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探讨卵巢囊肿发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96对病例及对照的相关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盆腔炎(OR=1.933,P〈0.05)、家族妇科肿瘤病史(OR=5.000,P〈0.05)与卵巢囊肿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其发病的主要可疑危险因素,初潮年龄(OR=0.909,P〈0.05)与卵巢囊肿的发生呈现负相关,初潮年龄愈早,患卵巢囊肿的危险性愈大。  相似文献   
82.
83.
黎迎  朱春燕 《药学实践杂志》2015,33(4):289-292,327
细胞共培养体系能很好地模拟人体小肠生理环境,准确预测药物在肠道内的转运和代谢情况,增强体外细胞模型与整体动物实验研究之间的相关性,近年来在评价口服药物吸收方面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新药研发过程中评价药物口服吸收的热点。综述体外模拟肠道环境的细胞共培养模型,并对其应用于口服药物研发的体外评价吸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4.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疾病感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的疾病感知特点.方法 选择疾病感知问卷中文修订版(CIPQ-R)进行CP患者疾病感知评价,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表(NIH-CPSI)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被用来评价CP患者的临床症状,对CP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慢性肝病进行对比并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P患者CIPQ-R疾病周期性因子、情绪陈述因子分数偏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疾病的同一性因子和情绪陈述因子与疾病感知其他因子密切相关;疾病感知各因子与临床症状评分相关性显著.结论 CP患者具有过度的负性疾病感知,使患者处于持久的不良心理应激状态下,对患者的疾病症状、生活质量、疾病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注视方向线索对社交焦虑个体面部表情加工的影响.方法 从安徽医科大学抽取56名本科生,依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得分将被试分为高社交焦虑组(HSA)和低社交焦虑组(LSA),采用配对的厌恶和中性面孔作为实验刺激材料并记录眼动数据.结果 直视条件下,HSA组注视厌恶面孔的时间为(2311.09±521.41)ms,注视中性面孔的时间为(1910.69±607.59)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SA组注视厌恶面孔与中性面孔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斜视条件下,HSA与LSA注视厌恶面孔与中性面孔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视方向影响了社交焦虑个体对厌恶表情的加工,表明直视的厌恶面孔对于HSA个体来说是一种社交威胁信息,斜视的厌恶面孔不是明确的社交威胁信息.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了解焦虑症、抑郁症及共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变化特点,探讨其不同的认知特点,以协助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使用日本Nihon Kohden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4例焦虑症患者[Hamilton焦虑量表(HAMA)>14分,抑郁量表(HAMD)<17分],33例抑郁症患者(HAMD>17分,HAMA<14分),54例焦虑抑郁共病组[(HAMA>14分,HAMD>17分)],37例正常对照的Cz导联的事件相关电位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焦虑症组P3a、P3b潜伏期延长,N2-P3b波幅降低;抑郁症组N2-P3b波幅降低;共病组N2、P3a潜伏期延长,N2-P3b波幅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间比较,焦虑症组和共病组P3a、P3b潜伏期长于抑郁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共病组N2潜伏期长于焦虑症组和抑郁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症、抑郁症和共病组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具有各自变异特点,事件相关电位客观上反映了两种疾病的认知功能差异,为了解焦虑症、抑郁症及共病的认知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神经电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调查驻京部队部分师职干部高血压保健知识及行为方式的现状.方法 对588名40~84岁的师职干部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高血压基础知识、生活方式及行为、高血压治疗情况.结果 师职干部高血压患病率为36.1%,治疗率为80.7%,控制率为73.6%;高血压知识掌握中"血压控制到多少合适"知晓率86.1%,"吃盐多会引起血压升高"知晓率73.8%,"什么是高血压"知晓率70.2%,"高血压会引起那些疾病"知晓率60.0%;在健康行为方式中,40~59岁人群具有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的比例低于60岁以上人群.结论 师职干部对高血压知识有一定掌握,但相差较大,越年轻的干部具有良好行为方式的比例越低,因此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年纪较轻的人以预防为主,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以提高治疗依从性为主.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超声雾化吸入期间的细节护理体会。方法本院收治的48例肺炎患儿,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治疗期间,给予雾化细节护理、体位细节护理、咳痰和吸痰细节护理、心理细节护理。结果所有患儿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和护患纠纷。患儿均在两周内痊愈出院,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结论在超声雾化吸入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患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提高生理安全和心理认可的角度出发加强细节护理。  相似文献   
89.
