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5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7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1.
体表电位ST标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CHD)患者体表电位ST标测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其对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BSPM-Ⅲ型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对60例CHD患者和60例正常人进行体表电位ST标测,分析ST极大(Vmax)和极小(Vmin)值、ST升高或降低电压的代数和(±∑ST)、升高或降低的导联数(±NST)、STVmin值位置的变化。结果:CHD组Vmax、±∑ST和十NS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Vmin、-∑ST和-NST则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CHD组STVmin值位置明显异常,其诊断CHD慢性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88.3%,准确性为80.8%。结论:体表电位ST标测指标能够敏感地反映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电异常,STVmin值位置改变对CH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检测CHD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312.
本研究建立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测量的节段性室壁增厚率(△T)作为反映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指标,以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的舒张末期室壁变薄一半时的平均速率(RHEDT)作为反映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的指标,定量评价了阻断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15min,再灌注180min时的心功能变化。结果表明:眩晕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受到抑制,功能的恢复为一渐进过程,两者的变化呈平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13.
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局部心肌缺血的新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肌缺血引起局部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常伴有心室内径增大和局部室壁变薄。收缩末期半径与局部室壁厚度比值(R/Th)是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评价局部左室收缩功能的一种新指标,并不受心脏位置移动的影响。12只麻醉犬用自制微米缩窄器造成暂时性不同程度心肌缺血。以2DE短轴切面等分12节段分别计测收缩末期R/Th和半轴缩短率。在心肌缺血区,收缩末期R/Th缺血前平均1.50±0.70%,缺血时增加至2.20+0.8%,再灌注后逐渐恢复正常;局部半径缩短率从正常时平均38.1±8.2%减低至1.7±7.9%,再灌注后逐渐恢复到基础状态。实验发现收缩末期R/Th和室壁增厚率及半轴缩短率各自相关良好(R=-0.88和0.76)。结论:测定收缩末期R/Th为定量局部左室收缩功能提供一种超声心动图指标,与现在的2DE方法比较,具有独特的判断标准并且不受心脏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4.
冠心病心力衰竭与体内氧自由基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用化学发光法和TBA法分析测定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多形核白细胞(PMN)受促癌剂佛波醇(PMA)刺激后,呼吸爆发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及血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以期探讨其在心力衰竭的防治及发病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15.
冠脉造影24h内记录50例疑冠心病患者和15例对照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借助超声心动图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室节段面积变化率(△A%)。结果表明:①△A%定性、定位、定支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100%、84.85%及87.88%,特异性均为80.77%。②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整体舒张功能比较,发现冠心病患者△A%改变最敏感(100%),左室整体舒张功能次之(65.62%),左室射血分数最差(43.21%).③侧支循环的存在、冠脉左旋支和右冠脉供血的重叠及冠脉狭窄程度较轻是△A%定位和定支诊断失误的主要原因。对各部位△A%存在差别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16.
心脏为一工作量很大,而又常处活动状态的器官,因此心脏需要大量能量供应而又不能发生中断。心脏的养料及氧的供应,几乎全靠冠脉循环,只有心内膜是靠房室腔内的血液供应。1 冠脉循环的解剖特点[1,2]人的心脏通常有两条冠状动脉,它们都起自主动脉根部。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右(前)窦,主要支配室中隔后1/3部、左室膈面、右室壁和房室结等。右冠状动脉闭塞可引起左室膈面及心室中隔后1/3部梗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可能损及房室结引起房室传导阻滞或AH间期直接与间接的增加[3]。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的左窦(左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