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13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07篇
  3篇
中国医学   161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中国海域海洋细菌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我国海域主要细菌种类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沿舰船航线用海水采样器对海面下1m左右的海水进行取样,行增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在中国4大海域共采集528份海水样本,获得海洋细菌145种共759株,主要包括弧菌、肠杆菌、非发酵菌、真菌、巴斯德菌、革兰阳性球菌、啮蚀艾肯菌、革兰阳性杆菌和厌氧菌等菌属.其中弧菌占52.9%,弧菌中溶藻弧菌、河流弧菌、副溶血弧菌占75%.4大海域中含量较多的溶藻弧菌、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分布无差别(P=0.071).对中国4大海域的7种海洋细菌的分布行x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渤海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较高;啮蚀艾肯菌在黄海的分离率明显高于其他海域;东海以弧菌占绝对优势,占总分离株数的70.8%;南海较其他3大海域分离出较多真菌.各海域特有的海洋菌分布特点是种类多、数目少.自北向南,各海域分离数目最多的菌种分别为粪肠球菌、黄杆菌、沙鱼弧菌和无名假丝酵母.结论 弧菌为中国海域分离率最高的优势细菌,厌氧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含量极低.4大海域海洋细菌在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2.
放大内镜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诊断的实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微细形态的改变来判断Hp感染,以探讨放大内镜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 GIFQ-240电子放大内镜,选取200例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患者行变焦放大观察病变部位胃黏膜的微细结构。结果放大内镜诊断Hp感染与病理组织学及快速尿素酶检测无统计学差异;将放大内镜下集合静脉观察大体分三型,R型与I型或D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两型存在Hp感染;胃小凹分为五型,A型胃小凹为正常胃黏膜,x^2检验证实,C型小凹对应黏膜的Hp感染率高于B型(P〈0.01),其余各型间Hp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E存在Hp感染。结论电子放大内镜对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胆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胆胰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汁及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糖类抗原72-4(CA72-4)对胆胰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34例胆胰良性疾病及6例胆胰恶性疾病的胆汁及血清 AFP、CEA、CA19-9及 CA72-4的含量,通过统计学分析获得有诊断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同时建立一种联合预测的诊断算法,分别绘制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进行分析,比较它们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组胆汁 CA72-4(1.50 U/ml)比恶性组胆汁 CA72-4(8.65 U/ml)低(P =0.019);良性组血清 CA19-9(20.24 U/ml)比恶性组血清 CA19-9(266.24 U/ml)低(P =0.049);胆汁 CA72-4、血清 CA19-9及联合预测诊断胆胰恶性疾病的敏感性分别为80.0%、80.0%及100.0%,特异性分别为81.0%、76.2%及66.7%。联合预测的 ROC 曲线下面积(0.867)高于胆汁 CA72-4(0.771)及血清CA19-9(0.790)。结论胆汁 CA72-4及血清 CA19-9对诊断胆胰恶性疾病有参考价值,综合胆汁 CA72-4及血清CA19-9的联合预测对诊断胆胰恶性疾病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心源性肺水肿等多种疾病,多数患者需采用机械通气维持机体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初步探讨白介素-33(IL-33)、白介素-35(IL-35)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RA患者(其中RA活动组25例,RA缓解组25例)、25名健康对照组血清IL-33、IL-35水平,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活动组患者血清IL-33水平(332.02±31.43)pg/ml显著高于RA缓解组(227.56±48.02)pg/ml及健康对照组(77.03±20.6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血清IL-35水平(236.14±32.20)ng/L显著低于RA缓解组(353.21±24.61)ng/L及健康对照组(349.60±28.4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IL-33与IL-35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73,P<0.05);血清IL-33水平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DAS28评分、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5);血清IL-35水平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CRP、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呈负相关(P<0.05)。结论:RA活动组患者血清IL-33水平升高、IL-35水平减低,二者可能参与了RA发生发展,并可作为RA病情活动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体质量、肝指数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几组:(1)空白对照组(CON组),予普通饲料;(2)模型对照组(HFD组),予高脂饲料;(3)GLP-1低、中、高剂量治疗组(GLD组、GMD组、GHD组)。高脂饮食12周建立大鼠NAFLD模型,建模成功后GLP-1治疗组接受GLP-1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0.1、0.2、0.4 mg·kg~(-1)·d~(-1),每日1次;HFD组接受生理盐水,CON组不加以任何干预。分别于治疗4、8周后处死大鼠各半,观察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GMD组、GHD组体质量低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GLD组、GMD组、GHD组肝指数较HFD组下降,其中GHD组与HF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3个治疗组肝指数下降更明显,与HF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GLD组、GMD组、GHD组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相较于HFD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4周和8周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蛋白(TP)、白蛋白(ALB)较HFD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D组、GMD组、GHD组3组间比较,GHD组较GLD组变化更明显(P<0.05)。高脂饮食后HFD组NAFLD大鼠模型肝匀浆丙二醛(MDA)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降低。治疗4周后,GLD组、GMD组、GHD组与HFD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各指标变化明显(P<0.05);GHD组变化更明显,且与GL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饮食后HFD组NAFLD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明显升高,治疗4周后,GLD组、GMD组、GHD组与HFD组相比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D组降低最明显,与GL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改善趋势与治疗4周后一致,但较治疗4周后有进一步的降低。结论 GLP-1可以改善大鼠NAFLD肝功能,降低肝脏脂肪含量,改善肝脏抗氧化能力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7.
疳积多由脾本不足,复又喂养不当,饮食失调而致,是儿科常见慢性疾病。总结易蔚教授采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小儿疳积的临床经验,并附临床案例,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78.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目前本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常规疗效不佳。基于对IBS发病机理的深刻认识,孙建华主任医师提出调神健脾的治疗原则,通过对其近年来运用针灸治疗IBS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其针灸应用规律,为针灸治疗IBS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9.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并评估个体化预测ACS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ACS并行PCI术治疗病人165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ACS病人行PCI术后是否发生无复流现象将病人分为无复流组(37例)和对照组(128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S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列线图在线网站绘制预测ACS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糖尿病史、D-二聚体水平、术前狭窄程度、白细胞总数是ACS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ACS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预测ACS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校准曲...  相似文献   
80.
乳腺增生病中医称为"乳癖",是妇女乳房部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胀痛和肿块为主症,常见于中青年妇女。其病因与情志、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正气虚弱,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气滞、痰凝、血瘀,凝滞于乳房,搏结不散,日积月累而成。患者常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