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2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光动力治疗是中重度痤疮患者的治疗方法之一,治疗过程中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灼热及刺痛感,治疗后可出现红斑、肿胀、渗出、脱屑、色素沉着。为减轻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应用皮肤保湿剂及防晒剂。在症状缓解后,常使用维A酸乳膏等外用药物维持治疗。这些外用制剂常告知患者薄涂,但缺乏量化的指导,而且这些药物有一定的局部刺激作用,因此,患者常持否定态度,影响患者获得最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估Lux 1540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面部瘢痕患者60例,接受1 540nm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每隔4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评估治疗后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14例(23.33%),显效27例(45.00%),有效12例(20.00%),无效7例(11.67%),总有效率88.33%。不良反应为治疗即刻疼痛、红斑、水肿、炎症后色素沉着。结论:Lux 1 540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瘢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补泻兼施治疗虚火上炎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65例患者,予以潜阳封髓丹或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方内服及外用保湿乳膏对症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每2周评价患者面部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瘙痒和灼热感。结果:治疗后2、4、6、8周,患者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瘙痒、灼热各项评分及总各分均较初诊时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治疗4、6、8周时,红斑、丘疹评分及总积分较对上前一时段显著下降(P0.05);治疗6、8周时,瘙痒、烧灼评分于均较对上前一时段显著下降(P0.05);治疗8周时,毛细血管扩张评分较对上前一时段显著下降(P0.05)。治疗2、4、6、8周后有效率分别为22.4%、39.6%、63.8%、79.3%;不同治疗周期症状积分疗效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泻兼施治疗虚火上炎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在炎症感染愈合过程中积雪草苷对成纤维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不完全福氏佐剂与痤疮丙酸杆菌在大鼠背部皮肤造模,大鼠随机分为积雪草苷+阿奇霉素组、阿奇霉素组、积雪草苷组、空白对照组,通过光镜、电镜观察造模后不同时期局部组织的病理改变及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有积雪草苷干预的造模组织,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纤维的增粗较阿奇霉素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积雪草苷+阿齐霉素组与积雪草苷组无显著的差异性。结论积雪草苷可抑制造模大鼠局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减少胶原纤维的生成。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武汉市耐红霉素丙酸杆菌23S rRNA 有无点突变以及携带ermX基因的Tn5432转座子是否转入了丙酸杆菌。 方法 从痤疮患者皮损中分离丙酸杆菌,E-test法检测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MIC值。PCR扩增耐药株23S rRNA、ermX、ermX(cj)、IS1249a、IS1249b并测序,并在基因库中比较。 结果 19株痤疮丙酸杆菌(P.acnes)和10株卵白丙酸杆菌(P.avidum)对红霉素均表现为高度耐药(MIC均 > 256 μg/ml)。19株P.acnes中,16株对克林霉素高度耐药(MIC > 256 μg/ml),3株敏感;10株P.avidum对克林霉素高度耐药(MIC > 256 μg/ml)。19株P.acnes耐药株中,7株在相当于E.coli 23S rRNA 2058位点发现由A→G点突变,均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高度耐药;4株在相当于E.coli 23S rRNA 2059位点发现由A→G点突变,其中1株对克林霉素耐药,3株敏感;另外8株P.acnes扩增ermX阳性,其序列与基因库中P.acnes ermX基因100%同源。10株P.avidum中,2株ermX扩增阳性,其序列与P.acnes ermX基因100%同源;另外8株扩增ermX(cj)得到预期片段PCR产物,与基因库中Corynebacterium jeikeium ermX(cj)序列99%同源,而与P.acnes ermX基因仅有94%的同源性。10株扩增ermX基因阳性的菌株扩增IS1249a和IS1249b均阳性,而其余菌株均阴性。 结论 武汉市耐红霉素丙酸杆菌分别由相当于E.coli 23S rRNA 2058、2059由A→G点突变、携带ermX的Tn5432传入以及ermX(cj)传入丙酸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26.
痤疮是皮肤科就诊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大约80%~909/6的青少年患过痤疮,而痤疮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青春期的慢性毛囊及皮脂腺炎症,临床上主要是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等形态表现。此病由多种因素造成,如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殖,皮脂分泌过多,毛囊上皮角化改变等。轻度痤疮患者皮损较易治疗,顽固性的中、  相似文献   
27.
报道1例新生儿红斑狼疮,患儿男,4个月15天,头面部蝶形红斑1月余。抗SSA抗体阳性(+++)、抗重组Ro-52阳性(+++)。其母亲抗Ro/SSA抗体阳性(+),无临床症状。患儿入院后诊断为:1新生儿红斑狼疮;2急性细支气管炎;3泌尿道感染。给予护肝、护心、抗感染、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颜面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7天后皮损逐渐消退,经内科治疗咳嗽等临床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28.
正徐宜厚教授是全国著名皮肤科专家、湖北中医大师,国家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师从于武汉名医单苍桂、北京名医赵炳南,临证五十余载,博采名家,融会贯通,熟谙药性,对常见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徐教授认为,皮肤病易反复发作,顽固难治,除了患者禀赋异常外,还与疾病的诱因不能去除有关,诱因既需预防干预,也要治疗。《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  相似文献   
29.
正文: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无症状的皮肤黏膜白斑,常发生于头面部及肢端等摩擦部位[1]。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生活质量,顽固难治,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自身免疫、氧化应激等许多方面,目前医学上对于白癜风尚未完全明确[2]。徐宜厚教授是全国著名皮肤科专家、湖北中医大师,临证五十余载,对治疗白癜风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治疗重点是从肺、肾着手,推崇张景岳的命门学说,善用子类药物和白花蛇治疗白癜风,配合外用鳗鱼油,以丸药缓图之,临床疗效较好。具体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