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51篇 |
内科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23篇 |
药学 | 23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4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广东新会环境水源军团菌分布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东新会公共环境水源中军团菌进行分离培养及种属鉴定,了解其分布状况,为军团菌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8月在广东新会两个天然湖泊及6家宾馆的内湖和空调冷凝塔中共采集水样23份,作军团菌分离培养,用生化试验和PCR等方法进行初步鉴定,最后根据16srRNA和mip基因测序,最终确定菌种。结果23份水样中检出军团菌20份,检出率高达86.9%;检出军团菌30株,其中嗜肺军团菌21株,非嗜肺军团菌9株,包括戈尔曼军团菌5株,菲氏军团菌2株,长滩军团菌2株;同时发现同一水样中有多种军团菌共存现象。结论在广东矫会环境水源中军团菌普遍存在,且有多种军团菌共存状况,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以防军团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4种方法(电泳法、wHPLC、MCV法、一管法)筛查Hb病的检出效能及其准确性,为临床寻求一种较理想的筛查方法,提高实验诊断率。方法选择2007-2008年间在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进行婚检、孕检、产检及体检标本9203例,同时采用电泳法、wHPLC(弱阳离子交换色谱法)、MCV法(平均红细胞体积测定)、红细胞脆性实验(一管法)进行检测,对1523例疑为Hb病筛查实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种方法筛查Hb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6.5%、16.5%、16.8%、8.3%。准确率分别为90%、92%、96%、52%,4种筛查方法检出率及准确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泳法、wHPLC法、MCV法对筛查Hb病检出率明显高于一管法。结论联合应用电泳法、wHPLC(弱阳离子交换色谱法)及MCV法,能有效地检出Hb病患者。红细胞脆性实验(一管法)存在一定的漏检率,筛查效能差,不具备单独应用的临床价植。 相似文献
83.
目的比较原子吸收光谱法(ASS)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全血中的微量元素(Fe、Cu、Pb)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全血Fe、Cu、Pb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临床全血标本,分别以原子吸收光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检测全血Fe、Cu、Pb。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相关性、一致性。结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SS)测全血Fe、Cu、Pb总体均数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强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0.997、0.999);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精密度符合要求(CV<5%)。但当样品浓度较高(或较低)时,两种方法测量的一致性较差。结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在全血标本微量元素检测中,相对原子光谱法,具有样品需求量少、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能同时分析多种微量元素等优点。 相似文献
84.
85.
荧光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 (HBV)复制及传染性。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 ISA)法检测 HBV血清标志物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 HBV DNA,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血清 HBV DNA检出率为 10 0 % ,平均拷贝数为 2 .0 9× 10 7/m L,HBV DN A的对数值为 7.3± 1.6 ;小三阳患者血清 HBV DN A检出率为 6 4 .5 % ,平均拷贝数为 6 .76× 10 4 /m L,HBV DNA的对数值为 4 .8± 1.2。结论 同时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 EL ISA检测及 HBV DNA的 FQ- PCR检测 ,有利于临床对 HBV感染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87.
本文用单纯疱疹病毒单克隆抗体(HSV-McAb)ELISA法检测了12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HSV特异性抗原(HSV—Ag),20例其他神经系统疾患也作了测定,32例脑炎患儿同时取脑脊液和血清作HSV—IgG抗体水平测定比较,病毒性脑炎患儿的HSV-Ag阳性检出率为19.5%,与血清/脑脊液的HSV-IgG测定比较,敏感性84.6%,特异性94.7%。用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HSV-Ag是一种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方法,对疱疹性脑炎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解脲脲原体对 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方法鉴定解脲脲原体 ,并用断点法作 9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从 40 0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中检出 UU1 2 4株 ,阳性率为 35.5 % ;药敏结果显示交沙霉素、美满霉素敏感性分别为 90 .1 %和 81 .7% ,强力霉素 78.9%、司巴沙星 68.3 % ,而阿齐霉素、甲砜霉素和左旋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耐药率分别达 56.3 %、54.9%、46.5 %。结论 :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对 UU敏感性最强 ,可作为治疗 UU感染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建立区域人群25-羟维生素D (25-OH-Vit D)的参考区间,并对用于临床评估提出建议.方法 收集204例健康参考个体的样本,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离群点检查、绘制数据分布图,统计分析25-OH-Vit D的检测结果,对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和建立.结果 建立的25-OH-Vit D参考区间青少年为16.0~39.7 ng/ml,成年人为11.7~40.0 ng/ml.结论 25-OH-Vit D在人体水平因各个地区人群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国内区域人群维生素D的摄入量可能整体偏低,故临床医生在评估维生素D状态时,应考虑人体所应有的足够量的25-OH-Vit D. 相似文献
90.
朱庆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60,(4)
胎盘血因其质量高,成本低,疗效好,而被各大医院广泛采用。但在采血时易被细菌污染而影响使用。因此降低胎盘血的细菌污染,就成为胎盘血充分利用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对此经过多次的改良试验。最后采用了半封闭式采血和培养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几年来我们用此法共采集了693个胎盘血,其平均污染率为5.3%(近二年来收集的胎盘血,细菌污染率已降低为1.5%),较国内文献报告降低30%强。(注一,杨学慧氏在1956年第二期中华妇产科杂志报告:胎盘血的细菌污染率,第一次培养阳性者占38%,隔一星期后做第二次培养,阳性者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