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5篇
  免费   435篇
  国内免费   278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363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1308篇
内科学   746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166篇
特种医学   4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72篇
综合类   2472篇
预防医学   1087篇
眼科学   171篇
药学   1040篇
  9篇
中国医学   914篇
肿瘤学   22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538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541篇
  2008年   542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366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复方SZ滴眼液对实验性半乳糖白内障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复方SZ滴眼液对实验性半乳糖白内障的防治作用。方法:以民间验方为基础、以水蛭(SZ)为主要成分,配制成SZ滴眼液;并在SZ滴眼液的基础上配制成富含锌和维生素C的复方SZ滴眼液。用SD大鼠复制D-半乳糖白内障模型。将实验分成3组:①生理盐水对照组;②SZ组;③复方SZ组。用FS-3V裂隙灯显微镜动态观察各组动物晶体混浊情况,并于实验第15d测定各组晶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和可溶性蛋白(SP)的含量。观察并比较两种滴眼液对半乳糖白内障的防治作用。结果:复方SZ组和SZ组大鼠晶体混浊的速度均较对照组慢、程度也较轻;复方SZ组大鼠晶体混浊的速度较SZ组慢、程度也较SZ组轻。晶体抗氧化指标测定显示,复方SZ组和SZ组晶体的SOD、GSH-Px和GS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方SZ组晶体的SOD和GSH-Px又较SZ组高。各组晶体SP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SZ滴眼液和复方SZ滴眼液均具有较好的延缓和减轻半乳糖白内障的作用,复方SZ滴眼液较SZ滴眼液的作用更明显。其机理可能与复方SZ滴眼液较SZ滴眼液更富含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并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2.
微量元素是人体所必要,它们参与机体内物质代谢,具有多种功能,与人体健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微量元素缺乏常可引起多种疾病,尤其对发育成长中的胎儿影响更大,不但可使胎儿发育迟缓,还可导致一些先天性疾病。本文的目的,试图了解正常妊娠过程中五种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为优生优育提供理论上的根据。  相似文献   
103.
电镜作为一种先进技术手段 ,在医学科研和疾病诊断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近 1 0年我院将光镜与电镜密切配合进行病理诊断 ,现将相关材料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本组 2 35例标本 ,多为光镜病理疑难诊断病例。每例经石蜡切片 ,先行光镜诊断 ,然后在光镜引导下用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特征 ,做出最后病理诊断。标本来源 :①新鲜活检组织 (包括冷冻切片时获取的组织 )。②外检大标本 ,常规取材时有意留取电镜标本 ,以上均固定于戊二醛。③光镜下不能诊断 ,回顾性电镜观察甲醛固定的标本 ,按电镜要求取材 ,缓冲液浸泡 ,再用电镜常规制片…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miR-520c-3p对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肺癌细胞H1299、NCI-H460、A549和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中miR-520c-3p和MEX3同源物A(MEX3 homolog A,MEX3A)的表达水平。将miR-NC、miR-520c-3p、si-NC、si-MEX3A、anti-miR-NC、anti-miR-520c-3p转染至H1299细胞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细胞的荧光活性。结果显示,与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比较,肺癌细胞H1299、NCI-H460、A549中miR-520c-3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EX3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520c-3p过表达、MEX3A抑制表达均可抑制H1299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细胞凋亡;miR-520c-3p过表达抑制CyclinD1、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p21、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MEX3A抑制表达抑制CyclinD1、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p21、Bax蛋白的表达。miR-520c-3p可靶向调控MEX3A的表达;MEX3A过表达逆转了miR-520c-3p过表达对肺癌细胞H1299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提示miR-520c-3p可抑制肺癌细胞H1299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靶向MEX3A有关,这将为肺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双关节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6例老年人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双关节骨外固定器固定进行治疗。结果:随访8~38个月,骨折均获得良好的复位与固定,疗效较满意。