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目的 研究DNA引物酶抑制剂碘化-3,3'-二乙基-9-甲基-硫杂羰花青(DMTCCI)诱导人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并探索其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DMTCCI处理培养于RPMI-1640培养基的HL-60细胞.采用MTT法检测DMTCCI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捌亡相关蛋白survivin,Bcl-xL,Bad,Bax,Bcl-2,caspase-9,caspase-3,caspase-6,PARP,DFF45和lamin B的表达.采用ApoAlert Caspase-3分析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 DMTCCI具有抑制人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其IC50值为0.24μmol·L-1.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DMTCCI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在经DMTCCI处理的HL-60细胞中,survivin和Bcl-xL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Bad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无变化,caspase-9,caspase-3,caspase-6,PARP, DFF45和lamin B被分别裂解,产生相应裂解产物.在HL-60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在1μmol·L-1 DMTCCI处理3 h时明显升高,在处理12 h时达到最高峰.结论 DMTCCI可抑制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Bcl-2家族蛋白、survivin和caspases家族蛋白可能参与了上述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茶多酚(TP)与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混合物一次给予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方法:一次灌胃(ig)给药,观察14d.结果:测得TP单用一次ig的LD50为2914.45mg/kg;亚硒酸钠单用一次ig的LD50为33.54mg/kg;当TP与亚硒酸钠按7997.3mg∶2.7mg比例做成混合物,测得混合物单次ig的LD50为2510.29mg/kg,其中亚硒酸钠的含量为0.85mg/kg.结论:茶酚硒混合物单次ig的LD50为2510.29mg/kg.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免疫球蛋白G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抗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效应。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临床膀胱癌组织和11例正常膀胱黏膜中以及T24和BIU-87细胞中IgG蛋白表达;对体外培养的膀胱癌细胞系T24和BIU-87采用Western blotting、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gG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和RT-PCR检测IgG1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羊抗人IgG抗体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的影响,FCM检测羊抗人IgG抗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效应。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临床膀胱癌组织中IgG表达率为91.1%(51/56),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IgG的表达为45.4%(5/11);T24和BIU-87细胞浆中IgG明显阳性表达。RT-PCR和原位杂交显示IgG mRNA在T24和BIU-87细胞中明显表达。Western blotting显示T24和BIU-87细胞中均有IgG表达。FCM则表明IgG蛋白主要在细胞质内表达,细胞膜上则小部分表达。ELISA法未能在T24和BIU-87细胞培养液的上清液中检测到IgG。MTT显示羊IgG和羊抗人IgG抗体在25 mg/L时对T24和BIU-8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73±3.73)%、(24.98±3.81)% 和(5.36±1.53)%、(22.70±3.72)%,(P<0.05)。FCM 显示羊IgG和羊抗人IgG抗体在25 mg/L时对T24和BIU-87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3%、20.7%和1.3%、15.3%。结论:膀胱癌细胞能够表达IgG,但其为非分泌型IgG。IgG的抗体体外对膀胱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效应,这可能对膀胱肿瘤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中华芦荟多糖 (AP)对X射线照射后人非瘤细胞株CLiver和 2 93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蛋白 p5 3,bax ,Bcl 2 ,Bad ,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X射线照射后 72h ,CLiver细胞可见典型的DNA梯形条带 ,照射前加入AP 2 5或 5 0mg·L-1均能使DNA片段减少 ;AP预处理使CLiver细胞在照后 6h和72h凋亡率分别由 5 0 %和 4 3 0 %降至 2 2 %和 10 9% ,使2 93细胞照后 6h凋亡率由 8 6 %降至 4 0 % ;AP预处理可使CLiver细胞p5 3、Bad、Bax蛋白表达量下调 ,Bcl 2和sur vivin蛋白表达则上调。结论 AP对X射线辐射后非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与对凋亡蛋白表达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5.
腺病毒介导的p53抑制肝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外源性野生型P53(Wild-type p53, WT-p53)基因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表达WT-p53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p53),将p53基因导入肝癌细胞株中,用MTT法检测Ad-p53对各细胞株生长特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中DNA含量及凋亡的比例。建立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后,瘤内注射Ad-p53。最后处死动物,移植瘤称重, western blot检测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外源性p53基因的导入可导致肝癌细胞生长的明显抑制,表现为既诱导细胞凋亡,又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瘤内注射Ad-p53后移植瘤生长明显受抑制,并出现瘤组织中p53和p21蛋白表达的上调。结论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治疗能有效控制肝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6.
