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71篇
内科学   14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518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183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外伤性颅内血肿发生脑疝者病死率极高。1999-2004年,作者廊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天幕缘切开下脑疝组织复位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了积极的手术抢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2.
解酒利胆汤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解酒利胆汤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氧化应激状态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酒精灌胃加用高脂、高铁饲料方法诱导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解酒利胆汤对其进行治疗6周后检测肝MDA含量和GSH-Px、SOD活力以及肝TG含量。结果:解酒利胆汤能够明显降低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MDA含量,提高GSH-Px、SOD活力,并能减少肝TG含量。结论:解酒利胆汤具有潜在的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草苁蓉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草苁蓉乙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复制大鼠CC14中毒性肝纤维化,同时用草苁蓉乙醇提取物防治,并以秋水仙碱作为阳性治疗对照组。观察血清学检测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总蛋白、白蛋白、透明质酸、α-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变化,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肝内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草苁蓉小剂量组、草苁蓉大剂量组、秋水仙碱组可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的活性及HA、TNF-α的含量;提高TP、ALB的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密度百分比。结论:草苁蓉乙醇提取物对CC1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色谱方法从绞股蓝叶分离得到1个新达玛烷型皂苷和2个已知达玛烷型皂苷,并分别通过HR-ESI-MS,1H-NMR,13C-NMR,2D-NMR,CD光谱等方法鉴定为3-O-[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基]-2α,3β,12β,20,24(S)-四羟基-达玛-25-烯-20-O-[β-D-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1,新化合物,命名为gypenoside J5),3-O-[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基]-2α,3β,12β,20,24(R)-四羟基-达玛-25-烯-20-O-[β-D-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2)和2α,3β,12β,20-四羟基-25-过氧氢-达玛-23-烯-3-O-[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基]-20-O-[β-D-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3)。其中化合物1和2是24位差向异构体,通过圆二色谱(CD)确定其24位绝对构型。这3种化合物对H1299,HepG2,PC-3癌细胞显示出低细胞毒性。然而,它们对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化合物1显示出最强的抗氧化作用。尽管还需进一步的体内实验来证明其活性,但目前的体外研究为绞股蓝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应用2 mm胸腔镜行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治疗手汗症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2 mm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方法:58例手汗症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应用2 mm胸腔镜行双侧胸交感神经T2~T3或T4交感神经节切断术.观察比较术前、术后双侧手掌的颜色、湿度、温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双手立刻变得红润、温暖、干燥,双手掌温度均较术前上升3~4℃,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疗效,伤口不必缝合.全组病例无发生严重并发症,56例术后当日出院.因胸膜粘连出现的2例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术而治愈.背部隐痛1例,躯干部代偿性出汗增多5例,但皆逐渐减轻.结论:应用2 mm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疼痛轻,瘢痕小,恢复快,是治疗手汗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成骨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诱导培养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成骨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并进行形态学与生物学性能鉴定,为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新型种子细胞。方法:实验于2002—08/2004—08在天津市口腔医院暨天津市整形外科医院中心实验室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和诱导条件培养法自新生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四肢骨松质分离成骨细胞,经细胞生活形态观察、细胞倍增时间测定、透射电镜超微结构分析、裂解上清碱性磷酸酶检测、矿化结节形成测定等方法进行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性能鉴定,以获取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成骨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必备的增殖活性与成骨活性数据。结果:①原代培养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成骨样细胞具有很强的贴壁率,细胞分裂旺盛,2~3d即可达到完全融合。细胞形态呈多角形和星形、胞体大、胞核圆,核仁丰富,通常为两三个核仁;胞浆中核周见散在黑色颗粒。②条件培养液诱导后的猪成骨样细胞培养6d左右可见细胞呈旋涡状复层生长,胞突伸展互相连接并集结成细胞簇团,中心区形成褐色结节;细胞核周围胞浆中出现大量黑色颗粒。③细胞增殖曲线显示猪成骨样细胞在播种3d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5d左右达到生长峰值;经细胞倍增时间公式计算猪成骨样细胞倍增时间为67.2h。④透射电镜观察显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成骨样细胞表面突起极丰富;核大,有较多和较深的内陷;核仁大而多窗孔,胞质内细胞器常常分布于核的一侧,扩张的粗面内质网池内有中等电子密度的蛋白质沉淀,其膜表面的核糖体密集分布。Golgi氏复合体发达,并见胞质内微丝及多量的游离核糖体。核仁特征为高转录活动的核仁。细胞外形、核谱型、核位置以及咆质内细胞器的特征性分布符合成骨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⑤猪成骨样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在β-磷酸甘油和地塞米松刺激后3d开始上升,18d达到高峰,21d时开始下降。⑥Von Kossa染色显示从培养6d开始,小型猪成骨样细胞培养细胞层出现散在的小矿化结节,以后数量渐多,体积渐大,21d达高峰,体外成骨活性显著。结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骨松质成骨细胞具备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必备的增殖活性与成骨活性,适合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97.
