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白癜风与血型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癜风与血型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常规方法检测 70例白癜风患者的ABO血型 ,并与 72 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白癜风患者 70例 ,其中A型 34例 ,B型 12例 ,O型 18例 ,AB型 6例 ;A型血患者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 .0 1) ,O型血患者则比对照组低 (P <0 .0 5 )。结论 :A型血可能易患白癜风 ,O型血则不易患白癜风 ,有关白癜风与血型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CO2激光术后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尖锐湿疣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37例仅行CO2激光治疗,不予其他处理;B组39例激光术后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C组44例激光术后予BCG-PSN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另设健康人对照组30例,检测项目同上。结果 (1)尖锐湿疣患者与健康人T细胞亚群比较: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降低(P<0.05),CD8+T细胞增高(P<0.05)。(2)治疗3个月后3组尖锐湿疣患者T细胞亚群比较:B组和C组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升高,CD8+T降低(P<0.05)。(3)术后半年内3组复发率比较:C组患者复发率低于A组及B组(P<0.05)。结论 BCG-PSN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CO2激光术后尖锐湿疣可产生协同效应,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电离子术后联用玉屏风颗粒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以来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75例外阴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单纯用电离子术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电离子术后口服玉屏风颗粒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7%,治疗组总有效率8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达54.05%,治疗组复发率为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离子术后联用玉屏风颗粒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电离子术治疗.  相似文献   
24.
本文调查了100例初发性病患者的一般状况、人格特征和焦虑水平。患者均为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初诊病人,诊断为淋病的61例,尖锐湿疣21例,淋菌性尿道炎16例,生殖器疱疹2例;男95人,女5人,年龄20~43岁;已婚40人,  相似文献   
25.
患者男,77岁,胸腹部红斑、丘疹伴瘙痒1个月就诊。患者于2014年3月无明显诱因胸腹部出现红斑、粟粒大小丘疹,皮损逐渐增多,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伴剧烈瘙痒,搔抓处形成点状糜烂面,少许渗液,在外院诊断为湿疹,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2014年4月19日入我院,以湿疹收入中医科……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斑秃的疗效及其对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斑秃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52例)及对照治疗组(49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针注射治疗,对照治疗组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患者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4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1)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与对照治疗组(77.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斑秃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外周血CD3~+、CD4~+T细胞上升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治疗组治疗后CD3~+T细胞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CD3~+T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T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联合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治疗后与自身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外周血CD8~+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与自身治疗前比较,CD4~+/CD8~+比值虽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可调节斑秃患者Th1/Th2免疫平衡,从而达到治疗斑秃的目的,二者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表皮黑素细胞活性、黑素细胞迁移及c-kit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5、10、20、30 μmol/L)姜黄素对人表皮黑素细胞活性影响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添加MelM-2完全培养基 + 细胞)、药物对照组(MelM-2完全培养基 + 姜黄素)、空白对照组(仅添加MelM-2完全培养基)及实验组(MelM-2完全培养基 + 姜黄素 + 细胞),用MTS法分别检测培养24 h、48 h后细胞活性。划痕实验检测黑素细胞迁移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黑素细胞c-kit mRNA相对表达量。实验分为对照组(仅添加MelM-2完全培养基 + 细胞)及3个浓度(5、10、20 μmol/L)实验组。 结果 不同浓度(5、10、20、30 μmol/L)姜黄素培养基培养黑素细胞24 h、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30 μmol/L组均可明显抑制黑素细胞的增殖(P < 0.05),其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培养48 h时,5、10、20 μmol/L姜黄素均能显著抑制黑素细胞迁移(均P < 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各浓度(5、10、20 μmol/L)姜黄素作用48 h后,均可明显抑制黑素细胞c-kit mRNA相对表达量(均P < 0.05)。 结论 低浓度的姜黄素(≤ 20 μmol/L)对黑素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30 μmol/L的姜黄素能够促进黑素细胞的凋亡。姜黄素(≤ 20 μmol/L)可抑制黑素细胞的迁移,并下调人表皮黑素细胞c-kit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9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尖锐湿疣(CA)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63例CA患者和23例正常人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采用TLR9基因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TLR9受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TLR9基因自翻译起始点第1174、1635、1269、1724位均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别称为SNP1、SNP2、SNP3和SNP4,其中SNP3、SNP4为新发现位点,SNP1、SNP2为NCBI数据库中公布的位点,登录号分别为rs352139、rs352140。CA患者与正常人对照组的SNP1位点的等位基因A的频率分别为0.690、0.609,等位基因G的频率0.309、0.39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NP2位点的等位基因A的频率分别为0.302、0.369,等位基因G的频率0.698、0.63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NP1、SNP2两个多态性位点存在4种单倍体型,分别为AA、AG、GA、GG。每种单倍体型在CA患者组和正常人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TLR9基因在广东汉族人群中存在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别为SNP1、SNP2、SNP3、SNP4。SNP1、SNP2两位点与CA的发病易感性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
柚皮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抗过敏、吸收紫外线等作用,在皮肤美容中具有广阔市场及发展前景。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柚皮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0.
我们于1997年12月至1999年12月应用艾洛松和维特明对114例斑块状银屑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为皮肤科门诊确诊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均为静止期,皮损面积<体表面积的50%,年龄22-75岁,平均35.4±10.2岁,男51例,女63例,病程2个月至30年不等,平均12.4±6.6年,治疗前1个月均未系统使用和外用治疗银屑病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