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制备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可检测登革病毒1~4型NS1抗原的ELISA检测法,为登革热的早期快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分泌表达登革病毒2型重组非结构蛋白NS1,以此为抗原免疫BABL/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HAT选择培养、间接ELISA筛选和亚克隆,获得能稳定分泌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可检测1~4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从登革病毒2型NS1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NS1)中获得了大量纯化的登革病毒重组NS1蛋白;经免疫小鼠、细胞融合、间接ELISA筛选及3次亚克隆后,最终获得2株能高效分泌抗登革病毒NS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D7B6B4和2D10E2F6,间接ELISA显示抗体效价高达1∶8000~1∶16000;ELISA及免疫荧光检测证实,其所分泌的抗体与1~4型登革病毒及其重组NS1蛋白均有特异性免疫反应,为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两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2a亚类;初步建立了检测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论成功研制出两株能高效分泌抗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初步建立了可检测1~4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  相似文献   
52.
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对侧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自2004年6月~2008年1月,选用对侧股骨远端锁定钢板翻转应用于股骨粗隆周围骨折144例.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104例,按AO分型:A1型24例,A2型48例,A3型3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加例,按Seinsheimer分类法:Ⅱ型10例,Ⅲ型14例,Ⅳ型8例,V型8例.结果 随访5~20个月,平均14个月.伤口一期愈合140例,浅表感染4例,经换药于术后2~6周均愈合.平均切口长度6.42 cm,平均手术时间57.34min,平均出血量212.39 ml.骨折平均愈合期:股骨粗隆间骨折为8~12周,粗隆下骨折为12~16周,骨折愈合率100%;无钢板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功能评定:按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平均96分.结论 锁定钢板的钉-板角度稳定性强,有效减少了传统髓外内固定把持力不足、松动以致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侧股骨远端锁定钢板翻转应用后可用的锁定螺钉可达5~7枚以上,且可穿出股骨距皮质经股骨粗隆部最坚强的股骨距部固定,操作更简单,固定更牢固,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少;对股骨头的血运无明显破坏,同时无需显露更多的软组织,能有效保护骨折端的血运,更符合微创内固定原则,是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较理想的髓外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3.
阴茎背神经局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正常人群阴茎背神经数量及分布.方法 采用38具成年男性(20-50岁)尸体的阴茎,对阴茎背神经、阴茎背深静脉和阴茎背动脉进行解剖观察,探查阴茎背神经的走形、分布及数量.结果 阴茎背神经大多分布于阴茎背侧,其中各支大多平行分布.其数量为:7支1例,6支1例,5支6例,4支9例,3支14例,2支7例.38具尸体阴茎背神经数目平均值为(3.55±1.2)支.结论 正常人阴茎背神经多为2支以上,呈平行分布.确定正常人群阴茎背神经数目和分布对原发性早泄患者术中保留阴茎背神经数目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黏膜下子宫肌瘤并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者50例,其中异常子宫出血45例,不孕症3例,习惯性流产2例.观察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1次完成手术,无并发症,术后恢复快,远期疗效好.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55.
骨科Ⅰ类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骨科Ⅰ类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四川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发生感染时间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904例,感染14例,感染率为1.5%。抗菌药物应用率达100%,其中单一用药728例,占80.5%;二联用药176例,占19.5%。结论: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用法、用量、术前品种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亟待干预。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辅助治疗脓毒血症的疗效及对肠道功能、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西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予以抗感染、液体复苏、清创引流、机械通气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另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整蛋白型肠道营养进行支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d、10?d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肠道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病死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不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道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PCT、IL-6、CRP及SAA水平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不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不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脓毒血症,能提高疗效,改善肠道功能,并对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力的改善有积极作用,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7.
我院从 1 995~ 2 0 0 0年共收治中颅凹海绵状血管瘤 (CA) 1 6例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男 7例 ,女 9例。发病年龄 2 9~4 8岁 ,平均年龄 31 .8岁。首发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平均为 1年 5个月。左侧中颅凹CA1 0例 ,右侧 4例。临床表现为头痛、视物障碍 4例 ,头痛、面部麻木 9例 ,头痛、月经紊乱 1例 ,头痛、复视 2例。2 .放射学检查 头部CT检查 1 6例。平扫见鞍旁或蝶骨嵴内侧或鞍旁蝶骨嵴内侧等密度影 ,边界整齐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 ,瘤周无水肿区。增强扫描见大多数出现强化 ,其中均一强化 7例 ,肿瘤直径 3~ 4cm。行MRI…  相似文献   
5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0岁,因乏困无力、肝功能异常2周,于2003年3月10日入院.查体:T 36.7℃,P 78次/min,R 22次/min,Bp 120/80 mmHg,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头颅无畸形,颈软,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实验检查:WBC 3.97×109/L、RBC 5.45×1012/L.肝功能检查:TBIL 13.5 μmol/L、DBIL 4.2 μmol/L、GPT 221 U/L、GOT 155 U/L.诊断:病毒性肝炎(己型).  相似文献   
59.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术式的进一步完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有下降趋势,但某些严重并发症仍是围术期处理的重要课题,也是直接影响疗效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0.
1984年以来,笔者以穴位埋线加服灭滴灵治疗慢性胃炎106例,收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82例,女24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58岁,平均38.5岁;病程4个月~15年,多数为2~3年。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饱胀,食欲减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及上腹部弥漫性压痛等症状体征。所有病例全部采用穴位埋线加服灭滴灵,其中有38例在治疗初期加服了解痉止痛剂1~2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