患者男,16岁,因心慌,气促、关节疼痛5年,加重20天,以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为主、心功Ⅲ级收入院。查体:营养发育中等,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尖区可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及Ⅱ级收缩期杂音,第1心音减弱,P2大于 A_2。X 线胸片示:心胸比例57.6%,双肺淤血。心电图正常。扇型 B 超所见:B 超仪为 ALOKA SSD—710型,探头频率为3.5MHz。作心脏常规各切面探查,可见左房明显增大,左室增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输卵管再通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随访202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为输卵管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梗阻或狭窄的不孕症患者,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输卵管介入再通装置.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和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FTR)成功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108例,对照组94例,观察组病例在SSG、FTR后行针对性综合治疗,统计1年内两组患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输卵管再粘连阻塞率.并结合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输卵管近端(间质部、峡部)梗阻与中远端(壶腹部、伞端)梗阻患者术后妊娠率分别为34.9%和11.1%,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Х^2=10.37,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60.2%和44.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Х^2=4.84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异位妊娠率分别为2.8%和6.4%,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Х^2=1.52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再粘连复发率为7.4%和20.2%,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Х^2=7.12,P〈0.01)。结论:SSG和FTR是治疗输卵管梗阻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妊娠率与适应证选择高度相关.输卵管近端阻塞为SSG和FTR首选。SSG、FTR术后采用针对性综合治疗可提高妊娠率。输卵管再通术后续治疗与护理及妊娠指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术前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的相互比值与结直肠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41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与结直肠癌预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TNM分期、T分期、N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1.57组和NLR1.57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7.14%、20.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ratio ratio,PLR)与TNM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NLR可有效评估结直肠癌预后,为结直肠癌患者及临床治疗提供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GATA3、ER、PR、TTF-1、Napsin A在乳腺癌及肺腺癌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异常表达率及其组合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ATA3、ER、PR、TTF-1、Napsin A在152例乳腺癌及116例浸润性肺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细胞所占比率≥10%定义为阳性。用MedCalc软件统计各抗体及组合抗体在乳腺癌及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GATA3表达于87.5%的乳腺癌(管腔A/B型100%、HER-2阳性型79.2%、三阴型39.1%)及3.4%的肺腺癌(非黏液腺癌2.7%,黏液腺癌16.7%,P=0.194)。GATA3在ER阳性及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100%vs59.6%,P0.05)。TTF-1表达于96.5%的肺腺癌(非黏液腺癌98.2%,黏液腺癌66.7%,P=0.013)及1.3%的乳腺癌(管腔A/B型0.9%、HER-2阳性型0、三阴型4.3%)。Napsin A表达于87.1%的肺腺癌(非黏液腺癌88.2%,黏液腺癌66.7%,P=0.172),乳腺癌均未见表达。肺腺癌表达ER(10.2%)、PR(1.7%)。GATA3对乳腺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ER(87.50%vs 69.08%,96.55%vs 89.66%),而TTF-1对肺腺癌的敏感性优于Napsin A(96.55%vs 85.34%)。GATA3/TTF-1组合可鉴别87.5%的乳腺癌及93.1%的肺腺癌,而TTF-1/GATA3均阳性见于3.4%的肺腺癌及1.3%的乳腺癌。结论少数肺腺癌及乳腺癌可异常表达GATA3及TTF-1,特别是在三阴型乳腺癌及肺黏液腺癌中异常表达率偏高。在穿刺活检标本任何一种抗体都不能单独作为鉴别两者的依据。GATA3/TTF-1标记是鉴别乳腺癌及肺腺癌的首选抗体,而ER、PR及Napsin A对于鉴别诊断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