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中,采取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10例,其中粘连松解术5例,部分小肠切除术2例,小肠双造瘘术3例。结果:保守治疗组治愈11例,缓解2例;手术治疗组死亡1例,痊愈9例。结论:炎性肠梗阻应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但怀疑有肠绞窄或继发腹腔脓肿时应采取手术治疗。适宜的手术处理也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将60例行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进行保肛治疗;观察组30例,在保肛治疗的基础上,行横结肠造瘘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同时,对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经过回归分析,导致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依次是年龄,体重,手术前的辅助化疗,糖尿病,肠梗阻,患者的白蛋白水平,肿瘤与肛门的距离.经过治疗,没有发生死亡病例.[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患者年龄,体重,糖尿病,术前辅助化疗,肠梗阻,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以及肿瘤与肛门的距离是影响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临床在进行直肠癌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施治.  相似文献   
43.
百日咳主要感染对象为 6岁以下儿童 ,1岁以内婴儿发病占总发病率 2 0 %以上 ,较大儿童免疫力下降也可感染[1] 。近年 ,在我国 ,特别是农村地区百日咳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炎症因子 ,是急性期反应蛋白的主要中介因子[2 ] 。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10月 ,我们对 31例本院门诊或住院百日咳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IL 6及TNFα进行了检测。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一、对象31例百日咳患儿均有典型阵发性痉咳 ,咽拭或咳喋法培养阳性 ,符合…  相似文献   
44.
45.
伏苓为我国40个中药大宗品种之一,其货源来自野生和家种两途。历史上由于野生资源分布面积广,家种规模大,往往造成市场来货量变化频繁,市场价格振荡频率较其它中药材品种明显偏高,振荡幅度亦偏大。通俗的说,价格高时它可以突破20元(千克价,下同),价格低时则可能低至2—3元。业内人士明白,它的大起大落,变化频繁是由它本身具有社会需求大,生产能力大两个基本特点决定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6.
重复加热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10d加热后残留的HepG2细胞的凋亡率改变及Bc l-2和Bax基因/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HepG2细胞经43℃加热,每次80m in,2次/d,共10个循环后,检测其细胞凋亡率、Bc l-2和Bax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热处理前、后HepG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9.0%±0.8%)、(5.8%±1.3%)(P<0.05);热处理后HepG2细胞的Bax基因/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Bc l-2基因/蛋白的表达增强,且Bc l-2/Bax比值的增加。结论热处理后HepG2细胞的凋亡率降低与其Bc l-2基因/蛋白的强表达及Bc l-2/Bax比值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7.
前臂骨间后神经终末支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行前臂骨间后神经终末支解剖学研究,为前臂背侧神经肌肉损伤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解剖40侧成人上肢尸体标本,测量骨间后神经自分支起点至旋后肌远侧缘之间的距离,并记录其分布于各个肌肉的分支长度和数量.结果 前臂骨间后神经穿出旋后肌后分出较多短分支和一支较深的长分支.结论 熟悉前臂骨间后神经终末支的解剖学特点将有助于指导前臂背侧神经肌肉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利用碘化油联合明胶海绵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4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急诊行经导管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栓塞材料为碘化油和明胶海绵,术后随访1年。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活动性出血停止,止血有效率达100%,1例患者术后第10天死于肝肾功能衰竭,住院病死率为7.1%,术后1、3、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2.86%、78.57%、71.43%、42.86%。结论利用碘化油联合明胶海绵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安全、有效,可作为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9.
电针加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16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赤 《西部中医药》1999,12(6):38-39
坐骨神经痛是针灸临床常见病之一,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放射性疼痛,是多种疾病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属祖国医学中“痹证”范围。笔者自1987年以来,采用电针加拔罐治疗该症16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65例患者中男性104例,女性61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5岁,其中27~45岁年龄段占60%以上。病程最短3天,最长15年。3年以内占80%。按症分型:太阳型94例,少阳型34例,混合型37例。2 治疗方法2.1 主穴取大肠俞,L4、L5夹脊穴;配穴1组:秩边,殷门…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骨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植骨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例,均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植骨成形术,分别将3个同种异体骨块及2个术中切取的棘突骨块植入已打开的5个椎板间隙.术前及术后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状态,并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20例患者中,术后12个月JOA评分比术前增加[(14.9±1.2)points vs.(9.8±0.8)points](P<0.01);术后各节段椎管矢状径皆超过14mm.术后6个月,同种异体骨完全融合及部分融合率低于自体骨融合率(53.3%vs.85.0%)(P<0.01);术后12个月,两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7%vs.92.5%)(P>0.05).结论 同种异体骨在颈椎管扩大植骨成形术中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和植骨融合率,可以替代自身作为一种椎板间隔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