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上也称为心动过速,是指心率(主要是心室率)超过了相应年龄的正常心率范围,对正常成人来说是指心率>100次/ min.快速性心律失常只有心率达到一定频率时才有临床意义,大多数在150次/ min以上.大多数专家认为,心率< 150次/ min时引起临床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很小,除非患者并存心功能不全.心率增快或者是因为心脏本身的异常(如预激综合征或冠心病),或者继发于心脏之外的原因(如甲亢),有些是对生理性应激(如发热和脱水)的适应,还有一些是精神紧张所致.患者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时,应尽量判断心动过速是引起患者临床表现的原因,还是继发于其他疾病所致.1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心脏的任何部位,其主要的发生机制有三种:折返激动、自律性增强和触发活动.折返是快速性心律失常最主要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存在两条在电生理特性上不同的通道组成折返环路,两条通道分别具有正向和逆向传导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就形成反复激动,从而形成快速性心律失常.折返环有大有小,大折返环如预激综合征形成的房室折返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小折返环如房室结折返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自律性增加是指某些心肌细胞的自发性触及速度的加快.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和浦肯野纤维等部位的心肌细胞快速除极时,超过正常窦房结的起搏点形成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主要机制就是自律性增强.触发活动引起的心律失常与心肌细胞的复极期的后除极有关,后除极包括早后除极和迟后除极.  相似文献   
32.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骨折发生后,由于卧床时间长,老年人合并症多,如临床治疗及护理不当,可能因并发症而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做好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护理非常重要。我院1994年12月~1999年12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44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在56~93岁,平均年龄71.2岁。合并高血压13例,脑血管后遗症1例,冠心病1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例,肺癌1例,糖尿病5例。住院时间最长182天,最短7天,平均67.4天,除1例因糖尿病和冠心病、1例因高血压性心脏病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33.
抗凝血灭鼠药中毒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分析抗凝血灭鼠药中毒误诊原因,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 总结中毒病史隐匿的抗凝血灭鼠药中毒的16例急诊就诊患者I临床表现、诊治过程、首诊医院误诊情况及血药浓度检测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首诊误诊率81%;以血尿为首发症状的首诊误诊率100%;误诊疾病包括泌尿系感染5例,泌尿系结石3例,泌尿系肿瘤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例.结论 病史隐匿的抗凝血灭鼠药中毒患者误诊率高,误诊原因包括患者否认服药史,临床医生诊断思路局限,出血症状迟发,血药浓度检测阴性.  相似文献   
34.
利喜定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利喜定 (盐酸乌拉地尔 )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 ,观察了 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滴注利喜定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用药 30分钟后 ,血管总外周阻力 (TPR)、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每搏输出量 (SV) ,每分输出量 (CO) ,心脏指数 (CI)与治疗前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用药后 30分钟、 60分钟、 2 4小时、 72小时的血流动力学呈稳定改善。用药后 2 4小时的心率、血压与用药前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利喜定可降低总外周阻力、肺毛细血管楔压 ,增加心输出量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且不引起血糖、血脂值的改变及肝、肾功能的损害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扩血管药物  相似文献   
35.
在开展《信息技术与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借助信息技术确实能够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肝癌大鼠在体应用济南假单胞菌苗后单核巨噬细胞的抗肝癌细胞作用顾云娣,白咸勇,成令忠,朱继红,钟翠平(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200032)生物制剂已广泛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如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  相似文献   
40.
在开展“信息技术与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借助于信息技术确实能够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为了找出适合高校《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以“护理学理论”的教学内容作为改革试验的内容,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