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0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为控制江滩地区血吸虫病再流行,我们于1992年─1995年,选择南京市沿江3个病区村为试点(简称A、B、C区),在查清流行因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优化防治对策,并进行了系统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概况六合通江集村(A区)位于六合县西南,历史上属血吸虫病重疫区,有江滩钉螺面积659653m2,总人口2009人,耕牛56头。1991年发生急性血吸虫病21例。江浦双龙四村(B区)位于江浦县西南,长江北岸,有江滩钉螺面积556544m2,总人口1815人,耕牛51头。1991年发生急性血吸虫病39例。栖霞大同村(C区)位于八卦训乡西北角,有江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上动脉、喉上神经、舌动脉、舌下神经与舌骨大角尖部进行解剖学测量,为经咽后间隙入路行上颈椎显露寻找相对安全显露区域. 方法 17具(33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灌注红色乳胶成人头颈部标本,以舌骨大角尖部(THB)为解剖学参照标志,观察并测量甲状腺上动脉、喉上神经、舌动脉、舌下神经与舌骨大角尖部的距离及相对关系. 结果 距舌骨大角尖部后下方0.907±0.131 cm以内,舌骨大角尖部下方1.196±0.283 cm以上,特别是上述两点连线的内上方区域,是避免甲状腺上动脉、喉上动脉损伤的相对安全范围;距舌骨大角尖部后下方0.627±0.283 cm处的内上方区域,是避免喉上神经损伤的相对安全范围;舌骨大角尖部内上方0.864±0.268 cm处后下方的区域是避免舌动脉损伤的相对安全显露范围;舌骨大角尖部内上方1.426±0.263 cm处后下方区域是避免舌下神经损伤的相对安全范围. 结论 舌骨大角尖部(THB)后下方0.627±0.283 cm处内上方向,THB前内上方0.864±0.268 cm后下方之间的区域是咽后间隙入路行上颈椎显露的相对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13.
14.
1984年4~5月省血防办公室,组织11个市县有经验的查螺能手235人,对原来病情严重的昆山县石牌、巴城、城北、张浦、淀东等5个乡的20个村,进行了螺情调查。采用5~10米落框(一平方市尺)系统抽样查螺法。对村内所有的河、沟、渠、塘、田、滩等历史有螺环境,和可能孳生钉螺的地方进行调查,遇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因创伤小、操作简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然而,PVP术后椎体骨折在临床并不少见,包括手术椎体再骨折(椎体高度丢失或再次塌陷)和非手术椎体的新骨折(相邻椎体和非相邻椎体骨折)。其中强化椎相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枢椎以横突后支与下关节突交界处为解剖标志行椎弓根置钉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30具湿性成人颈椎尸体标本,显露并以枢椎横突后支与下关节突外侧缘交界处作为参照点标志。经该解剖标志作水平线,以椎弓根内、外侧缘与侧块交界处连线的中点作纵垂线,以两线的交点偏外1~2mm处为进钉点。分别测量枢椎横突后支的宽度,进钉点与该解剖标志、C2神经根、横突孔内下壁和椎管内侧壁的距离。取上述进钉点,经枢椎双侧椎弓根以内倾角25°~30°、头倾角20°~25°共置入60枚螺钉,再行CT扫描观察钉道的完整性,测量置入螺钉的内倾角和头倾角,统计螺钉偏置率。结果:所有解剖参数及螺钉角度左、右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数据合并后计算总体平均数值。枢椎横突后支的宽度为5.13±0.15mm,进钉点与解剖标志、C2神经根、横突孔内下壁和椎管内侧壁的距离分别为5.73±0.62mm、4.04±0.21mm、5.32±0.49mm和4.94±0.38mm。螺钉内倾角和头倾角分别为28.4°±3.1°和22.5°±2.9°。60枚螺钉中,共有4枚螺钉偏置进入横突孔或椎管,螺钉偏置率为6.7%(4/60);4枚螺钉过长穿破椎体前缘骨皮质。结论:枢椎以横突后支与下关节突交界处作为椎弓根置钉进钉点的参照点解剖标志是可行的,但因解剖差异仍存在螺钉误置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氯硝柳胺石膏砖控释剂灭尾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流行因素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流行因素及其特点,评价和探讨巩固监测阶段的措施与对策。方法在29个经省考核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县(市、区)开展监测研究,对传染源、钉螺等流行因素进行纵向观察,并对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传染源监测表明,居民COPT阳性率为0.21%,无当地感染的粪阳病人及低年龄病例,家畜监测查病均为阴性;外来人口中COPT阳性率显著高于当地居民,外来及本地外出人口中均查获粪阳病例。2在开始监测的头5年内出现77.3%的有螺环境:查出钉螺分布在其中的16个县(市、区),占55.17%;有螺环境多为小面积复杂环境,有螺原因主要是查灭螺质量较差,同时外来扩散也不容忽视。3监测查螺方法中,以“定点查”检出率最高。结论1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疫情稳定,内源性传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再流行因素依然存在;2巩固监测时期,病情监测主要抓好重点流动人群和指示人群(小年龄人群);钉螺监测在近期注重历史有螺环境,远期可注重外来输入,监测方法建议采用“定点查”结合“轮查”。  相似文献   
20.
氯硝柳胺与氯硝柳胺控释剂已用于杀灭钉螺,但用于杀灭血吸虫尾蚴方面的报告甚少。为了控制感染,减少发病,探讨氯硝柳胺石膏砖控释剂新剂型的杀蚴效果,我们于1997年和1998年进行了有关研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 材料1-1 药物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含量50%),系淮南市第三制药厂生产。批号:9406145。1-2 赋形成份用稻糠为载体,烧石膏粉为粘合剂。1-3 制备工艺配制定量药粉剂,烧石膏粉、稻糠,按重量比例1∶2∶1,加水搅拌,放置于可拆装砖模内,定型后取出备用。本实验Ⅰ号氯硝柳胺石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