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HBV前C/C基因启动子区变异与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诊治,且伴有肝活组织检查与相应冻存血清标本的HBe Ag阳性CHB患者148例纳入本研究,提取血清DNA后通过巢式PCR扩增HBV前C/C基因启动子区并测序分析。计量资料方差不齐时2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与显著肝纤维化相关的参数。结果共116例(78.4%)患者肝活组织检查提示存在显著肝纤维化(≥S2)。ALT≤正常值上限患者组中,10例(58.8%)伴有显著肝纤维化,并发生T1753V(11.8%)、A1762T/G1764A(35.3%)和G1896A变异(5.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基因A1762T/G1764A变异和G1896A变异与显著肝纤维化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年龄、性别、基因型和其他变异位点与显著肝纤维不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基因的A1762T/G1764A变异(比值比7.098,P0.001)和G1896A变异(比值比16.816,P=0.007)均与显著肝纤维化独立相关。结论 HBV前C/C基因启动子区变异可作为评估HBe Ag阳性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直读数字式摄影(DR)和传统胶片-增感屏(FSR)摄影对尘肺病小阴影形态和密集度辨识的可比性与一致性,评估直接读出DR胸片摄影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可行性和技术关键。[方法]以204名尘肺病人和31名粉尘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同期拍摄FSR片和DR片,对FSR片和从显示器直接读取DR片的胸片质量、小阴影形态、肺区小阴影密集度和大阴影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FSR废片率明显较DR高(P〈0.001);两种胸片在判定肺区小阴影密集度上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7),从上肺区(κ=0.82)、中肺区(κ=0.75)到下肺区(κ=0.68)一致性略有降低;两种胸片对小阴影形态的判定没有明显差异(FSR 93.2%,DR 90.0%,P〉0.05);对大阴影的识别表现一致(22.9%,44/192)。[结论]DR胸片质量优于FSR胸片,在尘肺病小阴影形态、密集度的判定和大阴影的识别上与FSR相似。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脑益康对高胆固醇血症致Aβ增高大鼠的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大鼠建立高胆固醇血症模型,脑益康灌胃,Y电迷宫测试,测定血脂、血流变及脑海马区Aβ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脑益康高剂量组大鼠电刺激尝试次数显著减少(P<0.01),血清总胆固醇显著降低(P<0.01),大鼠脑海马区Aβ表达积分光密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脑益康可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其机制与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脑Aβ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感染途径、从感染到发现病情所需时间、从发现病情到治疗所需时间.方法 对2004年3月至2010年7月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216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感染途径、发现病情年限和治疗年限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22%的患者患有输血后丙肝(PTHC),27.78%的患者患有散发性丙肝(SHC).32.61%的患者感染丙肝病毒15~20年后才发现病情,3.26%的患者20年以上才发现病情,33.80%的患者发现病情5年以上给予抗病毒治疗,17.13%的患者发现病情10~15年后才给予治疗.结论 大多数患者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感染上丙肝,大多数患者感染丙肝病毒15年以上才发现病情,有将近一半的患者发现病情5年以上进行治疗,相当一部分发现病情10余年后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改进方法。方法:采取改进的原位脾切除术,在保持脾脏原位状态下紧贴脾脏离断脾蒂及脾周韧带,最后离断脾上极的胃短血管。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时采取紧贴胃及食管分离的选择性血管离断术,保留迷走神经前后干。经脾静脉插管并于术后向脾静脉内持续滴注肝素盐水以预防门静脉系血栓形成。结果:用该法治疗31例,术后门静脉自由压力(FPP)平均下降8cm水柱,手术出血量平均420mL,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无胃排空障碍及门静脉血栓形成。随访12~36个月,无复发出血及肝性脑病,术后6个月彩超发现门静脉矢状部血栓3例(9.68%)。结论:三贴近法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出血少,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经脾静脉插管滴注肝素盐水可有效降低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6.
施海燕  张红  王锦云 《中外医疗》2010,29(33):141-141,143
目的探讨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伴颅内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成人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出现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肉眼血尿,并出现恶心、呕吐伴有脑膜刺激征,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补充大剂量的维生素K及输注血浆后患者出血停止,凝血功能纠正,经对症治疗,精心护理,未遗留后遗症,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通过本例的护理,我们认为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病情观察和对症护理;注重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对疾病、饮食、休息与运动等方面有科学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是抢救成功、乃至治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5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两组均接受理疗和核心肌力训练,治疗组同时接受BIODEX平衡仪下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下腰背功能障碍指数(ODI)、BIODEX平衡仪进行评定。随访1 年,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稳定性极限指数与姿势性稳定指数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ODI、稳定性极限指数与姿势性稳定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1 年内,对照组复发5 例,治疗组2 例。结论本体感觉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功能,提高运动控制能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8.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认知障碍疾病,当前,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人口不断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者也越来越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预防与临床治疗的手段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39.
血汗症是指在无破损的皮肤黏膜表面有发作性溢血现象,中医又称"肌衄"、"血剑"、"汗血"等;西方宗教称之为"圣痕".该病极为罕见,迄今文献中仅有80例报道[1],且多为19世纪前病例,其可靠性较低,因本病需排除自残、毛细血管扩张或色汗症的可能性[2,3].21世纪以来,国内外报道了6例[4~9].血汗症的病因不清,Holoubek等[1]按病因分为:(1)伴发系统性疾病;(2)替代月经;(3)过度劳累;(4)心理因素;(5)特发性.  相似文献   
40.
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影响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临床的关注。一些资料报道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升高与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有关。美国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一个预测因子。本文通过观察我科高尿酸血症人群中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以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在高血压、冠心病危险度评价中的地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比较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