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蓉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3):32
病例 :刘某 ,女 ,72岁。因下腹坠胀伴阴道块状物脱出 2 0余天于 2 0 0 0年 2月 14日入院 ,发病前 ,患者一直在作坊当磨面工。 2 0天前自觉下腹坠胀 ,并不自主地向下屏气用力 ,同时发现阴道有一块状物脱出 ,鸽蛋大小 ,色鲜红、自以为是子宫脱垂 ,未处理。近几天块状物变大如鸡蛋 ,颜色逐渐转为暗红色 ,胀痛难忍 ,来院门诊以“子宫粘膜下肌瘤 ?阴道前壁膨出 ?”收住妇科。患者 18岁时在家分娩后发生尿瘘 ,后又分娩 3胎 ,2 0年前自然绝经 ,1970年曾在武汉某医院行尿瘘修补术 ,但手术失败 ,术后第 3天又开始漏尿。入院体检 :T37℃ ,P88次 /分 … 相似文献
2.
3.
4.
总结易蓉教授调治辅助生殖技术卵巢低反应的经验。易蓉教授重视病史,巧用基础体温,认为本病的病机是肾虚为本,脾虚为要,冲任瘀阻,兼心神失养,肝郁气滞;治疗上,分期论治,药补不忘食补,积极试孕。 相似文献
5.
水果及果汁中二恶英类似物三氯新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东口岸水果和果汁中进行了三氯新残留的检测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建立了用固相萃取手段提取、净化水果中的二恶英类似物三氯新,用LC/MS/MS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测定方法。结果:方法大大降低检测低限、回收率好、效率高。结论:评估了三氯新在水果和果汁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药外敷对妇科腹部手术创伤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同时分析其控制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在夷陵医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妇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包外敷,并加用红外线照射提高中药吸收效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比较患者在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情况;术前、术后第1天、第4天血清胃动素、炎性反应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外敷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胃肠激素胃动素(MOT)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术后第4天MOT水平较术后第1天均明显升高,且中药外敷组MOT水平高于对照组;两患者术后第1天IL-6、CR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增高,术后晨IL-6、CRP水平较术后第1天均回落,且中药观察组术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包外敷可使腹部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且有控制炎性反应进展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P53,P16,PRb的表达与宫颈上皮病理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6,P53和PRb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2例宫颈鳞癌和10例宫颈炎标本中P16,P53和PRb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在宫颈炎、CIN和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为0%,90.9%,100%,其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在宫颈炎、CIN和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为10%,36.1%,41.7%,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1.00);PRb的表达率为0%,95.5%,100%。(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宫颈炎-CIN-宫颈癌的演变过程中,P16和PRb的表达成递增趋势,具有高度相关性(r=0.807,0.668),而P53的表达与疾病演变过程呈低度相关性(r=0.331)。结论 P16和PRb的表达强度在宫颈CIN到宫颈癌的演变过程中逐步升高,P53表达则主要出现在病变的早期阶段。P16,PRb和P53结合应用有助于宫颈CIN分级和宫颈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1日至9月14日,利川市毛坝乡民族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发生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认定此疫情系一起密切接触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40例,年龄2~8岁,ASA I~Ⅱ级,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为氯胺酮复合小儿骶管麻醉,B组为单纯氯胺酮麻醉,观察入室时(T1)、手术切皮时(T2)及手术结束后(T3)各时患儿的HR、SpO2及MAP变化,术中氯胺酮用量及苏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氯胺酮总用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MAP、HR波动小于B组,患儿苏醒较B组快,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B组有4例出现呼吸抑制经正压辅助呼吸后SpO2很快回升95%以上,A组术后护理中小儿的配合较B组好。结论: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红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的10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化红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和谷维素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内分泌变化及安全性指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52%(P〈0.05);治疗组的临床证候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两组E2均上升,FSH、LH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两组用药均在改善女性围绝经期激素水平上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化红胶囊能有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