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216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4篇
  1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兴化市0~6岁儿童智力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兴化市0~6岁儿童智力发育状况、智力残疾的患病率,分析致残原因并寻求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查4个乡镇8个村的0~6岁儿童191名,用丹佛发育筛查法进行智力筛选检查,阳性者采用盖塞尔发展诊断量表及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进一步行诊断性测试.结果 确诊为智力残疾者共6人,智力残疾患病率为3.14%.发育障碍(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与不良社会文化因素(教养不当)是两类最重要的致残原因,且常常双重存在.结论 智力残疾既有先天性、生物性的因素,又有社会文化等后天因素,须提高围产期医学水平,早发现、早干预、早教育,应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与训练,改善农村空巢家庭中的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04月-2014年08月在我科住院15例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前后患者气促评分、气道狭窄程度、肺功能指标变化及介入术后并发症。结果 15例患者经喉罩通气全麻下介入治疗后气道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2.1±8.7)%下降至术后(20.1±10.4)%(P0.05),气促评分由术前(3.1±0.7)下降至术后(1.1±0.4)(P0.05),FEV1由术前(57.3±7.5)%上升至术后(78.9±9.2)%(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3.
大多数病证尤其是慢性病证需要一段时间的多次针灸治疗,以积累和维持针灸效应,逐渐修复病变。一方面医者需要的针灸效应在不断累积和持续维持,另一方面不需要的针刺耐受效应也开始产生。为了获得最佳的针灸疗效累积和维持,而又未产生针刺耐受,临床确定合理的疗程长短和疗程间隔是必要的[1]。不同电针时间对大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电针3、5、7天组,  相似文献   
34.
目的:明确兔乙醇胫神经阻滞的量效关系。方法:新西兰兔24只,胫神经44条,外周神经电刺激器引导下,行胫神经无水乙醇阻滞。按注射容量分为4组:0.1ml、0.3ml、0.5ml和1.0ml。分别于阻滞前和阻滞后第1、2、4、7天及2、3、4、5、6、7、8周,记录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实验终止时,取胫神经和注射部位肌肉行HE染色,观察组织学损害。结果:小容量0.1ml组CMAP波幅在第1周有所恢复,但第2周作用基本消失(P>0.05),而0.3ml组的作用持续到第8周(P<0.05);大容量组(0.5ml和1.0ml)CMAP波幅降低更明显(P<0.05),但并发症也显著增加。大部分动物(9/15)因并发症死亡,故实验在第4周终止。前4周CMAP波幅降低,除0.3ml与0.5ml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组织学示各组出现不同程度神经轴索变性;0.5ml和1.0ml组肌肉局灶性结缔组织增生。结论:兔乙醇胫神经干阻滞的理想有效安全容量是0.3ml/点。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的特异性激动剂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2W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采用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加入两种mGluR5特异性激动剂2-氯-5羟苯基甘氨酸(CHPG)和3-氰.氮苯甲酰胺(CDPPB),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caspase-3活性检测,研究mGluR5激动剂对神经元损伤可能具有的保护作用;通过western—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表达变化并研究这种保护作用的产生机制。结果损伤后LDH释放率和easpase-3活性显著增加,CHPG和CDPPB明显抑制了LDH的释放率和easpase-3的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blot结果提示,CHPG和CDPPB显著增加了ERK的磷酸化水平,而对JNK、p38无影响。结论mGluR5的激动剂CHPG和CDPPB对机械性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ERK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36.
目的:构建E6AP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ZR75-1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设计并合成两条E6AP基因的siRNA,并将其与siRNA表达载体pSIH-H1连接。经过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后,人胚肾细胞293T包装E6AP siRNA的慢病毒,然后感染乳腺癌细胞ZR75-1,建立敲低E6AP表达的稳定细胞株。稳定细胞株建立后通过实时定量PCR( qRT-PCR)和Western 印迹等方法检测RNAi的干扰效果,并利用细胞生长实验检测E6AP siRNA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DNA测序证明,成功构建了E6AP siRNA的表达载体。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印迹实验证明,构建的siRNA确能有效抑制E6AP基因的表达,并建立了敲低E6AP表达的稳定细胞株。生长实验表明,E6AP siRNA可有效抑制细胞的生长。结论成功构建E6AP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能有效地抑制E6AP基因的表达,且抑制细胞ZR75-1的生长。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国产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中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采用TME、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4例(2.8%),吻合口狭窄5例(3.5%) .术后随访1~5年,局部复发9例(6.3%).结论:低位直肠癌TME能降低局部复发,而双吻合器的应用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水平的提高,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我院胃肠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共施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35例,在遵循腹腔镜解剖学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手术技巧,寻找合理手术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为3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施行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rS)处理,以同期30例未行FTN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重与电解质的变化、营养状况、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  相似文献   
40.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对2008年1~8月32例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下D,根治术,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清扫1、3、4、5、6、7、8、9、11p、12a、14v组淋巴结;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清扫1、2、3、4、7、8、9、10、11组淋巴结;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清扫1、2、3、4、5、6、7、8、9、10、11、12a、14v组淋巴结;所有患者均于上腹部做辅助小切口行病灶移除及消化道重建。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根治性远端胃切除18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2例,根治性全胃切除12例。远、近端胃根治性切除术时间250~390min,平均325min;全胃根治性切除300—450min,平均347min。术中出血量:远、近端胃根治性切除术50~250ml,全胃根治性切除术60—350ml,术中均未输血。所有标本切缘均阴性。排气时间24—72h,平均38h;进流质时间2~5d,平均2.8d;无吻合口漏等手术相关并发症。30例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亦未发生切口和穿刺口种植。结论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有效、创伤小且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