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本文报道了N-[1-(β-苯乙基)-3-甲基-4-哌啶基]-N-丙酰苯胺(7209)和N-[1-(β-羟基-β-苯乙基)-3-甲基-4-哌啶基]-N-丙酰苯胺(7302)等一系列3-甲基芬太尼类衍生物的合成及镇痛活性。绝大部分该类衍生物均具有典型的吗啡样镇痛活性,是一类结构较简单、易于合成、镇痛作用极强的麻醉镇痛剂。化合物7302的ED50为0.0022mg/kg(ip,小鼠,热板法),比芬太尼强28倍,竟达吗啡的6318倍,为我们至今合成该类衍生物中作用最强者。  相似文献   
22.
本文报道了芬太尼类衍生物的化学结构与镇痛活性之间的关系。分别改变了芬太尼中的哌啶环1位氮原子的取代基,N-酰芳胺基及哌啶环等部分结构。药理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均具有吗啡样镇痛活性,其镇痛强度分别为吗啡的2~150倍左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δ阿片受体(δOR)结构模型并研究它与异硫氰基3-甲基芬太尼(SuperFIT)的相互作用.方法:以细菌视紫红质为模板,模拟δOR的结构,并将SuperFIT对接于其内.结果:得到δOR-(3R,4S)-SuperFIT作用模型;其中,重要结合位点可能是Asp128,Ser106,Phe104,Tyr308及Pro315.Asp128与配基哌啶环上质子化氮原子形成强的静电和氢键相互作用;Ser106与配基异硫氰基N原子形成静电作用;Phe104,Tyr308及Pro315与异硫氰基S原子形成疏水作用.结论:Phe104,Tyr308,Pro315及Ser106对配基的δ选择性极重要,这将有利于设计新的δ选择性配基.  相似文献   
24.
研究3-甲基芬太尼衍生物与μ阿片受体的作用模型.方法:经过系统构象搜寻,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研究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结果:①6种CoMFA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活性,且每种模型均对应于13个被研究化合物的低能构象;②μ药效基团的几何参数d1(),d2(),d3(),d4(),d5()和d6()分别为模型A:52,54,49,10.6,102和58;模型B:52,65,36,106,116和58;模型C:52,46,49,116,92和65;模型D:52,54,49,105,103和58;模型E:36,54,49,57,75和57;模型F:52,47,49,112,95和64.结论:可能存在几种活性构象与μ受体相互作用,并且不一定是最低能量构象.  相似文献   
25.
对芬太尼,3-甲基芬太尼的4个以及羟甲芬太尼的8个立体异构体进行了系统构象搜寻,并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研究其三维定量构效关系,从中得到6组与预测能力极高的CoMFA模型相对应的可能活性构象。将上述6组可能活性构象分别对接到事先构建的μ阿片受体模型中,得到1组可能性最大的活性构象。  相似文献   
26.
27.
对3-甲基芬太尼的1-苯乙基、4-N-丙酰基进行了结构改造、测定了所合成化合物的镇痛活性及部分化合物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阿片受体亲和力和对阿片受体亚型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均有较强的吗啡样镇痛活性,强度约为吗啡的2~180倍。所试化合物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比芬太尼延长6~10倍。化合物1~4的受体亲和力(IC50)约为10-7~10-3mol。化合物13对阿片μ-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对大鼠脑膜的λ/δ比值大于700,对小鼠脑膜的μ/δ比值为1000。  相似文献   
28.
6—羟基高哌嗪氢溴酸盐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9.
生物体内分子间的识别——即它们的特异性交互作用——是生命的基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酶、受体、结构蛋白和糖、核酸、载体系统等)具有不对称性质,当它与不对称小分子配体(底物、激素、药物等)交互作用时,将引起不同的反应。本文着重介绍分子形状在生物识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朱友成  方苏南 《药学学报》1982,17(3):194-199
本文根据3,5-桥丙烷哌啶类(Ⅰ)及芬太尼类镇痛剂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的特点,合成了3-甲基-3,5-桥丙烷基哌啶类衍生物(Ⅳ)及一类新的合并两者结构后的合成镇痛剂N-[1-(β-芳乙基)-3-甲基(或氢)-3,5-桥丙烷基哌啶基]-N-丙酰芳胺(Ⅲ)。药理初筛表明,所有这些化合物的镇痛强度大多均与吗啡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