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患者延长美罗培南静脉输注时间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10例CVVH患者给予美罗培南500 mg静脉输注,输注时间3h,6h给药1次.第4次开始给药前即刻(0 h)及给药后0.25、0.5、1、1.5、2、3、4、5、6h(下一次给药前即刻)留取血液标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并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结果 CVVH患者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至3h的药物峰浓度(Cmax)达(25.05±5.64)mg/L,至6h达谷浓度(Cmin)为(13.03± 3.01)mg/L,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为(118.42±26.78)mg· h-1· L-1,药物清除半衰期(T1/2)为(3.74±0.55)h,药物平均滞留时间(MRT)为(4.99±0.84)h,药物表观分布容积(Vd)为(22.85±9.85)L,药物清除率(CL)为(4.49±1.32)L/h.10例患者血药浓度大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占给药间隔时间的百分比(%T>MIC)均达到100%(MIC 8 mg/L).结论 CVVH患者应用美罗培南500 mg,6h给药1次,延长输注时间至3h,可达到满意的药效学指标.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Eml5(EMAP like protein5,Eml5)mRNA表达,探讨其表达异常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和8例非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用含有14109条人类基因的芯片对其扫描,筛选出目的基因后,用荧光定量PCR对芯片扫描结果进行验证,并与8例正常脑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发现候选基因End5mRNA在难治性癫痫患者脑部海马和颞叶中出现高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End5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难治性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可能通过加强神经微管组装,促进神经元轴突延伸,触发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苔藓纤维异常发芽,参与了病理性神经网络重组和兴奋性突触重构。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利用cDNA芯片和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技术检测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HSPA12A(heat shock 70kDa protein 12A,HSPA12A)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和8例正常对照组,用含有4096条人类靶基因的cDNA芯片进行扫描,筛选出候选基因后,用FQ—PCR,以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为内参对芯片扫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候选基因HSPA12A mRNA在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表达上调,FQ—PCR与cDNA芯片结果一致。结论虽然HSPA12A具体生物功能尚不明确,但我们认为HSPA12A可能作为重要的调节因子参与了神经元凋亡等分子事件。HSPA12A mRNA表达上调可能在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4.
膈肌起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膈肌起搏包括体内膈肌起搏和体外膈肌起搏。前者主要适用于提供长期的通气支持,而后者则多用于短期的辅助治疗。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如腹腔镜、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以及肋间肌起搏技术的发展,近几年,体内膈肌起搏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我国每年有数以万计需要长期通气支持的患者未能从中受益。国内应用的主要是体外膈肌起搏,现在其适用范围也较前有所扩大。本文对膈肌起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体内膈肌起搏的了解,促进国内膈肌起搏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恶性胶囊瘤术事联合应用卡氮芥,甲氨喋呤杀灭残余的肿瘤组织和细胞的作用,方法:根据显微手术切除程度,将29例恶性胶质瘤患者分别为A组(全切)13例和B组(大部切除)16例,均采用甲氨喋呤100mg术中瘤床处理及残余瘤内注射和术后卡氮芥每次动脉灌注2~3mg/kg合并每次椎管内注射甲氨喋呤40mg治疗。每6周重复1次,结果:29例均连续随访,12,24,36个月生存数A组分别为12/13,1  相似文献   
76.
我国《医院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 :“符合条件的医院应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医院的财务活动在主管院长或总会计师领导下 ,由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但医院要真正实行总会计师制并非易事。因此 ,对大中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1.1 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是医院应对“入世”、深化改革的需要 国务院体改办等 8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 :“加强医疗机构经济管理 ,进行成本核算 ,有效利用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77.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年人发生率最高的淋巴瘤亚型,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不同亚型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及治疗反应,患者预后差别很大,尽管目前的标准治疗R-CHOP方案为基础的免疫化疗使DLBCL治愈率提高,但仍有约40%的患者治疗早期即出现耐药或达到缓解后复发,预后差.本文结合第59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有关报道,对DLBCL的新分子分型、新靶点药物研发、复发难治患者治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8.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外伤(GCS 7~3)和脑中线结构及其附近病变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在严重颅脑损伤病人中发生率占40%~80%,死亡率高达30%~50%,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阐明其相关因素和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和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提高这类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难治性癫痫脑组织突触囊泡回收蛋白及基因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云  王学峰  文世全  汪建华  朱曦 《重庆医学》2005,34(12):1763-1763
神经生理学研究发现,突触囊泡在释放完神经递质后,并不分解掉,而是循环回收,以备下一次神经冲动到来时再次释放神经递质,若没有囊泡回收,在放电频率为10次/s的情况下,大约在100s内将耗竭突触处的囊泡,从而使神经冲动无以为继。而高频放电是癫痫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癫痫发作时,异常放电频率由正常的1~10次/s增加到1000~10000次/s,这种异常放电能够扩大并得以传播,最终形成临床上的癫痫发作,突触囊泡回收功能可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功能,免疫系统内部具有极其严密和精细的调节。近三十多年来的研究已证实,机体的免疫功能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另一方面,免疫系统又是机体一个重要的感觉和调节系统,它能感受神经系统不能直接感受的抗原性异物的刺激,并能调节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