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6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318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752篇
内科学   352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94篇
特种医学   1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14篇
综合类   1165篇
预防医学   621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586篇
  10篇
中国医学   545篇
肿瘤学   10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近些年在我国发展迅速.伴随着国外首个ERAS妇科护理指南[1,2]的诞生以及我国医疗版[3]和护理版[4]妇科ERAS专家共识的发布,妇科ERAS的实践和研究已在我国大量开展,疾病种类涉及妇科良、恶性肿瘤、盆底障碍性疾病等,多项临床...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老年艾滋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0例老年艾滋病患者病历,建立病历基本信息提取表,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诊断和中医证治等信息,对患者主要机会性感染、合并疾病的病种及中医证候、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0例老年艾滋病患者主要机会性感染和合并疾病病种主要分布于呼吸系统65例次占34.21%,心脑血管系统56例次占29.47%,消化系统55例次占28.95%。中医辨证中虚证91例次占47.89%,实证65例次占34.21%,虚实夹杂证34例次占17.90%。治疗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方剂有补中益气汤(35)、六味地黄汤(32)、四神丸(22)、参苓白术散(21)、生脉散(20);使用中药频次居前5位的依次为甘草(123)、参类(106)、白术(105)、茯苓(104)、陈皮(83)。结论老年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多样,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治疗药物以补气药、理气药、活血药为主。  相似文献   
93.
目的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多重老年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探究多重老年综合征对患者生活质量累积的影响。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老年科的397例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评估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慢性疼痛、慢性便秘、尿失禁、跌倒风险、营养不良、睡眠障碍、多重用药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生理健康得分为277.11±64.30,心理健康得分为307.00±60.45,平均罹患老年综合征数为3.23±1.51,44.3%的患者存在≥4个老年综合征。各老年综合征发生与否以及患有老年综合征的数量均对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产生影响(P0.05);且1个老年综合征组与≥2个老年综合征组相比,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老年综合征发生率高,甚至许多患者同时存在多种老年综合征,患有多重老年综合征的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94.
目的:构建深圳市家庭医生式(上门)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模块,对已经开展的服务项目进行成本核算,以期为政府合理制定上门服务价格、完善补偿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模块化理论为指导,结合文献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焦点观察方法获取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基本情况劳务与物质消耗,通过计算标准人力成本与标准交通成本核算家庭医生式服务项目成本。结果:深圳提供上门服务的医师单位时间人力成本为1.683元/分钟,护士为1.497元/分钟,康复师为1.574元/分钟。结论:各项上门服务项目的成本均远高于现行收费价格,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服务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建议政府界定上门服务性质,理顺补偿机制,根据成本测算结果,按上门服务人员的职称分级、上门服务的路程长短,分门别类地确定上门服务价格,使上门服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95.
山西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描述山西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特征,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3月初至5月20日山西省SARS疫情报告系统报至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部SARS临床诊断病例及部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报告,描述SARS在山西省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征,采用EPIinfo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山西省自2003年3月7日诊断首例输入性SARS病例后,至5月20日累计临床诊断SARS病例445例,罹患率1.34/10万,死亡20例,病死率4.49%。发病人数从3月28日起增高形成第一个高峰,至4月18日继续升高,形成第二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5月19日首次出现临床诊断病例零报告。目前疫情呈低水平流行势态。SARS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市区,占83.82%,农村地区呈散发状态。职业构成以学生、医务人员居多。年龄分布以20—59岁为高发人群,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男女发病之比为1:0.87。结论:山西省SARS流行呈输入、上升、高峰并逐步下降的趋势,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传染源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流动剪应力对丹酚酸B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生物力药理学的研究方法,2×4析因设计分组,利用BioFlux 1000控剪应力微流培养系统,分别施以0.02、1.5 Pa剪应力并联合4个剂量的丹酚酸B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进行预处理20 h,收集上清液,采用联酶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6-keto-PGF1α和vWF含量;检测上清液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免疫荧光法分析流动内皮细胞胞浆vWF含量。结果与低剪应力流动条件相比,1.5 Pa剪应力联合100μg/mL丹酚酸B能显著提高内皮细胞分泌6-keto-PGF1α的量(P<0.05);细胞上清液明显抑制了血小板聚集(P<0.05)。剪应力的变化显著影响血管内皮细胞释放vWF(P<0.01),而丹酚酸B对血管内皮细胞释放vWF无明显影响。结论丹酚酸B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GI2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效应。从血流/血管/血液相互作用的角度看,正常的流动剪应力是丹酚酸B发挥抗血小板聚集效应的有利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C2C12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低血清培养辅以胰岛素处理诱导C2C12成肌细胞分化为C2C12肌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质的表达,离心法分离细胞膜,葡萄糖摄取试剂盒定量葡萄糖摄取。结果:(1)骨桥蛋白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胰岛素刺激的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并抑制胰岛素所致的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膜位移和葡萄糖的摄取;而特异性的抗OPN受体CD44抗体预处理可逆转上述变化。(2)OPN可诱导C2C12肌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并促进c-Jun氨基端激酶(JNK)的磷酸化。(3)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可降低OPN所增加的JNK磷酸化,恢复胰岛素刺激所致的Glut4的膜位移以及葡萄糖摄取。结论:骨桥蛋白通过诱导C2C12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导致胰岛素抵抗。本研究为揭示骨桥蛋白在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和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8.
