…  相似文献   
46.
随着国内外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到天然药物的研究中。在我国,对中药及其复方的分析仍然是现代仪器分析基本应用领域。此外,随着国家对药品监管力度的加强,药物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各种检测方法、分析手段的操作简便性、分析速度快慢、应用范围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包括分光光度法、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及其他联用分析方法等,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自拟方玉屏补肾汤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指标效果。方法:将确诊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补肾汤口服,28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在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玉屏补肾汤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更深的探讨。  相似文献   
48.
养血润肠方治疗血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对100例血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所选100例均为我科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男性16例,女性35例;年龄在18~64岁之间,平均为42.75±13.98岁;病程最长为22年,最短为2年,平均为7.84±4.62年。对照组49例,男性18例,女性31例;年龄在19~65岁  相似文献   
49.
由于肛门部神经丰富、感觉敏锐,对各种疼痛刺激敏感。因此,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特别是术后排大便时肛门剧烈疼痛,一直是肛肠科医生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肛门疾病患者术后的主要症状,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急待医者解决。近年来很多医家对肛门疾病止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现就近年来相关报道综述如下。1骶管注射止痛李氏[1]采用0.2%美兰骶管注射用于术后止痛患者30例,并设对照组30例。两组术前均肌注鲁米那0.1g、阿托品0.5 mg。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各30例,美兰组用利多卡因200mg 丁卡因30mg 美兰40mg 生理盐水至20ml;对照…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再灌注后视网膜内caspase-3的动态变化,探讨caspase-3与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结扎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 h,然后再灌注,检测再灌注后1、6、12、24、48、72 h大鼠视网膜内caspase-3的水平及视网膜细胞凋亡平均发生率.结果 再灌注后视网膜内caspase-3的表达出现在光感受器细胞层,在再灌注后1、6、12、24、48、72 h caspase-3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067±0.004、0.923±0.045、1.962±0.377、3.793±0.860、2.039±0.427、1.332±0.109,细胞凋亡平均发生率(%)分别为1.8±0.1,7.1±0.2,18.2±1.4,34.7±2.1,22.6±0.9,16.3±0.4.结论 再灌注后大鼠视网膜caspase-3表达与细胞凋亡呈现正相关,caspase-3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347~3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