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26篇 |
免费 | 412篇 |
国内免费 | 15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4篇 |
儿科学 | 40篇 |
妇产科学 | 49篇 |
基础医学 | 318篇 |
口腔科学 | 75篇 |
临床医学 | 752篇 |
内科学 | 352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94篇 |
特种医学 | 16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14篇 |
综合类 | 1165篇 |
预防医学 | 621篇 |
眼科学 | 53篇 |
药学 | 586篇 |
10篇 | |
中国医学 | 545篇 |
肿瘤学 | 1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37篇 |
2023年 | 267篇 |
2022年 | 233篇 |
2021年 | 282篇 |
2020年 | 241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157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107篇 |
2014年 | 309篇 |
2013年 | 181篇 |
2012年 | 204篇 |
2011年 | 220篇 |
2010年 | 239篇 |
2009年 | 215篇 |
2008年 | 209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215篇 |
2005年 | 175篇 |
2004年 | 209篇 |
2003年 | 169篇 |
2002年 | 154篇 |
2001年 | 117篇 |
2000年 | 93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患者于1985年1月份发生右侧腰部阵发性绞痛,不向它处放射,也无畏寒、发热及肉眼血尿(尿液检查不详).经中药治疗后缓解.3月1日突发昏厥去广西某医院就诊,拟诊为高血压脑病住院.当时血压180/96,24小时尿蛋白定量9g,血肌酐1.7mg%,血尿素氮25.5mg%,B型超声检查右肾8.5×3.5cm,左肾9.8×5.2cm,左肾下极似见 相似文献
82.
84.
有人说,在法兰西文明中,有四个名词的知名度最高、地位最突出:埃菲尔铁塔、载高乐总统、皮尔·卡丹服装和马克西姆餐厅.其中,皮尔·卡丹一人竟然占了两项:服装和餐厅.这就是说,皮尔·卡丹成了法兰西文化的突出象征,他创造的时尚艺术和时装品牌风靡世界,其商业价值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85.
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妇科肿瘤及其它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分急性和慢性。RE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射线作用后造成肠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肠黏膜下小动脉受损,引起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静脉内膜炎,而产生肠壁缺血和黏膜糜烂、溃疡,从而使肠道内的细菌侵入使病损发展,肠壁组织受损,纤维化、肠管狭窄、黏膜面扭曲等[1]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肠道经中子和γ放射线照射后的基本病变为组织细胞的广泛变性坏死和凋亡,严重的血管反应和出血,致死性继发感染,晚后期则表现为多种远期损伤效应病变[2]。随着放疗在恶性肿瘤治疗应用的增加, RE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3],但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现将近年来RE的国内外护理研究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6.
热氧灌注法缓解肺部SARS病毒侵害的可行性研究——一项关于SARS物理治疗方法建立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SARS病毒攻击肺泡组织的耗氧模式,提出缓解SARS病毒侵害的热氧灌注疗法,建立支气管末端肺泡组织的传热模型,对肺泡组织在不同热氧灌注条件下的温度响应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显温升主要发生于肺泡壁即病毒蘖集区。由于病毒复制需要通过其所攻击的宿主细胞的酶进行,因而通过热氧灌注造成的温度改革可望有效地削弱该处细胞酶的催化特性,继而抑制病毒的活性,同时又能将氧气通过肺泡壁供应到人体组织内。从临床实用性出发,进一步讨论了相应的热氧灌注措施,为SARS患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物理疗法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7.
目的调查并培训包头市社区医师高血压病的诊治能力,探索全科医师的培训模式。方法包头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师为研究对象,142人参加"医务人员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基线调查问卷",122人参加以病例为引导互动式的培训并完成"医务人员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终末调查问卷"。结果(1)社区医师在高血压病降压治疗策略选择正确率比培训前上升了141.6%,危险分层正确率比培训前上升了186.9%;(2)社区医师对于高血压非药物治疗内容,知道合理膳食、体育锻炼、戒烟、平衡心理,比培训前分别上升了114.2%、21.4%、82.1%和77.3%;(3)社区医师对常用降压药物慎用/禁忌症知识,知道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复方制剂的慎用/禁忌症比培训前分别上升了136.6%、108.1%、173.1%和287.9%。结论社区医师对于高血压的诊疗能力一般,经培训后,规范了全科医师高血压病的治疗行为,可以明显提高医师高血压病知识的诊治能力,是可行的并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探索。 相似文献
88.
自1984年首次报道了医务人员因针刺伤而感染艾滋病以来[1],针刺伤所引发的职业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刺伤是一种由各种注射针、穿刺针、缝针等引发的意外针尖扎伤,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2]。护士作为与病人接触最多的工作人员,是发生针刺伤的最高危人群[3]。相关研究显示,国外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为46%~50%[4-5],国内为88.9%~96.7%[6-7];毛秀英[8]报道国内护士年人均针刺伤的发生次数为3.5次/人.年,远远高于国外Smith等[5]研究的0.75次/人·年和Azadi等[9]研究的0.52次/人.年的报道。由此可见,国内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更高。针刺伤可引起20多种血源性病原体的传播,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乙肝病毒( HBV )、丙肝病毒( HCV )和艾滋病病毒( HIV )。经皮暴露于HBV、HCV、HIV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易感者感染的可能性分别约为6%~30%,1.8%,0.3%[10]。此外,针刺伤可使医务人员产生恐惧、害怕、焦虑、抑郁、忐忑不安、无可奈何等不同的心理压力[11-12]。针刺伤不仅危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还造成经济和卫生人力资源的浪费。由针刺伤所引发的费用主要包括为遭受针刺伤害的护理人员提供初始的和随访的治疗,与药物毒性作用和工时损失相关的费用,暴露后担心被感染的紧张心理反应所导致的治疗费用以及与HBV、HCV或HIV等血清阳转后的社会支出费用。对于作为家庭支柱的医务人员来说,针刺伤后一旦感染,甚至死亡,对家庭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而对于国家的卫生服务体系来说,一旦护理人员被感染,就会导致她们离开自己的岗位,从而减少护理人员的数量,对卫生人力资源缺乏的发展中国家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10]。与发生针刺伤相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