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DRG分组器分析哈尔滨市DRG试点医院医保结算病案,根据分组结果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样本医院出院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2020年3月31日,与市医保结算相关病案,从病案首页及结算数据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组测算,运用数据统计归纳总结测试结果。结果:通过分组测算,发现未入组病案存在编码缺失、分组器设置缺陷,已入组病案存在编码及费用偏离问题。结论:推进DRG付费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完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落实病案管理制度及诊疗规范,转变医疗机构运营管理模式,完善DRG分组器。  相似文献   
2.
目前临床检验中的固相化学法主要是多层膜法(Multiple Layer-Film),它集当代化学、光学、酶学、化学计量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并已作为定量分析法达到常规湿化学法的测定水平。由于其具有准确度高、精密度高;标本量少;不需配制试剂操作简便、快速,可随时随地进行.无废液产生等优点,更适用于实验动物特别是小动物的体内生化成份测定。本项研究目的在于应用囿相化学法的优点以新西兰大耳兔为实验动物模型对兔血清中的ALT、AST、GLU、TB、BUN和Ca^2 进行分析测定,并应用临床化学分析法的选择和评价原理,在重复性实验、稀释实验、回收实验和方法比较实验等方面进行丁固相化学法对实验动物血清中生化成分测定的可行性实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对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病毒性·,22肌炎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55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三磷酸腺苷(ATP)40mg+辅酶A200+维生素C5.0g静脉滴注治疗,1日1次,治疗2周;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心舒胶囊1次3粒,1日3次,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改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无异常变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心舒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好,体现了中药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已经有较多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er,ARB)治疗心力衰竭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ARB能够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其机制主要是ARB选择性阻滞了AngⅡ与AT_1。受体的结合,预防和改善左室重构,纠正心力衰竭时的神经激素异常。目前倾向于对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者改为ARB;对收缩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首选治疗是ACEI,如果不能耐受ACEI,改为ARB。但已经有研究结果证实ARB可以作为首选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而并非仅仅是ACEI的替代。评价ARB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RB能否取代ACEI用于收缩性心力衰竭首选治疗,以及ARB与ACEI的联合使用。目前存在不同观点,仍需要更多的和设计更为合理的循证医学证据。可以预见ARB将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两药药效进行比较,观测两药的作用特点。方法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两药对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向对数生长期的患者病理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150、100、50、10、0μmol/L),分别在用药后24、72、120h进行MTT法检测,将吸光度值(A值)换算为生长抑制率,根据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时间点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均显示很强的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但作用特点各有不同,维拉帕米在早期作用强于尼卡地平(P〈0.05)。而随时间延长,在3~5d时反而减弱,而尼卡地平则显示出较好的时间依赖性,在5d时其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维拉帕米(P〈0.05)。结论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时效不同,为两药联合应用治疗瘢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的使用给护理工作带来的有利的变化,同时就计算机使用中的不足之处和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余萌  王似锦  曹蕊  马仕洪 《中国药事》2022,36(7):746-757
目的:对现有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cc)选择性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获得更优的选择和分离培养效果,提高Bcc的检出效率,形成《中国药典》拟收载Bcc检查法中的选择和分离培养基。 方法:调整选择性培养基营养成分和指示剂组分,使用分离自制药环境及产品的Bcc菌株,通过计数回收、表型观察和生长曲线试验等方法,从选择性培养基的促生长能力、指示特性、抑制能力几方面评估其配方优化后的结果。结果:优化获得的Bcc选择性培养基(BCCSA),对Bcc菌株的回收优于其他选择性培养基,生长曲线试验结果也表明Bcc菌株在BCCSA中的生长速率更快并更早到达生长稳定期; BCCSA对Bcc生长的指示特性相较于其他培养基更好,表现为培养基颜色变化更为明显,菌落颜色更易观察;对于美国药典中要求的抑制特性试验菌株,BCCSA可满足其抑制能力要求。结论:综合而言, BCCSA表现出更优的促生长能力和指示特性,可作为《中国药典》拟收载Bcc检查法中的选择和分离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曹蕊  余萌  马仕洪 《中国药事》2022,36(7):724-735
目的:应用现有微生物分类鉴定技术手段,对《中国药典》拟收载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cc) 检查法中所选用的标准菌株进行冻存及传代稳定性考察。方法:选取美国药典USP43-NF38 Bcc检查法中的一株Bcc标准菌株ATCC25416为对照菌株。以3株拟收载标准菌株和1株对照标准菌株为试验菌株,分别对这些试验菌株冻存0.5年、1年、2年的样本及连续6代的传代样本进行菌落表型观察、Biolog生化鉴定分析、16S rRNA基因测序及RiboPrinter全自动基因指纹图谱分析,并使用BioNumerics 7.6对核糖体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试验菌株在经冻存及传代后,各菌株表型无明显差异;菌株的Biolog生化鉴定结果虽略有差异,但菌株关键生化代谢属性稳定,其鉴定结果均属Bcc;同时,各菌株的16S rRNA测序结果一致;核糖体带型相似值均大于0.95。结论:在本研究考察的冻存时间及传代次数内,3株《中国药典》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检查法拟收载的标准菌株的表型、基因型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据研究证明阿司匹林亦有不能很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现象,这种现象即为阿司匹林抵抗。本文重点讨论了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并对其临床研究、检测及防治作了介绍。(吴姝葳摘)  相似文献   
10.
丁丙诺啡治疗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戒断综合征4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癌性疼痛治疗的方法很多,如放射治疗、化疗、外科手术治疗、神经外科治疗及药物镇痛治疗等。但一些基层医院常用的方法是药物镇痛治疗。由于某些医生未遵循三阶梯药物镇痛治疗原则,不正确地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或患者自己滥用此类药物,造成患者药物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