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普液基细胞学制片用于宫颈细胞学诊断156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利普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Liqui-PREP),结合Bethesda 2001报告用于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07—2005-10,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第一医院采用利普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Liqui-PREP),结合Bethesda 2001报告对1560例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以上异常者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560例患者取材均为满意涂片。检出异常结果有: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8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1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0例,宫颈鳞癌4例,病理符合率为95.3%。结论利普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用于妇科细胞学筛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病变严重影响关节功能,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因此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越来越多。我院自1998年7月~2 0 0 3年6月共实施了1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通过我们精心的护理及配套的康复训练,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35~6 8岁。膝关节骨性关节病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单侧膝关节置换10例,双侧膝关节置换2例(手术分两次进行,间隔3个月以上)。2 结果本组12例在精心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下,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2~3周出院,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恢复至平均97°,肌力恢复至…  相似文献   
13.
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上也称为心动过速,是指心率(主要是心室率)超过了相应年龄的正常心率范围,对正常成人来说是指心率>100次/ min.快速性心律失常只有心率达到一定频率时才有临床意义,大多数在150次/ min以上.大多数专家认为,心率< 150次/ min时引起临床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很小,除非患者并存心功能不全.心率增快或者是因为心脏本身的异常(如预激综合征或冠心病),或者继发于心脏之外的原因(如甲亢),有些是对生理性应激(如发热和脱水)的适应,还有一些是精神紧张所致.患者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时,应尽量判断心动过速是引起患者临床表现的原因,还是继发于其他疾病所致. 1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心脏的任何部位,其主要的发生机制有三种:折返激动、自律性增强和触发活动.折返是快速性心律失常最主要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存在两条在电生理特性上不同的通道组成折返环路,两条通道分别具有正向和逆向传导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就形成反复激动,从而形成快速性心律失常.折返环有大有小,大折返环如预激综合征形成的房室折返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小折返环如房室结折返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自律性增加是指某些心肌细胞的自发性触及速度的加快.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和浦肯野纤维等部位的心肌细胞快速除极时,超过正常窦房结的起搏点形成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主要机制就是自律性增强.触发活动引起的心律失常与心肌细胞的复极期的后除极有关,后除极包括早后除极和迟后除极.  相似文献   
14.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隐匿,预后差等特点。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20余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1]。我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目前正以每年3%~4%的增长率急剧上升,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而迄今  相似文献   
15.
朱继红  陈英红  文珂  夏辉 《重庆医学》2015,(17):2381-2383
目的 探讨孕早期测量颈项透明层(NT)厚度与孕中期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检测在筛查唐氏综合征(DS)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来该院妇产保健门诊及住院的单胎孕妇共2 205例,于孕11~14周进行超声测定NT,NT≥3 mm为高危;孕15~21周进行母亲血清标志物AFP和free-ββ-HCG测定,利用DS产前筛查分析系统软件评估DS风险率,风险率大于或等于1/270为高危.对筛查出的NT和(或)DS高危孕妇进行遗传学咨询,在知情同意下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对单项NT或血清学检查与二者联合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单项NT与单项血清学检测预测胎儿的特异度和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而联合筛查组预测胎儿异常的特异度及假阴性率均增高,与单项N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NT、血清学检测两种方法不能互相取代,二者联合筛查可见增加阴性的排除能力,可使有创性诊断羊水穿刺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72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判断其有无SIRS,并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入院后48 h内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而对照组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观察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第3、7天APACHEⅡ评分、尿量和病死率等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第3天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45和0.124),在第7天时,治疗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入院时和入院第3天尿量/入量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6和0.067),入院第7天治疗组尿量/入量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6)。住院期间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SIRS患者早期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可在入院第7天明显降低APACHEⅡ评分,改善患者症状,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而且在维持正常血压的前提下,不影响重要器官的灌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于诊断主动脉夹层(AAD)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5年我科收治的怀疑急性主动脉夹层而行主动脉CT造影的病例共387例,根据最终诊断分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组和非AAS组。分析其临床资料,计算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ADD-RS),并分析D-二聚体水平(243ng/mL为阳性)。结果AAS共161例,包括主动脉夹层AAD 151例(93.79%),壁间血肿5例(3.11%),主动脉溃疡3例(1.86%),腹主动脉瘤破裂2例(1.24%)。AAD中Stanford A型占71例(47.02%),Stanford B型占80例(52.98%)。D-二聚体阳性诊断AAS的敏感性为90.7%,特异性为26.1%;而D-二聚体>5000ng/mL诊断AAS的敏感性为22.4%,特异性为95.1%。15例AAS患者D-二聚体<243ng/mL。在AAS组内,ADD-RS=0、ADD-RS=1及ADD-RS>1分别占4.97%(8/161)、78.88%(127/161)及16.15%(26/161)。ADD-RS1诊断ASS的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35.0%。ADD-RS=0并D-二聚体阴性者为22例,均为非AAS组,表明ADD-RS=0联合D-二聚体阴性排除AAS的敏感性为100%。ADD-RS>1联合D二聚体>5000ng/mL诊断AAS的敏感性为100%。结论ADD-RS联合D-二聚体可以极大提高临床排除或诊断AAD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病历摘要 患者女,24岁.因发热28 d、胸痛伴呼吸困难2 d于2008年5月12日入我院急诊监护.2008年4月14日患者在保定医院自然分娩足月1男婴、1女婴(双胞胎),分娩过程顺利.产后3 d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38~39℃;发热4 d后出现右下腹痛,且逐渐加重,就诊于大兴中医院,考虑"急性阑尾炎",于2008年4月25日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周围及右侧附件脓肿,遂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病理回报为慢性炎症.术后患者仍发热,腹痛有所减轻;每日腹腔引流管引流出200~300 ml淡黄色液体.后发热,腹痛又间断加重,于2008年5月1日转入我院急诊外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对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安置永久起搏器的8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患者共发生并发症15例,发生率为18.3%,60岁以上患者共12例(14.6%),60岁以下者3例(3.6%).其中囊袋积血或血肿10例,囊袋破溃3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监测随机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水平正常组和血糖水平升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1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68例出现高血糖,发生率为39.8%,应激性高血糖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及死亡发生率比无应激性高血糖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其死亡及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均显著高于无应激性高血糖者,可作为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