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模拟缺血预调的心肌保护效果. 方法 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腺苷预处理组,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预处理组.先分别缺血或药物预处理5min,间隔10min后心肌局部缺血30min,再灌注3h.连续监测心率和血压并在预处理前和再灌注后3h经右心房采血检测肌酸磷酸激酶(CK)和丙二醛(MDA). 结果 CK和MDA值各组基础值无显著差异,再灌注后3h各预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预处理组间无差异.但腺苷预处理时血压剧烈下降,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时血压剧烈升高,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预处理时血压平稳. 结论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可使心肌对缺血产生有效预适应,同时避免单独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或腺苷模拟缺血预调时血压的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92.
体外培养人大隐静脉新内膜形成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了更好地研究静脉再狭窄的机制及预防治疗 ,建立一种人的大隐静脉体外培养模型 ,并对新内膜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 取 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大隐静脉 ,体外培养 14天 ,常规病理学染色 ,图象分析 ;通过α-平滑肌细胞骨架 (α- 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内膜增生细胞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 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方法检测内膜凋亡细胞。 结果 培养的大隐静脉在 14天后有新内膜形成和显著的中膜增厚 ,与正常血管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新内膜细胞α- 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呈阳性细胞 ,较正常血管内膜明显增多。在新内膜中荧光和核边聚分裂数目极少 ,与正常血管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在人的大隐静脉体外培养中有新内膜形成和中膜增厚 ,增生的细胞可能是肌成纤维细胞 ,故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增生迁移的同时 ,促进凋亡将是静脉移植血管病变潜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3.
干细胞移植改善犬心输出量及每搏量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自体骨骼肌干细胞-卫星细胞移植于犬缺血心肌后对犬输出量及每搏量的影响。方法:取12只成年犬臀大肌,分离干细跑并培养、传代、标记,将DAPI标记的干细胞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灌注入已经建立的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心肌中。2,4,8周后对犬心输出量及每搏量进行观察。结果:干细胞移植2,4,8周后,实验组犬心输出量及每搏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以8周时最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干细胞移植后的不同时间段里,不同实验组之间心输出量及心脏每搏量亦有显著差异。结论: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缺血心肌的心脏功能。干细胞移植有望为心肌损伤提供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4.
bFGF缓释微胶囊埋藏部位对兔血管新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局部心外膜下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微胶囊,探讨春治疗心肌梗死的最佳埋藏部位,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空白胶囊组(Ⅱ组),bFGF缓释微胶囊组(Ⅲ组,每只胶囊含bFGF 1μg),每组8只,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根部,Ⅱ组、Ⅲ组于左旋支,前降支交界区心外膜下埋藏空白微胶囊,bFGF缓释微胶囊各5只。术后5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心肌梗死边缘区,胶囊埋藏区微血管数。结果:与I组、Ⅱ组相比较,Ⅲ组心肌梗死边缘区微血管数目明显增多(P<0.01),胶囊埋藏区3组间微血管数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FGF缓释微胶囊组织相容性较好,在靠近缺血心肌的正常心肌心外膜下埋藏,可以达到理想的诱导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心脏自主神经变化与再灌流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中民  朱洪生 《中国急救医学》1995,15(1):F002-F002,1,2,3
本实验旨在探讨体外循环再灌流期间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以期阐明与心肌再灌流损伤之间的关系。实验用纯种、同龄猪10头,体重60-80kg。分为常规心肌保护组(C组,n=5),东莨菪碱治疗组(S组,n=5),局麻分离颈内动,静脉供插入动脉测压管和Swan-Ganz导管测定心排量,气管插管接机械呼吸机,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的同时灌流冷停搏液(C组,仁济医院配方,10ml/kg,S组,C+S,2  相似文献   
96.
1986年2月至1988年8月连续100例法乐氏四联症矫正术早期存活率为985,死亡2例,1例为溶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为不可逆低心排。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综合征共有30例。作者认为法乐氏四联症矫正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易发因素为:1.右室流出道扩大不充分,2.左室容积过小(LVEDVI≤30ml/m^2),3,肺动脉分支发育不良(左+右肺动脉直么/降主劝脉直径(横膈平面)≤1.4)或肺内肺管管细少。LVEDVI<20ml/m^2或左+右肺动脉直径/降主动脉直径(横膈平面)<0.8应作为矫正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97.
本文报告从1986年2月至1987年11月连续施行14岁以下儿童青紫型法乐氏四联症矫正术40例无手术死亡的经验。术中应用涤纶牛心包复合补片扩大右室漏斗部20例,带猪肺动脉瓣的复合补片作跨瓣环扩大成形19例。关胸前测右室收缩压/左室收缩压比值为0.23~0.74(平均0.48±0.13),右室流入道一流出道压力差均<10mmHg(1.33KPa),右室流出道一肺动脉压差均<30mmHg(4.00KPa)。术后低心排16例(40%),作者发现低心排与患者左心室容量有密切关系:低心排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为30.85±3.92ml/m~2,非低排组46.95±8.36ml/m~2(P<0.01)。为降低手术死亡率,必须充分解除肺动脉口狭窄,改善体外灌注技术及术后严密监测左房压。  相似文献   
98.
乙酰胆碱在心肌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相似文献   
99.
去氨加压素(DDAVP)与止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和血清饥饿对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骨髓,分离出内皮祖细胞.并用免疫荧光法鉴定。取第2代细胞,分别在常氧环境(21%O2)合并正常血清(20%浓度)或血清饥饿(0%、2%浓度)条件下培养48h,或是低氧环境(3%O2)合并正常血清或血清饥饿条件下培养48h、72h、96h、120h。用Live/Dead染色.结合图像分析.计算细胞死亡率。结果短期处于低氧环境中,内皮祖细胞的死亡率无明显变化(P〉0.05)。在血清饥饿条件下,细胞死亡率显著升高(P〈0.01)。如果长期处于低氧环境中,与正常血清培养相比,血清饥饿培养时细胞死亡率显著升高(P〈0.01),72h时达(96.30±3.18)%,120h时达100%。结论缺氧环境和血清饥饿对内皮祖细胞的存活均有不良影响.其中血清饥饿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