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1.
易琼  何辽吉 《中原医刊》2002,29(11):26-26
急性心肌梗塞 (AMI)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血流中断 ,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发生坏死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内科急诊常见疾病之一 ,病死率较高 ,我院自 1994年 9月至2 0 0 1年 7月 ,采用生脉混合含镁极化液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40例 ,取得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本组 40例 ,男 32例 ,女 8例 ,最小年龄 49岁 ,最大年龄 6 9岁 ,平均 5 6岁。其中前间壁心梗 16例 ,下壁心梗 8例 ,高侧壁心梗 6例 ,广泛前壁心梗 10例。穿透性心梗2 3例 ,非穿透性心梗 17例。本组 40例 ,均有典型胸痛的临床症状 ,经心电图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2.
苏轼通晓医理、熟悉药性,有济世救人之心,并尽可能多地收集民间验方,将验方、名方整理成册。苏轼坚持良好的饮食起居,擅于食疗养生,重视修身养性和练功,其营养成,并撰写成文,写过《问养生》、《书养生后论》、《养生说》、《续养生说》、《养生偈》等数十篇养生方面的文章,还有一些养生知识散在于他的诗词中。苏轼所到之处,总是尽可能了解民情民苦,力求减轻人民疾苦,重视疫病预防。  相似文献   
13.
14.
血瘤散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血瘤散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中药复方血瘤散煎制成汤剂,灌至胃大鼠,数次灌胃后取血清。Hanks液稀释血清后作测试物,观察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制备含药血清培养基,观察含药血清培养基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结果 复方血瘤散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增殖、凋亡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血瘤散有一定抑制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亚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8例连续收住入院、发病在3d内的老年ACI患者血清MBP水平,并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并行NIHSS、mRS评分,分析不同OCSP亚型MB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结果:OCSP分型中完全前循环型脑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型脑梗死(PACI)、后循环型脑梗死(POCI)MBP水平升高,腔隙性脑梗死(LACI)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TACI、PACI及POCI亚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LACI亚型90天时mRS 0-2分患者比率最高,其次为PACI、POCI亚型,而TACI亚型90天时mRS 0-2分患者比率最低。MBP与TC、TG、LD-C、SBP、DBP、年龄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MBP随OCSP亚型的不同而变化,发病后血清MBP可以作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徐耀  肖璐  沈雪  易琼  陈应柱  顾永健  包仕尧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833-1834,1895,F0003
目的观察刺五加皂甙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干预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结扎的全脑缺血模型,制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刺五加皂甙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刺五加皂甙组大鼠分别按剂量25mg/kg、50mg/kg、100mg/kg刺五加皂甙腹腔注射,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免疫组化法分析海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透射电镜下海马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海马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脑缺血组比较,刺五加皂甙组大鼠认知功能明显改善、海马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刺五加皂甙可通过抑制VEGF表达显著改善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褚冰  丁敏  易琼 《贵州医药》2016,(6):563-566
目的:为了增强载药纳米粒靶向肿瘤的能力,将载药纳米粒与抗上皮生长因子细胞增殖和信号传导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偶联,探究该偶联是否会增加胃癌肿瘤靶向性。方法将制备好的载药纳米粒在羟基胶乳微球偶联抗体(EDC)的作用下通过酰胺反应与抗 EGFR 单克隆抗体进行偶联,制备成载药免疫纳米粒。通过透析袋法测定纳米粒体外缓释效果,用 ELISA 法测定抗体与载药纳米粒偶联率,最后采用荧光标记法对胃癌模型鼠进行活体成像结果纳米粒表面光滑,分布均匀,粒径在200~300 nm 间,载药量为61.02%,并且具有缓慢释药的效果,抗体与载药纳米粒的偶联率达到了70%,最终荧光活体成像的结果显示,此免疫载药抗体具有靶向胃肿瘤的效果。结论我们制备的免疫纳米粒既可以缓释药物也存在一定肿瘤靶向性,所以将抗体与载药纳米粒偶联,可以增加肿瘤病灶处局部的药物浓度,以此来缓解抗肿瘤药物对人体其他正常组织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鄂西南地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鄂西南地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根据新生儿ARDS蒙特勒诊断标准对2017年1~12月鄂西南地区17家二级或三级医院新生儿科/儿科收治的新生儿ARDS病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所纳入的鄂西南地区17家医院2017年1年内共收治新生儿7 150例,其中确诊新生儿ARDS 66例(0.92%),包括轻度23例(35%),中度28例(42%),重度15例(23%)。新生儿ARDS的主要原发疾病包括:围生期窒息(23例,35%)、肺炎(18例,27%)、败血症(12例,18%)、胎粪吸入综合征(10例,15%)。66例ARDS患儿中,产妇年龄≥35岁10例(15%),宫内窘迫30例(45%),1 min Apgar评分0~7分32例(49%),胎心监测异常24例(36%),羊水胎粪污染21例(32%)。脑室内出血是最常见的合并症(12例),其次为新生儿休克(9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66例ARDS患儿在针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死亡10例,病死率为15%(10/66);治愈、好转56例(85%)。结论 鄂西南地区新生儿ARDS以轻/中度为主;围生期窒息和感染可能是该地区新生儿ARDS的主要病因;脑室内出血是最常见的合并症;综合治疗后患儿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组织蛋白质组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红  周传意  袁君  曹慧  易琼  刘利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2):1404-1408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以发现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相关蛋白,为临床预后和复发的预测提供新指标。方法 收集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组织,分为早期宫颈癌组和中晚期宫颈癌组,提取组织总蛋白进行二维凝胶电泳,选择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部分差异表达蛋白HSP70和Galectin-7的表达情况。结果 建立了早期宫颈癌组和中晚期宫颈癌组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其中两组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 098±23)、(1 142±21),通过进行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查询,鉴定了显著差异表达的12个蛋白点,在早期组上调的4个,包括Hemoglobin subunit beta Hb、caspase-14、Galectin 7 、CK19;中晚期组上调的8个,包括Lamin-B1、Flavin reductase、Glutamate dehydrogenase 1、 Retinal dehydrogenase 1、NMP238 、HSP70、Calmodulin-like 5、S100A9。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均显示HSP70在中晚期组中的表达高于早期组,Galectin-7在早期组中的表达高于中晚期组。结论 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中存在着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可能是宫颈癌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对单次全脑照射后大鼠大脑皮质水通道蛋白4 (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照射组、单纯照射组和丁基苯酞组,采用10 Gy单次全脑照射模型,制模后丁基苯酞组大鼠分别按剂量0.3、1.0和3.0 mg/kg丁基苯酞腹腔注射;依文思蓝(EB)法评价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质AQP4表达的变化.结果:单纯照射组大鼠脑组织EB含量为(1.62±0.18) μg/g,与假照射组的(0.58士0.11)μ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照射后1周单纯照射组大鼠脑组织皮质AQP4表达(1.67±0.63)较对照组(4.00土0.32)降低,P=0.004.与单纯照射组比较,不同剂量丁基苯酞组大鼠脑组织EB含量均降低(0.3mg/kg组,P=0.002;1.0 mg/kg组,P=0.004; 3.0mg/kg组,P=0.003);照射后1周不同剂量丁基苯酞组皮质AQP4表达有不同程度增加,呈现剂量依赖性(0.3mg/kg组,P=0.035;1.0 mg/kg组,P=0.042; 3.0 mg/kg组,P=0.006).结论:大鼠全脑照射后皮质AQP4表达呈时程性变化,丁基苯酞对AQP4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