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核因子-κB在小鼠胚泡着床前后子宫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是否存在的短暂激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子宫内膜NF-κB的亚基p65蛋白的定位和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子宫内膜NF-κB的抑制性蛋白IκBα的降解。结果:p65在小鼠胚胎着床前后子宫内膜均有表达,其部位主要在腔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胞浆部分,基质细胞和子宫肌层也有微弱表达。妊娠后子宫内膜p65的表达增加,妊娠d5达最高值,d8仍然维持较高水平;而d5IκBα的降解最明显。结论:NF-κB可能通过其短暂激活来参与调节小鼠胚泡着床。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离体培养的人早孕期细胞滋养层细胞激活的机制。方法:离体培养人早孕期细胞滋养细胞,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作为处理因素,通过免疫荧光检测NF-κB的亚基p65的核转位;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NF-κBDNA结合活性。结果:①IL-1β作用30min后细胞滋养细胞出现了p65的核转位;②细胞滋养细胞NF-κBDNA结合活性显著增高;PDTC能显著降低NF-κBDNA结合活性。结论:IL-1β在离体培养的人早孕期细胞滋养细胞可引起NF-κB的短暂激活,PDTC可以抑制IL-1β诱导的NF-κB的激活。这为进一步研究激活或抑制NF-κB是否能调节NF-κB的靶基因、尤其是在胚胎着床和妊娠发挥重要作用的靶基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3.
    
俗话说:“十人九痔”,说明痔是多发病、常见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20~40岁发病多,并随年龄增长增高其发病率。男性比女性多。传统的观念给痔的定义是:直肠下端、肛管、肛门缘内的直肠上、下静脉丛的血管发生曲张形成的团块叫做痔。和食管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一样,痔不仅有血管腔扩张变宽,还有血管长度的增加使血管迂曲。近年来关于痔的病因有新的学说,因而痔的新概念是:肛管粘膜下层内血管垫增生,向下滑脱而成痔。一、病因痔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主要有两种学说,第一种学说是传统的,在许多书上还占统治地位,第二种学说则是近些年来新提出的。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四氢生物喋呤(BH4)、L-精氨酸、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对内皮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O2-)的作用以探讨它们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BH4、L-精氨酸、血管紧张素Ⅰ和厄贝沙坦加人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据不同干预浓度及干预因素组合,实验共分14组,干预8小时后取出上清液分别测定O2-(Fenton反应原理)、一氧化氮(NO,硝酸还原酶法)和血管紧张素Ⅱ(放射免疫分析法)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BH4和L-精氨酸组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显著减低,NO水平显著升高(除外L-精氨酸10 μM组);BH420 μM组O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I加不同浓度的BH4和厄贝沙坦各组NO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Ⅰ组O2-的产生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血管紧张素Ⅰ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Ⅰ加不同浓度的BH4和厄贝沙坦各组的O2-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BH4在防止一氧化氮合成酶解耦联中可能起主要作用,BH4和L-精氨酸均能促进NO的产生并且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BH4及BH4和厄贝沙坦合用可以抑制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引起的O2-产生增加,并促进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胰岛素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途径对NO生成的影响。方法检测胰岛素、葡萄糖以及PI3-K活性不可逆的抑制剂(Wortmannin)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PI3-K表达以及NO、超氧阴离子(O_2~-)产生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10 mU/L胰岛素组、100 mU/L胰岛素组、甘露醇组、5 mmol/L葡萄糖+10 mU/L胰岛素组(5 mmol/L G1组)、25 mmol/L葡萄糖+100 mU/L胰岛素组(25 mmol/L G2组)、50 nmol/L Wortmannin组(50 nmol/L W组)、50 nmol/L Wortmannin+10 mU/L胰岛素组(50 nmol/L W1组)和50 nmol/L Wortmannin+100 mU/L胰岛素组(50 nmol/L W2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胰岛素组eNOS活性及NO水平显著升高(P<0.01);25 mmol/L G2组、50 nmol/L W组、50 nmol/LW1组和50 nmol/L W2组eNOS活性及NO水平均显著降低,O_2~-生成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胰岛组、50 nmol/L W组、50 nmol/L W1组和50 nmol/L W2组PI3-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PI3-K信号途径对于促进NO产生、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在高糖、高胰岛素状态下该条途径受损并由此引发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初产妇无痛分娩第二产程不同自主用力时机对母婴的影响。方法: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ASAⅠ-Ⅱ级,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分娩镇痛初产妇300例,根据宫口开全后0-30 min、31-60 min、61-90 min间产妇有会阴膨胀及便意感时指导其自主用力分别分为A(n=102)、B(n=138)、C(n=60)三组,比较三组产妇、产科相关情况。结果:B组的精神状态、舒适度、疲劳度及绝望感均明显优于A组、C组(P0.05),B组的侧切率、器械助产率及中转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器械助产率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初产妇第二产程自主用力时机推延至宫口开全后30-60 min,或产妇有会阴膨胀和便意感时,指导其自主用力,能较好改善分娩对母婴的影响与结局。  相似文献   
97.
正常妊娠时,宫腔为受孕过程提供着良好的环境,其子宫内膜形态学、生物化学改变和子宫液生化成分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凡能改变宫腔内环境,即内膜形态或子宫液生化成分者均可干扰生殖生理过程.各型宫内节育器均按此原则发挥作用,但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IUD)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置入 IUD后内膜组织的生化改变和子宫液成分的生化改变也不  相似文献   
98.
阳和汤加味治疗肝硬化腹水8例河北省景县北屯乡医院(053500)王少华,曹路林河北衡水地区第二医院(053000)曹路宽关键词肝硬化腹水,阳和汤一、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6例,女2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46岁;腹水反复次数最少2次,最...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3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及临床诊断进行分组,并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对研究对象进行Gensini积分。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胱抑素C,对以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胱抑素C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胱抑素C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对存活心肌的预测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后(7.5±1.0)天进行LDDSE试验,应用16节段半定量法分析室壁运动,选取静息状态下低动力或无动力的33个心肌节段进行存活性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1个月后,患者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LDDSE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85.7%868.5%866.7%886.7%及75.8%;在LDDSE过程中有2例患者因心电图示ST段抬高和1例患者因频发室早而停药,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LDDSE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的评估,并能预测左室局部功能的改善,是一种较为安全、简便的评价存活心肌的无创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