结论:手法复位,双关节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可有效矫正畸形,重建桡腕关节的稳定,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进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 2 0 0 4年 4月 2 2日在地坛医院收治的 7例确诊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确诊SARS患者 ,男性 2例、女性 5例 ,年龄 2 0~ 4 9岁 ,平均年龄为 (35 3± 11 3)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 ,肺部可闻及湿音 ,可伴有肺外损伤。临床治疗中采用综合治疗原则 ,包括氧疗 ;小剂量、短期应用甲泼尼龙 ,剂量为每天 1~ 2mg kg;及时应用呼吸机 ;必要的心理干预及支持治疗等 ,患者均好转。结论 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 ,及时使用呼吸机是SARS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通过观察与Ⅰ型超敏反应相关的生物活性介质--组织胺对家兔肝脏有无直接损伤作用,进一步论证Ⅰ型超敏反应对肝脏的损伤作用.方法:选择3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3组;对照组只进行正常饲料喂养,实验Ⅰ组在正常饲料喂养的同时每天给予0.4μg/kg耳静脉注射磷酸组胺注射液,实验Ⅱ组在正常饲料喂养的同时每天给予0.08 μg/kg耳静脉注射磷酸组胺注射液;动态观察以上3个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变化;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以上3个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无论是实验Ⅰ组或实验Ⅱ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血清内ALT和AST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但Ⅰ、Ⅱ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肝脏均有不同程的损伤和病理改变,且实验Ⅱ组的损伤和变化大于实验Ⅰ组,而对照组的肝脏则无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论:组织胺对家兔肝脏确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而且随着投予剂量和时间的增加,肝脏的损伤和病理变化也越显著;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Ⅰ型超敏反应导致肝脏病理变化及损伤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8.
双重实时PCR快速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A亚单位(ctxA)和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以10种细菌作对照,建立双重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霍乱监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102.4~166.6fgμl,菌液灵敏度为32~64CFUml或3~6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此反应体系同时检测40株副溶血弧菌和50株霍乱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两种细菌检测互不干扰。对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48份样品和100份海产品进行检测,9份副溶血弧菌实时PCR阳性,其中7份副溶血弧菌细菌培养阳性,其余样品都为阴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1天时间。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霍乱和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干血斑中氨基酸、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水平,并分别建立其参考区间,降低假阳性率或假阴性率,提高阳性预测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做串联质谱筛查检测的52526例新生儿干血斑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时胎龄不同分为早产组(32周≤胎龄<37周,n=5694)和正常孕周组(37周≤胎龄≤42周,n=46832),采用串联质谱法对其氨基酸、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浓度进行检测及比较,并分别建立其参考区间(P_(0.5)~P_(99.5))。结果11种氨基酸及C0、C2、C3、C4、C5、C6、C8、C10、C14、C14:2、C16:1、C18:2的99.5%上限值,早产组高于正常孕周组;C6DC、C12、C16的99.5%上限值,早产组低于正常孕周组。C0的0.5%下限值,早产组高于正常孕周组;瓜氨酸、甲硫氨酸、C16、C18、C18:1的0.5%下限值,早产组低于正常孕周组。其余酰基肉碱的0.5%下限值与99.5%上限值在两组间无明显变化或相差不大。用重新设定的参考区间对部分筛查质量指标做前后对比分析,发现假阳性率在早产组和正常孕周组分别由8.17%、4.86%下降到3.72%、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480、16.359,P<0.05);阳性预测值分别由0.56%、1.44%上升到2.17%、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898、12.149,P<0.05)。结论不同胎龄新生儿氨基酸、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浓度存在差异,分别建立了不同胎龄新生儿氨基酸、游肉离碱和酰基肉碱筛查的参考区间,为新生儿氨基酸、脂肪酸和有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的筛查及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探讨自制的改良布氏活性炭巧克力培养基,置厌氧罐蜡烛培养环境分离临床粘膜标本幽门螺杆菌(Hp)的检出率.结果表明66例粘膜标本中分离出Hp54株(81.8%),44株Hp滤液有24株(54.5%)具有细胞毒活性,其中2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有18例(69.2%),18例慢性胃炎患者有6例(33.3%)为Hp(Toxin+)感染.结果提示通过对Hp生物学性状和毒素的检测结果证实,该法可用于临床粘膜标本Hp的常规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