生命质量 (QOL)是顺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健康指标 ,是全面衡量人类生活状况的尺度 ,用以评价人群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生活满意度的综合水平。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生命质量系统研究和应用上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 ,而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展关于生命质量的研究[1 ] ,其中大多是针对某种疾病的病人或老年人群的研究。为探讨中年人群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我们于 2 0 0 0年 9月~2 0 0 1年 6月期间对广州市区 46 3例中年知识分子和企业职工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广州市区大专院…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该研究旨在L5脊神经结扎(SNL)模型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海马连续注射模型中,评价双氢青蒿素(DHA)对海马神经损伤的干预效果;在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海马神经元中,确认DHA对小胶质细胞-海马神经元相互作用的调控模式。方法 实验小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SNL组、DHA组(16 mg·kg-1),每组3只,用腺相关病毒[(连接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Ⅱ) dTomato AAV]标记海马CA3谷氨酸能神经元,并以免疫荧光染色追踪其向海马CA1、前额叶皮质(Frc)、前扣带回(ACC)、伏隔核(Nac)及杏仁核(BLA)的投射;实验小鼠分为Sham组、TNF-α海马连续注射模型组、DHA低、中、高剂量(DHA-L、DHA-M、DHA-H)组(4、8、16 mg·kg-1)及普瑞巴林组(25 mg·kg-1),每组4只,以高尔基染色统计海马CA1和CA3区锥体神经元形态;分别诱导海马原代神经元、小胶质细胞的持续激活,并进行细胞共培养给予DHA干预,以免疫荧光法统计细胞胞体面积和神经元初、次级树突棘内外的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的表达量。结果 与Sham组比较,SNL组海马CA3谷氨酸能神经元向CA1区、Frc及ACC的投射减少(P<0.01),而向Nac及BLA的投射升高(P<0.01);与SNL组比较,DHA组海马CA3谷氨酸能神经元向CA1区、Frc及ACC的投射升高(P<0.01),而向Nac及BLA的投射显著降低(P<0.01)。与Sham组比较,TNF-α海马连续注射模型组小鼠CA1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及树突分支数量均显著减少(P<0.01);与TNF-α海马连续注射模型组比较,DHA-M、DHA-H组海马CA1和CA3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及树突分支数明显增多(P<0.05,P<0.01);与DHA-M组比较,DHA-H组海马CA1锥体神经元树突总长度显著增多(P<0.01),DHA-L组CAI神经元树突总长度和CA3神经元树突基部总长度则显著减少(P<0.01)。与空白组比较,甘氨酸组和谷氨酸组细胞胞体面积显著增大(P<0.01);与甘氨酸组和谷氨酸组比较,甘氨酸+谷氨酸组细胞胞体面积显著升高(P<0.01);与谷氨酸组比较,谷氨酸+DHA组细胞胞体面积显著减少(P<0.01);与甘氨酸+谷氨酸组比较,甘氨酸+谷氨酸+DHA组细胞胞体面积显著减少(P<0.01);与谷氨酸+DHA组比较,甘氨酸+谷氨酸+DHA组细胞胞体面积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较,谷氨酸组细胞胞体面积显著升高(P<0.01);与谷氨酸组比较,谷氨酸+DHA各剂量组细胞胞体面积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静息原代小胶质细胞+甘氨酸组神经元初、次级树突棘内、外PSD95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静息原代小胶质细胞+甘氨酸组比较,活化原代小胶质细胞+甘氨酸组神经元的初、次级树突棘内、外PSD95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活化原代小胶质细胞+甘氨酸组比较,活化原代小胶质细胞+甘氨酸+DHA组中神经元的初、次级树突棘内、外PSD95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活化原代小胶质细胞+DHA组比较,活化原代小胶质细胞+甘氨酸+DHA组神经元初、次级树突棘内、外PSD95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 DHA对NP病理状态下,海马小胶质细胞及TNF-α过表达导致的锥体神经元损伤具有显著的修复效果,而该修复与DHA对神经元-小胶质细胞的双重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