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鑫  朱晨  陆虹 《上海预防医学》2011,23(10):478-479
<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该人群的多性伴、无保护性性行为和双性性接触等高危行为构成HIV/AIDS在该群体中高度流行的条件。为进一步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有效的高危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13)表达的影响.方法 碱烧伤法制作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采用裂隙灯照相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分别观察Tet组与其他对照组模型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每天的生长状况及榆测各组模型大鼠角膜中VEGF和TGF-β在各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 Tet组模型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及VEGF和TGF-B的表达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变化.结论 Tet能有效抑制碱烧伤诱发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同时降低新生血管中VEGF和TGF-B的表达.  相似文献   
34.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翻修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以便规范手术操作,提高远期疗效。方法总结自1999~2010年,对78例80髋行全髋关节翻修术,分析翻修原因。初次关节置换类型:全髋关节置换40例,单极股骨头置换12例,双极股骨头置换26例。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1年内11髋,1~2年6髋,5~10年42髋,10~17年21髋。结果根据本组统计,翻修常见原因依次为假体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假体位置不良、术后感染、假肢周围骨折、人工关节脱位及假体断裂,而且其中某些病例失败原因往往存在合并症。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有赖于适当的假体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正确的手术操作以及出现并发症后的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评估活动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后股骨假体冠状位角(FCCA),并探讨FCCA对UKA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接受UKA手术治疗的59例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后FCCA大小将患者分为中立位组和可接受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围手术期各指标以及临床功能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ΔHb)、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时间效应(P<0.05),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1年膝关节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时间效应(P<0.05),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两组患者FCCA分别为内翻1.1°(-1.7°,1.8°)、外翻-6.1°(-9.0°,-4.0°),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36.
王琳  朱晨  梁盈军  区炳雄 《新中医》2022,54(14):207-210
目的:分析广东省中医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方法:对608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参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及药品说明书,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中药注射剂使用科室、中药注射剂使用频次、用药合理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8例患者大部分集中在60岁以上,占比71.71%;使用例数较多的科室为留观病区、透析科、介入科、综合病区、心律失常科;共使用20种中药注射剂,参附注射液的使用频次最高;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有81个病例,占比13.3%。不合理用药类型有适应症不适宜(占37.0%)、配伍浓度不适宜(占35.8%)、用量不适宜(占16.1%)、疗程不适宜(占11.1%)。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仍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需要不断提高医、药、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百合宁心汤在脑卒中抑郁改善、肢体与自理能力提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0年6月-2012年6月驻马店市中医院的120例脑卒中抑郁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药物疗法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百合宁心汤进行治疗。在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医务人员会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改良 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 HAMD 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则低于对照组,且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合宁心汤能够使患者心理与病理状态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配合常规的康复训练与药物治疗,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得到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38.
急性重症心肌炎心电图酷似心肌梗死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 1:患者男 ,8岁。因腹痛、呕吐伴气急 2天入院。临床诊断 :1.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2 .心脏性休克。心电图 (图1A )诊断 :1.窦性心动过速 (以下简称窦速 ) ,2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3.房室交接区逸搏性心律 ,4.前侧壁、下壁ST段急性损伤、缺血型改变 (酷似超急性心肌梗死 ) ,5 .提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V3R图略 ) ,6 .QT间期延长 (符合临床低钾血症表现 )。经积极抢救治疗 ,1天后心电图由三度AVB逐渐转为一度 AVB,2天后恢复正常房室传导 ,ST段损伤、缺血型改变明显改善 ,并逐渐消失 ,最后遗留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39.
1 病历简介女 ,2 7岁。因焦虑、多食、体重下降 2月余 ,伴发热、气促 1天入院。诊断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 ,甲亢性心脏病 ,支气管哮喘。查 :精神焦虑不安 ,大汗 ,眼球突出 ,双目有神 ,双侧甲状腺 度肿大 ,可闻及血管杂音 ,呼吸急促 ,两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湿音和哮鸣音。X线胸片示两侧支气管病变。B超示两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谱正常 ,T3>12 .32 nmol/ L ,T4>30 8.9nmmol/ L ,TSH <0 . 0 5 m U / L ,RT3>6 .1nmol/ L,FT3 45 .4pmol/ L,FT4>5 8.0 pmol/ L,TGM32 .89% ,TMA2 2 .9%。心电图 : 和 a VF…  相似文献   
40.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由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纤维组织恶变而来,是上皮成分和结缔组织混合的恶性肿瘤[1]。1938年由Muller首次报告,1982年WHO将其命名为PTs,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可分为良性、临界性和恶性三类,良性起病多无明显症状,交界性及恶性多生长迅速。目前叶状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PTs是一种占乳腺肿瘤<1%的纤维上皮性病变,50%~80%是良性的,其复发率较高,少数可见远处转移[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结合文献对本病例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