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颅脑损伤发生率高,后遗症多。占全身损伤的10%~15%,其中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为36.8%~68.3%,急性颅脑损伤不仅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且可引发一系列内分泌代谢变化,这种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常常加重脑损伤,还能引发神经源性多器官功能不全,其中报道较多的是腺垂体功能的改变,急性颅脑损伤后垂体前叶激素和血糖等均出现改变,并和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2.
岩斜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肿瘤常同时侵犯桥小脑角区及斜坡等,且有硬膜内外的侵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手术全切除率明显高于其它入路,具有操作距离明显缩短,小脑被牵拉的程度明显减小,使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大大降低,大多数病人能达到治愈的目的,是一种值得尝试和进一步研究的手术入路方法。  相似文献   
23.
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相关定位标志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岩斜区由蝶骨、颞骨和枕骨组成,该部位特殊,位置深在,周围毗邻椎基底动脉、脑干、海绵窦、Ⅲ~Ⅻ对颅神经、颈静脉孔等重要结构,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  相似文献   
24.
目的:熟悉小脑桥脑角区的神经显微解剖,提高肿瘤的全切率,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16例(32 侧)成人尸头标本,通过模拟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镜下解剖。结果:①小脑桥脑角区由三个脑池组成;②小脑桥脑角区内有面神经、蜗神经,前庭上、下神经和中间神经经过,三叉神经位于上述神经的头端,后组颅神经位于尾端,外展神经位于内侧。结论:通过乙状窦后入路解剖小脑桥脑角区的神经结构有重要意义。各神经结构的测量值对临床手术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5.
去骨瓣减压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是切口的位置、减压的范围及手术的方式却常常成为令人困惑的问题。为此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院曾进行过专门讨论,虽然没有得出最后结论,但是对手术方式向标准化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从1992~2005年底的14年里我院共进行了各种去骨瓣减压术498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手术的方式、范围以及对预后的影响作如下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61例,女137例,年龄12~79岁,平均46岁。其中急重型颅脑损伤417例(363例伴有脑疝形成),急性颈内动脉阻塞造成的大面积脑梗塞27例(22例伴有脑疝形成),…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炫速双源CT脑血管成像术(Fd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急诊、门诊入院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患者41例,均早期行Fds-CTA检查及DSA检查,得出s-SAH病人的病因诊断。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比两组检查结果对s-SAH病因诊断中的效能。结果:Fds-CTA检查方法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5.7%,DSA检查敏感性为94.3%、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5.0%。对两种检查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ds-CTA可作为s-SAH病人早期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Fds-CTA可为s-SAH患者术后多次复查的首选方法,Fds-CTA可作为正常人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48例经CT证实的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治疗16例死亡14例,重残2例,保守治疗32例,好转17例,死亡11例,重残4例。结论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保守和综合治疗,除合并有颅内血肿可考虑手术清除血肿外对单纯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手术治疗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28.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多项研究表明,外科手术治疗较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更好,特别是近年来开展微创治疗术以来,因其手术创伤小,手术恢复快,更是受到重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近十几年来我国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目前已居我国三大死因疾病首位。每年全国因脑卒中死亡患者超过120万,同时新发生的脑卒中约150万例/年,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尤其目前国内脑卒中外科治疗缺乏统一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标准,不同类型手术的适应证选择不当,术后效果差异甚大,许多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甚至植物生存,造成医疗资源的…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颞骨内面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通过模拟临床乳突联合颅中窝入路的方法,暴露面神经管全程,分层解剖15个成年国人湿性头颅标本(30侧颞骨),显露并测量颞骨内面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结果:面神经管分三段,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面神经管迷路段长度为2.67±0.23 mm(左)、2.60±0.23 mm(右),直径为1.46±0.60 mm(左)、1.50±0.56 mm(右);鼓室段长度为10.63±0.58 mm(左)、10.58±0.75 mm(右),直径为1.93±0.09 mm(左)、1.94±0.11 mm(右);乳突段长度为14.37±0.93mm(左)、14.31±0.97mm(右),直径为2.37±0.12 mm(左)、2.37±0.10 mm(右);鼓室段与迷路段夹角为76.6°±3.13°(左)、76.5°±2.75°(右),鼓室段与乳突段夹角为113.1°±3.94°(左)、112.4°±2.77°(右)。结论:二腹肌嵴、外半规管凸、砧骨短突、面神经隐窝、匙突、弓状隆起、棘孔、面神经管裂孔是手术中确定面神经管的重要标志。熟悉颞骨内面神经管与其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有利于面神经及相关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0.
精神障碍是颅脑损伤早期的临床症状之一,我们对我科2002年6月-2006年10月的58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精神障碍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因素、机制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