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89篇
内科学   182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42篇
综合类   853篇
预防医学   40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318篇
  3篇
中国医学   518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目的探讨利用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抽选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蒙药那如-3味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明显低于观察组(9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67%)明显高于观察组(18.3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患者对疗效均给予较高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蒙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4月之间确诊为慢性胆囊炎患者108例,男性46例、女性62例,均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蒙西药结合治疗。蒙药:阿拉坦阿如-5、阿木日-6、依和哈日-12、查干泵嘎-13、地格达-4汤等。西药:注射用头抱唑林钠或注射用甲硝唑,静脉点滴。结果:治愈51例,占48.15%;显效40例,占37.04%;有效15例,占13.89%;无效2例,占1.85%;总有效率98.15%。结论:蒙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疗程短,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评价替加环素单用及与其他5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分别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s-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的体外抑菌及生物膜清除作用。方法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黏菌素和舒巴坦对42株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低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inimal biofilm eradication concentration, MBEC)。棋盘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分别联用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黏菌素和舒巴坦对42株CRAB的MIC值和MBEC值,并计算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 FICI)和分级生物膜清除浓度指数(fractional eradication concentration index, FECI)。结果 替加环素与5种抗菌药物分别联用后,对CRAB的抑菌作用和生物被膜清除作用表现为协同或无关,均未发现拮抗现象。其中替加环素与阿米卡星联用后具有较高的协同抑菌率(47.6%, 20/42),而替加环素与环丙沙星联用后则具有较高的生物膜协同清除率(30.9%, 13/42)。结论 与单药相比,替加环素与5种药物分别联用,对CRAB的体外抑菌及生物膜清除作用具有一定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黎翠容  许蕾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45-46
护理技术协作网络是以医疗单位的护理部或重症科室护理小组为核心,协作医院或本院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参与,融合具备专业核心能力的护理人才,依靠信息化平台为载体,以护理技术培训、交流、协作开展护理工作的网络。1护理技术协作网络建设的概况具体如下:①在国际上,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工也趋于细化,其下有专门的护理技术协作网络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护理协作中心,是由WHO任命的组织机构,其使命是协同WHO各成员国、成员中心并通过地区和国际间的项目合  相似文献   
98.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点创新语文教学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探讨苯并[α]芘染毒是否对新生幼鼠海马组织ATP酶及钙离子产生影响。方法:将120只(雌雄各半) 新生4日(postnatal day 4,PND4)龄SD幼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给予花生油)、低剂量苯并[α]芘 (0.02 mg/kg)组、中剂量苯并[α]芘(0.2 mg/kg)组、高剂量苯并[α]芘(2 mg/kg)组。将苯并[α]芘溶于花生油后,灌胃染 毒,染毒时间自PND4持续到PND20。染毒期间,检测各组幼鼠的神经反射、神经肌肉发育情况及运动功能。染毒结 束后,分光光度法检测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荧光标记法测定海马突触内Ca2+浓度。结果:行为学结果 显示:在PND12龄,中剂量苯并[α]芘组幼鼠平面翻正用时长于对照组(P<0.05);PND14,PND16龄时,高剂量苯并 [α]芘组平面翻正用时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苯并[α]芘组的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对 照组;随染苯并[α]芘染毒剂量的增加Ca2+-ATP酶活性降低(P<0.05)。中、高剂量苯并[α]芘组突触内Ca2+浓度明显高于 对照组;突触内Ca2+浓度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有增加趋势(P<0.05)。结论:苯并[α]芘染毒导致海马组织ATP酶活性降 低,突触内Ca2+超载,造成新生幼鼠神经神经发育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