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诊断肺孤立性结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的价值。 方法 分析63例直径≤3 cm肺孤立性结节的容积CT灌注成像表现,其中恶性结节组30例,慢性炎性结节组17例,急性炎性结节组7例,良性结节组9例。采用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用体部肿瘤灌注软件得到肺动脉灌注值(PP)、支气管动脉灌注值(BP)、灌注指数(PI)和时间-密度曲线(TDC),评价灌注参数的诊断效能。 结果 恶性结节组、良性结节组、慢性炎性结节组及活动性炎性结节组PP值分别为(67.50±21.78)ml/(100 ml·min)、(30.11±13.24)ml/(100 ml·min)、(81.11±21.11)ml/(100 ml·min)、(106.34±7.80) ml/(100 ml·min),BP分别为(80.40±20.96)ml/(100 ml·min)、(27.00±14.18)ml/(100 ml·min)、(50.75±21.89)ml/(100 ml·min)、(11.06±4.31)ml/(100 ml·min),PI分别为(45.87±7.60)%、(51.13±7.44)%、(48.09±13.12)%、(75.91±10.13)%。4组SPN的TDC类型不同,恶性结节组的TDC A型27例(27/30,90.00%),B型3例(3/30,10.00%);良性结节组的TDC为C型(9/9,100%);慢性炎症结节组的TDC共4种类型,B型7例(7/17,41.18%),C型1例(1/17,5.88%),D型4例(4/17,23.53%),B-型5例(5/17,29.41%);急性炎症结节组的TDC为E型(7/7,100%)。BP在所得参数中鉴别各组最优。以PI>70%作为急性炎性结节的诊断阈值,敏感度100%(7/7),特异度100%(56/56);以PP<45 ml/(100 ml·min)且BP<50 ml/(100 ml·min)作为良性结节的诊断阈值,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9/11)、88.46%(46/52)、60.00%(9/15)、95.83%(46/48)。 结论 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对于在肺孤立性结节中鉴别恶性及良性结节,包括急性炎性、慢性炎性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能谱成像鉴别诊断肺癌患者脊柱成骨性转移瘤与骨岛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胸部或腹部能谱CT平扫图像,选择直径在0.5~1.5 cm之间的局限性椎体内高密度灶作为研究对象,由综合影像做出成骨性转移瘤或骨岛的最终诊断。分别测量椎体内局限性高密度灶的140 kVp混合能量以及50~130 keV单能量成像的CT值和SD值,以及骨(水)和水(骨)密度。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骨岛与成骨性转移两组各测量结果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判断不同影像参数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88个局限性高密度灶纳入研究(45个成骨性转移瘤,43个骨岛)。成骨性转移瘤的混合能量和单能量的CT值、SD值均低于骨岛(P均<0.05);成骨性转移瘤的水(骨)密度高于骨岛,骨(水)密度低于骨岛 (P均<0.05)。应用140 kVp及各单能量图像CT值鉴别诊断成骨性转移瘤与骨岛的ROC曲线分析显示,140 kVp图像的AUC最大、为0.741(临界CT值:734.24 HU),高keV单能量影像(110 keV,130 keV)SD值的AUC最大、均为0.873(临界SD值分别为:57.15 HU、53.71 HU),骨(水)密度、水(骨)密度的AUC均较大,分别为0.734、0.739(临界值分别为1433.30、93.99 mg/cm3)。结论 能谱CT对于鉴别成骨性转移瘤和骨岛有一定意义,高keV(110、130 keV)单能量图像上病变SD值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通过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建立大鼠泌乳素瘤动物模型,并鉴定肿瘤模型的稳定性?【方法】 取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用药组:注射苯甲酸雌二醇8周组(B组)?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2周组(C组)和撤除苯甲酸雌二醇4周组(D组),每组10只?每隔15 d记录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并在相应的时间处死大鼠称量垂体质量并观察成瘤情况质量?取各组垂体进行HE染色和泌乳素免疫组化来鉴定泌乳素瘤?选取1只大鼠做标记,分别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8?12周以及撤除苯甲酸雌二醇4周后做MRI,通过动态观察垂体大小的变化来鉴定泌乳素瘤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苯甲酸雌二醇诱导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长缓慢,并且在2周左右开始出现脱毛现象,B?C和D组致瘤率分别为70%?100%和100%?苯甲酸雌二醇诱导组HE染色细胞排列紊乱,出现核深染细胞,血管丰富?免疫组化鉴定为泌乳素瘤,泌乳素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MRI显示随着苯甲酸雌二醇诱导时间的增长,垂体体积逐渐增加,且在撤除苯甲酸雌二醇后垂体体积并未缩小,证明泌乳素瘤模型的稳定性? 【结论】 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诱导大鼠泌乳素瘤不仅诱导率高,而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