周文君  邓蓉  冯公侃  朱孝峰 《癌症》2009,28(10):1049-1053
背景与目的:SYUIQ-5是具有吲哚和喹啉结构的白叶藤碱衍生物,已有报道它能稳定和诱导G-四链体形成,抑制c—myc启动子和端粒酶活性。本实验主要研究SYUIQ-5对鼻咽癌细胞自噬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YUIQ-5处理前后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和HONE1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3,LC3)、Akt、p-Akt以及自噬相关基因BNIP3(Bcl-2/adenocarcinoma E1819KD interacting protein 3)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鼻咽癌细胞中LC3和BNIP3的mRNA水平。用siRNA干扰BNIP3,检测BNIP3在SYUIQ-5诱导自噬过程中的作用。用共聚焦免疫荧光法观察FOXO3a的定位。结果:用0.25~2.0μ g/mL的SYUIQ-5处理鼻咽癌细胞CNE1、CNE2和HONE148h,其LC3的表达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增强,且呈浓度依赖性。SYUIQ-5能显著抑制CNE2细胞的p-Akt水平,总的Akt表达基本无变化。用3μg/mL SYUIQ-5作用CNE2细胞24h后,共聚焦免疫荧光观察可见FOXO3a由细胞浆移位到细胞核。SYUIQ-5处理的鼻咽癌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NIP3蛋白显著增加,而Beclin1无明显变化。用siRNA干扰BNIP3表达后,SYUIQ-5诱导的LC3-II形成的功能受到抑制。结论:SYUXQ-5可能通过抑制Akt的激活,诱导FOXO3a移位到胞核,从而促进LC3的转录,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BNIP3也参与了SYUIQ-5诱导细胞自噬的过程。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不同给药方式对腰椎椎管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失血量、隐性出血量、输血率,以及不良反应等各方面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接受腰椎椎管减压融合术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TXA不同给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前2 h口服2 g TXA;对照组在切皮前5~10 min予以1 g TXA静脉输注,术后6 h予以1 g TXA静脉输注1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输血率、静脉血栓形成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术前和术后1、3 d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3 d的Hb及HCT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拔管时间、输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静脉血栓形成和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腰椎椎管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口服...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过程中出现隐性失血(hidden blood loss,HBL)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25例(男55例,女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腰椎正侧位、双斜位及动力位X线片,腰椎CT、MRI及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胸椎10例,胸腰椎89例,腰椎26例。单节段87例,双节段29例,3节段9例。67例患者椎体压缩高度比例<1/3,41例在1/3~2/3,17例>2/3。术前与术后3 d行血常规检查,分析HBL情况并探索其危险因素。结果:125例患者隐性失血为(317±156)ml。经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史(P=0.011)、手术节段(P=0.036)、节段数量(P<0.001)、椎体高度丢失率(P=0.002)、椎体高度恢复率(P<0.001)和骨水泥渗漏率(P=0.003)与隐性失血呈正相关。同时,发现椎体高度丢失率高者失血量较椎体高度丢失率低者多,椎体高度恢复良好者失血量较椎体高度恢复不良者多,水泥泄漏也是增加隐性失血的重要因素。然而,骨密度(P=0.814),高血压病史(P=0.055)与隐性失血无显著相关性。结论:OVCFs患者经过PVP治疗后隐性失血量较大,需要引起关注;同时糖尿病病史、手术节段、节段数量、骨水泥渗漏率、椎体高度丢失率和椎体高度恢复率是增加隐性失血量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在调节胃癌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敏感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PARP、XIAP、Survivin、cIAP1和cIAP2的表达。结果 TRAIL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BGC-823细胞较SGC-7901细胞对TRAIL更敏感。caspase-3的活化及PARP的裂解在TRAIL作用早期即出现,且BGC-823细胞较SGC-7901细胞发生得更快。4种IAP蛋白在两株胃癌细胞中都组成性地高表达,Survivin和cIAP1在TRAIL处理前后无变化。而XIAP在BGC-823细胞中明显下降,在SGC-7901细胞中无改变。cIAP2在TRAIL作用后两株细胞中均有所降低。结论 TRAIL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可能在活化的caspase-3水平受调控,XIAP能保护胃癌细胞免于凋亡。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SUCI02对HER2受体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量和磷酸化蛋白量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RT-PCR检测mRNA的表达.结果:SUCI02处理MDA-MB-453细胞24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可见在0、2.5、5、10、20μg/ml浓度下,MDA-MB-453细胞G0/G1期分别为:59.5%、65.8%、68.2%、70.0%、79.0%;S期分别为:38.1%、31.9%、29.4%、27.4%、18.3%;G2M期分别为:2.4%、2.3%、2.4%、2.6%、2.7%.不同浓度的SUCI02处理MDA-MB-453细胞24h后,细胞中p27上调,Rb的高磷酸化状态下降,Cvclin D1蛋白水平在10、20μg/ml SUCI02作用下显著下降.RT-PCR检测结果可见SUCI02对Cyclin D1的mRNA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SUCI02能诱导HER2/neu过表达的乳腺癌MDA-MB-453细胞停止于G1期,且与p27上调、Rb的高磷酸化状态下降、Cyclin D1 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