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缓释制剂能够减少给药次数,避免普通制剂因频繁给药产生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便了患者,特别是需长期用药、频繁用药的病人,因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近年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及体内外评价结果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索乌头汤对海马组织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BDNF/Trk B)通路的调控作用,以明确乌头汤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NP)达到痛与情绪共治的初步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脊神经结扎组(SNL),乌头汤组(乌头汤),乌头汤-ANA12拮抗剂组(乌头汤-ANA12),普瑞巴林(PGB)组和盐酸氟西汀(FLU)组6组。所有小鼠针对海马安装给药套管,除假手术组暴露但不结扎神经外,其余组均进行脊神经结扎。术后1~21 d,各给药组分别以126 mg·kg^-1乌头汤水煎液,25 mg·kg^-1PGB,3 mg·kg^-1FLU灌胃给药,sham组及SNL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术后10~16 d进行海马套管给药,其中乌头汤-ANA12组给予Trk B受体拮抗剂ANA12(50 nmol·L-1),其余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Von Frey法检测小鼠的机械痛阈值,采用旷场和悬尾实验分别检测小鼠的焦虑和抑郁症状,采用高尔基染色法检测小鼠海马CA3区椎体神经元的病理性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NL模型组小鼠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旷场中心区停留时间显著降低,悬尾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海马神经元树突分支数明显减少(P<0.05,P<0.01);与SNL模型组比较,术后9~21 d乌头汤组小鼠的机械痛阈值显著增高,旷场中央区停留时间显著增高,悬尾不动时间显著降低,海马CA3区椎体神经元顶部和底部树突分支数显著增高(P<0.01);与SNL模型组比较,乌头汤-ANA12组的机械痛阈值在术后9 d显著增高(P<0.01),但在通过套管进行ANA12干预后,乌头汤-ANA12组的机械痛阈值持续降低,在术后14~21 d与SNL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乌头汤-ANA12组小鼠中心场停留时间在术后9 d较SNL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但在小鼠海马进行ANA12干预后,乌头汤-ANA12组的中心场停留时间持续降低,在术后21 d降至与SNL组无统计学差异;乌头汤-ANA12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在术后21 d与SNL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海马高尔基染色显示,乌头汤-ANA12组海马CA3区椎体神经元顶部和底部树突分支数与SNL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乌头汤能缓解SNL导致的海马CA3区椎体神经元损伤及痛共情绪障碍症状,相关作用可能与其对海马BDNF/Trk B通路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基于不良事件为引导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在麻醉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嘉兴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实习的50名本科生,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以不良事件为引导的P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综合测试成绩、综合能力提升自我评价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麻醉技能操作、案例分析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39、4.36、2.96,P均<0.05);观察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沟通、应变能力,提高查阅资料、文献检索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63、3.98、6.63、7.32、4.01,P均<0.05)。观察组学生在对教学模式效果、课程内容掌握程度及师生互动方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7.12、4.32、6.57,P均<0.05),但在教师带教态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94.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74例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护理及其效果。方法 74例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通过肢位摆放、矫正肩胛骨位置、按摩肩关节周围稳定肌、维持肩关节的活动等措施进行康复护理。结果 74例患肩关节半脱位明显减轻,上肢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恰当的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上肢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1护士的重要作用 1.1管理者的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是当今做为护理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护理人员针对人、物、环境控制医院感染。发现感染现象要提前做好宣传,预防,告知尤为重要。对人的管理,是指对其行为能-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个人要敢于制止,批评和纠正。  相似文献   
96.
微创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dilationaltra cheostomy ,PDT)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易护理的优点,优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tracheostomy ,OT ) ,我院开展PDT1 0例,现将其应用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 6~78岁,平均5 2 2岁。其中脑外伤术后和昏迷者5例,呼吸功能衰竭3例,多发伤2例。1 2 方法 微创气管切开包由北京前茂公司提供。患者仰卧,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在气管第2和第3软骨环之间正前方做一长约1~1 5cm的横切口,经切口穿刺,确定穿刺套管针进入…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评价在社交焦虑障碍(SAD)病理心理学机制上设计的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的集体心理治疗疗效及其对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 70例门诊及住院SAD来访者自愿参加,每个小组包括6~8例来访者及2名心理治疗师.集体治疗每周1次.每次2.0~2.5 h,共8周.疗效评定包括来访者的主观感受及自评Liebowitz社交焦虑评定量表(LSAS)、防御方式问卷(DSQ).结果 完成全部治疗者65例.来访者自述治疗后自我及社会功能改善,治疗后LSAS总分明显下降(Z=-5.673,P=0.000).DSQ部分防御机制的使用有变化,治疗后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总分明显低于治疗前(z=-4.866、-2.973.P=0.000、0.003),成熟型防御机制总分明显高于治疗前(Z=-2.780,P=0.005).结论 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的集体心理治疗能够促进SAD来访者接纳自我及治疗社交焦虑症状,改善负性思维及不良防御机制,治疗后成熟防御机制应用增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陈卫  朱春燕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2):917-920
 目的考察三七总皂苷胃肠道生物黏附片中的总皂苷及主要单体皂苷的体外释药动力学、生物黏附片体外对离体家兔肠粘膜的黏附力。方法释放度测定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转篮法,采用显色法测定黏附片中三七总皂苷的释放,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释放特征,分别用零级释放、一级释放模型、Higuchi方程P、eppas方程对4者的释放曲线进行动力学模拟,阐明其释药机制,并采用相似因子法判断各单体皂苷和总皂苷的释放曲线是否相似;采用自制的黏附力测试装置测定生物黏附片对兔肠粘膜的黏附力,对黏附力进行体外评价。结果三七总皂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的释放符合Peppas方程,人参皂苷Rg1的释放曲线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相似因子法判断3种单体的释放曲线均与总皂苷的释放曲线相似。生物黏附片对肠粘膜的黏附力明显大于普通片(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胃肠道生物黏附片中单体皂苷与总皂苷的释放机制不同,但释放曲线相似。生物黏附片对于肠粘膜具有较大的黏附力。  相似文献   
99.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妇女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历年来的发病率高居不下,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子宫肌瘤恶变率较低(约为1%),但在育龄妇女中有1/4~1/5的妇女患此病[1].本文应用1:2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病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子宫肌瘤发病危险因素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11例病例及422名对照的相关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宫颈糜烂、盆腔炎、附件炎、月经病、家族妇科肿瘤病史是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904、3.101、7.742、3.942、2.246;初潮年龄延迟是一个保护因素,其OR值为0.841。结论 子宫肌瘤发病与宫颈糜烂、盆腔炎、附件炎、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