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非手术治疗患者卧床时间长,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在患者自身条件尚可的情况下。一般主张选择手术治疗,以便患者早日恢复术前功能状态。我院于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18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我们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不同器械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本文就手术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3年1月- 2008年1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54例进行临床随访,根据桡骨短缩是否>4mm,分为桡骨短缩组(桡骨短缩距离>4mm)和对照组(桡骨短缩距离<4 mm),比较两组患者骨折类型、骨折粉碎程度和骨缺损程度、年龄、手术入路和术中内固定物选择、术中是否植骨、术后掌倾角和尺偏角、腕关节功能评分等情况。结果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发生率为30%;年龄因素、术中是否植骨对术后桡骨短缩有显著性影响;C型骨折较B型骨折术后桡骨短缩发生率显著性增高;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对术后桡骨短缩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骨短缩组与对照组比较,掌倾角和尺偏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有所降低。结论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发生率较高。手术治疗时应考虑可导致桡骨轴向短缩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脑梗死患者以中药活血化浊汤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5月到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抽选出84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西药组(n=42,依达拉奉)与结合组(n=42,活血化浊汤+依达拉奉),治疗30天以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结合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西药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中药活血化浊汤与西药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联合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更为明显,该方法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农村无偿献血的宣传与组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偿献血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衡量社会进步、公民道德素质提高、互助互爱风气形成的一个标准。我国自1998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简称《献血法》)以来,在城市形成了以机关干部、大中专院校学生、军人及其他人群为主的无偿献血队伍,对缓解医疗临床用血紧张状况、保证血液质量、控制经输血传播传染病的发生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由于《献血法》宣传力度不够、组织献血工作有效性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胫骨侧徒手截骨相较于传统髓外定位架截骨的准确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初次TKA患者76例(96膝),其中胫骨侧徒手截骨组40例(54膝)、胫骨侧髓外定位组36例(42膝),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手术前后分别拍摄下肢站立位膝关节前后位X线片,对X线片进行术前胫骨角(anatomical tibial angle,AT)、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plateau slope angle,PSA)及术后冠状位胫骨假体角(tibia component angle,TCA)和PSA的测量,同时记录手术开始时刻、手术时长(min)、为术者当日第几台手术等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t检验及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患侧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术前AT、术后TCA、术前PSA、术后PS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侧徒手截骨组和髓外定位组术后90-TCA≥3°分别有17膝(31.5%)和13膝(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6)。两组患者术后TCA与其年龄、性别、BMI、手术侧别、手术开始时刻、手术时长(min)、手术为术者当日第几台等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根据术前90-TCA范围分别将两组患者在各自组内进一步分为4个亚组(0°≤90-AT<3°、3°≤90-AT<5°、5°≤90-AT<8°、90-AT≥8°),4个亚组术后90-TCA在徒手截骨组和髓外定位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数据变化趋势提示,徒手截骨组患者随术前90-AT增大,术后90-TCA逐渐趋于±3°以内;而髓外定位组患者随术前90-AT增大,术后90-TCA ≥3°的比率明显升高;当术前90-AT≥8°时,徒手截骨组对于下肢力线矫正要优于髓外定位截骨组(90-TCA在±3°以内的比率分别为71.4%及42.9%)。结论:TKA时胫骨侧徒手截骨法与传统髓外定位法对冠状位的评估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且其与患者性别、年龄、BMI、手术侧别、术者疲劳程度均无相关性。术前已存在严重的膝关节畸形(90-AT≥8°)者,徒手截骨对于下肢力线矫正要优于传统的髓外定位架截骨。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自20世纪90年代发明以来,因其良好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和极少的胃肠道反应而被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尤其是应用于骨折、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及COX-2抑制剂对骨折愈合和骨重建作用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胫骨假体在矢状面上的位置对牛津(Oxford)单髁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行膝关节内侧间室单髁置换术的患者。依据术后胫骨假体后倾角度(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 将患者分为PTS标准组(PTS≥3°且PTS<8°)及PTS异常组(PTS<3°或PTS≥8°)。患者随访至少12个月,比较两组病例术后膝关节协会临床评分(Knee Society Clinical Score,KSS-C)、膝关节协会功能评分(Knee Society Functional Score,KSS-F)及膝关节活动范围,并评估手术前后PTS变化值与术后KSS-C评分、KSS-F评分及膝关节活动范围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72例患者(82膝),其中PTS标准组51例患者(58膝)、PTS异常组21例患者(24膝),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3.6个月。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前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前KSS-C评分及KSS-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随访时,所有病例在膝关节活动范围、KSS-C评分及KSS-F评分上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病例在术后KSS-C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S标准组(88.76±2.79)vs. PTS异常组(84.42±3.35),P<0.01],但在术后KSS-F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手术前后PTS的变化值与术后KSS-C评分(r=-0.034,95%CI:-0.247 ~ 0.186,P=0.759)、KSS-F评分(r=-0.014,95%CI:-0.238 ~ 0.198,P=0.901)及膝关节活动范围(r=0.045,95%CI:-0.214 ~ 0.302,P=0.686)无相关性。结论: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采用3°~<8°的PTS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功能,术中应避免胫骨假体PTS的过度增大或减小。  相似文献   
18.
曹永平 《长寿》2005,(2):57-57
观傣舞纤腰扭动风拂柳,长裙轻软短袄朴。挺胸翘臀身姿美,玉臂轻摇似簧柔。版纳风情多观赏,让我醉痴是傣舞。碧波春景一瞥漫步椰树下,泉池观碧波。傣女沐青丝,水中花一朵。幽径闻歌婉,疑是置仙河。欲赏还扭头,只恐惹羞涩。婚俗表演香包套在脖子上,我被选中作“新郎”。僾伲姑娘美如花,亲昵依偎我身旁。婚礼进行特有趣,仿佛真的在拜堂。慷慨解囊送彩礼,抱起新娘“入洞房”仪式结束要告别,知为游戏还感伤。紧握姑娘纤细手,笑颜柔语心中藏。游西双版纳即兴赋诗三首@曹永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顽固性跟痛症的诊断、手术方法 、操作要点,并对治疗结果 进行总结.方法 对33例(41只跟痛足)因顽固性跟痛症要求并给予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清病因、明确病变部位,给予手术治疗,并依据跟痛症状缓解情况及患足行走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3例患者术后随访6~12(8±4)个月,优30例38只,良3例3只,优良率为100%(33/33).结论 顽固性跟痛症由多种原因所致,针对病因,采用手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效果确切.但术前必须熟练掌握诊断标准,详细问诊,认真触诊,仔细辨别,正确诊断;术中认真观察,综合手术;术后做好引流、抗炎等治疗措施,才能保证手术质量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