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lose-angle glaucoma,PACG)的行为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19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年龄、性别作为匹配条件选择192例对照。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居住地、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近视、远视、看电视距离、看电视是否开灯、照明灯类型、高血压等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表明:居住地、高血压、远视与PACG有关联,未发现职业、吸烟、饮酒、血型、糖尿病等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有统计学联系。结论 重视对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人青光眼的普查普治。并对远视者定期随访可降低罹患青光眼的风险。  相似文献   
32.
角膜清创、羊膜移植、氟康唑三联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难治性感染性眼病。常见的致病菌株为曲霉菌、镰刀菌、念珠菌。农村多见,植物性损伤常为其诱因。目前尚无强有效的抗真菌药物,一旦发生真菌在角膜组织繁殖,蛋白溶解酶及真菌可溶性抗原等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组织坏死,溃疡形成,极难控制,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视力丧失甚至毁掉眼球。2002年1月~2004年2月,我们应用病灶清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进行药物临床试验的标准操作规程。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已经在门诊完成的2种眼药水的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实施情况、受试者选择、知情同意、药物管理和质量控制等进行回顾。结果:两种药物临床试验得以成功完成。通过试验,探索出了一套眼科门诊进行药物临床试验工作的标准操作规程。结论:眼科门诊进行眼药水的药物临床试验与其他药物剂型及在住院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相比,有其特殊性,良好的方案设计、专人负责、严格按照GCP进行是保证药物临床试验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江苏省阜宁县50岁及以上人群中前房角关闭的患病率特征。方法于2010年3~5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阜宁县调查了5202例,应用Van Herick法对受检人群进行周边前房深度检查初筛,对其中周边前房深度≤1/3角膜厚度者进行前房角镜检查,确定为解剖的窄前房角者再进行明、暗光线下超声活体显微镜(UBM)检查,分别观察受检眼上方、颞上方、颞侧、颞下方、下方、鼻下方、鼻侧和鼻上方8个检查部位有无前房角关闭,评估具有解剖的窄前房角患眼前房角关闭率。从UBM图像中测量前房角开放距离。明、暗光线下前房角关闭率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前房角开放距离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经Van Herick法初筛出347例浅前房患者,完成全部检查的共有243例(484只眼)患者。以受检眼计算,在明、暗光线下UBM检查发现的前房角关闭率分别为24.0%和69.6%,显示暗光线下前房角关闭率明显增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36,P<0.001)。明光线下以鼻上方最高,为14.3%,暗光线下以上方的前房角关闭率最高,为42.8%。明或暗光线下,8个检查部位之间前房角开放距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39,6.883,11.612,11.157,4.732,6.798,5.156,4.071;P<0.001)。按受检者暗光线UBM检查下前房角关闭率81.07%估计,阜宁县50岁及以上人群前房角关闭率为5.40%(95%CI:4.80%~6.05%)。结论本调查人群的前房角关闭患病率高于以往调查结果,这可能与本研究采取的检查方法,即UBM暗光线下检查前房角能够早期筛查前房角关闭患者有关。(中华眼科杂志,2015,51:487-492)  相似文献   
35.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致盲率高且不可逆转。其中,我国的原发性青光眼类型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主。近年来随着原发性青光眼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危险因素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主要就其危险因素(人口统计学、眼部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进行综述,以期对预防及诊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6.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m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继发于多种眼部疾病,常导致出血、渗出、瘢痕而致盲.其常见的疾病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眼底血管样条纹、特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眼组织胞浆茵病以及眼部的肿瘤等.迄今为止,CNV相关疾病的治疗仍是眼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针对CNV近几年的靶向疗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利用兔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囊袋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时的配合和术前,术后的处理。方法:采用健康兔30只,随机取 只眼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手怵中的乳化功、时间、负压等参数进行统计,结果:30只兔眼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乳化平均功率22%,平均时间2分08秒,瓶高140cm,负压250mmHg,吸皮质负压550mmHg,瓶高60cm,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20D,结论:兔眼可以作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向超声乳化吸出术过渡以及研究后发性白内障的动物模型,但该手术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38.
多年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证实,化学药物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一方面可以辅助手术及放疗治疗Rb各临床类型,另一方面可防止肿瘤复发及转移,对已有显著播散者似可延长生命。联合应用化疗(环磷酸胺、长春新硷、阿霉素及鞘内注射氨甲喋呤等)、放疗以及某些病例的骨髓移植对Rb已取得一定效果。本文还回顾历史、结合现状,就Rb的研究方法与结果、动物实验模型的新进展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预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9.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04年2月至2005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诊治的19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以年龄、性别作为匹配条件,选择有其他眼部疾患的1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χ2检验比较PACG病例组与对照组在人群特征、生活行为习惯、既往病史、青光眼家族史及眼底、屈光、眼压、A超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居住农村(OR=2.40,P=0.000)、高文化程度(OR=0.21,P=0.000)、高经济收入(OR=0.34,P=0.000)、高血压(OR=3.05,P=0.000)、青光眼阳性家族史(OR=5.59,P=0.001)、浅前房(OR=11.25,P:0.000)、大杯盘比(OR:8.81,P=0.000)、近视眼(OR=0.31,P=0.000)、近距离看电视(OR=0.47,P=0.001)是PACG的独立相关冈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DR=2.004,P=0.009)、青光眼家族史(OR=6.726,P=0.003)、远视眼(OR=3.192,P=0.031)、浅前房(OR=12.804,P=0.000)、大杯盘比(OR=9.401,P=0.007)等因素与PACG存在关联性.未发现吸烟、饮酒、近视眼、糖尿病、血型等因素与PACG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 高血压可能与PACG存在关联性,眼科医师应定期随访具有青光眼家族史、浅前房及大杯盘比等特征的青光眼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无防腐剂的1%利多卡因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自身配对设计.收集75例(82只眼)ARC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其中男性40例(44只眼),女性35例(38只眼);年龄41~85岁,平均67.97岁;皮质性白内障34只眼,核性22只眼,后囊膜下性26只眼.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撕下的82只前囊膜标本分别用1%利多卡因溶液浸泡1 min(利多卡因组)或用平衡液(BSS)浸泡1 min(BSS Ⅰ、Ⅱ组)或不加入任何药物处理(对照组),然后行锥虫蓝-茜素红活性染色,显微镜照相,计数LEC及坏死细胞;并通过HE染色及电镜观察LEC的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EC坏死率对照组和BSS Ⅰ组分别为(56.19±2.71)%和(57.23±1.9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693,P=0.0505),利多卡因组和BSSⅡ组分别为(99.86±8.22)%和(57.64±7.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781,P=0.0000),但利多卡因组内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LEC坏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03、2.37、0.71,P0.05).HE染色显示利多卡因组LEC空泡变性明显,细胞与囊膜间出现空隙,胞核浓缩、碎裂、溶解.对照组和BSS组LEC结构基本正常,仍贴附于囊膜上.电镜下利多卡因组LEC形态不规则,细胞与细胞及细胞与囊膜间的连接崩解断裂,细胞膜内陷,细胞器严重变性,结构破坏,染色质凝聚、边集、裂解,不少细胞皱缩、脱落、消失.结论 无防腐剂的1%利多卡因能松解ARC患者LEC间及细胞与囊膜间的连接,并可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细胞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