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脊柱疾患术后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疾患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的原因与对策。方法:报告脊柱疾患术后发生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固定断裂后的疗法。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5 a,平均3.5 a,无椎体塌陷,无内固定再断裂,翻修术后的患者疼痛、畸形、神经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材,术中充分植骨,适时取出内固定材料以及术后根据情况配合外固定能有效地预防脊柱内固定物的断裂。一旦发生内固定物的断裂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处理,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2.
33.
尼美舒利(力美松)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日趋明显。骨关节炎(OA)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关节疾病,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口中,50%的人群在X线上有骨关节炎的表现;75岁的人口中,80%以上的人有骨关节炎的症状,该病的致残疾率高达53%。本病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膝关节是极易发生的关节之一。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有多种类型,疗效报道不一。本文报道尼美舒利(力美松)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并以奈普生为对照,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家兔在体跟腱的生物力学特点及其测试方法。方法:选择45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正常左侧跟腱),B组(正常右侧跟腱),C组(失胫神经支配的左侧跟腱),以改良Salmons传感器对A、B、C三组的在体跟腱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失胫神经支配状态下的一侧跟腱的生物力学参数明显低于常态(P〈0.05)。结论:改良Salmons传感器用于家兔在体跟腱的生物力学测试具有可行、稳定、灵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5.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6年2月应用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7例(39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经1~5年的随访(平均3.7年),对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39髋)均手术顺利,伤口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较术前均显著改善,疼痛明显缓解,并发症少,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成年股骨颈基底部骨折中空加压螺钉与解剖型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2008年3月—2014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收治45例成年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中空加压螺钉(21例)及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2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6例;年龄38~60岁,平均48.7岁;左侧32例,右侧13例;骨折按Garden分型:I型7例,Ⅱ型15例,Ⅲ型13例,IV型1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20~45个月随访,平均32.4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空加压螺钉固定组中4例于术后1~3个月内固定失效,其中2例行伤肢骨牵引制动3个月后骨折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二期行内固定翻修术;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组1例术后2个月螺钉松动,髋内翻位愈合,1例术后8个月出现髋关节异位骨化,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空加压螺钉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6.8±1.7)周,明显长于解剖钢板固定组(14.3±2.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定标准评价:中空加压螺钉组优11例,良5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76.2%;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组优19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1.7%。两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rdenⅢ、IV型股骨颈基底部骨折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较中空加压螺钉疗效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自体红骨髓(RBM)复合自体松质骨(ACB)填充同种异体皮质骨环(HCA)重建兔颈椎的作用,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RBM与ACB复合,填充在自制的同种异体皮质骨环中;并采用兔第4颈椎椎体切除的颈椎骨缺损模型。通过观察大体形态及进行X线检查、组织形态学检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检测等,比较联合RBM+ACB+HCA移植(A组)、自体骨移植(B组)及HCA移植(C组)重建颈椎的效果。结果:术后8周观察示A、B组植骨材料与上下颈椎融合,有大量骨痂,C组示可见少量骨痂生长,融合不牢;各组血清ALP开始均升高,4周时A、B组血清中ALP浓度都高于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A、B组血清中ALP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周时3组AL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A、B组形成大量成熟骨基质、骨小梁及骨髓腔;扫描电镜观察示A、B组有大量新骨形成。结论:联合RBM+ACB+HCA移植和自体骨移植均有效地重建颈椎,RBM与ACB复合填充的HCA可明显促进HCA重建椎体的作用,可以作为有效椎体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自体红骨髓(RBM)复合自体松质骨(ACB)填充同种异体皮质骨环(HCA)重建兔颈椎的作用,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RBM与ACB复合,填充在自制的同种异体皮质骨环中;并采用兔第4颈椎椎体切除的颈椎骨缺损模型。通过观察大体形态及进行X线检查、组织形态学检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检测等,比较联合RBM+ACB+HCA移植(A组)、自体骨移植(B组)及HCA移植(C组)重建颈椎的效果。结果:术后8周观察示A、B组植骨材料与上下颈椎融合,有大量骨痂,C组示可见少量骨痂生长,融合不牢;各组血清ALP开始均升高,4周时A、B组血清中ALP浓度都高于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A、B组血清中ALP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周时3组AL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A、B组形成大量成熟骨基质、骨小梁及骨髓腔;扫描电镜观察示A、B组有大量新骨形成。结论:联合RBM+ACB+HCA移植和自体骨移植均有效地重建颈椎,RBM与ACB复合填充的HCA可明显促进HCA重建椎体的作用,可以作为有效椎体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39.
脊柱手术后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硬脊膜损伤是脊柱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据报道其发生率为 1~ 1 7% [1] 。如处理不当往往形成脑脊液漏 ,进而可形成脑脊膜假性囊肿、神经根损伤 ,严重者导致感染 ,引起蛛网膜炎或脑膜炎。一直以来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都是一个复杂棘手的问题。自 1 994年 1月~ 1 999年 1月我科及外院转入行脊柱手术的病人并获随访的共有 68例发生硬脊膜损伤 ,其中发生脑脊液漏1 5例。对于不同类型的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 ,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得到了很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发生硬脊膜损伤病例 68例 ,男 42例 ,女 2 6例 ,… 相似文献
40.
背景:在体肌腱的生物力学测试国内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在体跟腱的生物力学行为。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完成,对象为新西兰大耳白兔45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85~3.25kg(由武汉大学医学院动物室提供)。干预:对环扣式传感器进行改良,选择45只兔随机分3组,正常左侧跟腱组,正常右侧跟腱组,失胫神经支配的左侧跟腱组,以改良环式传感器分别对3组的跟腱进行生物学测试。实验和结果由两位有经验的专家检测。主要观察指标:跟腱张力曲线,张力波峰值,时间,冲量。结果:家兔跑跳时的张力曲线主要有4种即Ⅰ,Ⅱ,Ⅲ,Ⅳ,失胫神经失配状态下的一侧跟腱的生物力学参数[F3=(8.82±3.75)N,冲量=(37.95±14.86)N·ms]明显低于常态[F3=(16.75±5.65)N,冲量=(110.20±62.96)N·m8,P<0.05]。结论:改良环扣式传感器用于在体跟腱的生物力学测试具有可行、稳定、灵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