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Fontaine分期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CTA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临床诊断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且接受双下肢动脉CTA患者的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Fontaine分期。并对下肢动脉进行CTA分级。分析不同临床Fontaine分期患者下肢动脉的狭窄程度。结果不同临床Fontaine分期患者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24,P0.001)。膝上动脉、膝下动脉、足背及足底动脉不同Fontaine分期的狭窄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上动脉:χ~2=69.24,P0.001;膝下动脉:χ~2=111.59,P0.001;足背及足底动脉:χ~2=94.15,P0.001)。膝上动脉与膝下动脉、足背及足底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59,P0.001;Z=10.47;P0.001)。膝下动脉与足背及足底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66,P0.001)。膝下动脉闭塞常伴侧支血管生成。结论 CTA诊断结果能准确反映下肢动脉临床分期,是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的理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描述浙江省宁波市0~36月龄婴幼儿癫痫发病的三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出生队列设计,回顾性收集2015—2019年宁波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中本地出生的婴幼儿,以平台内电子病历首次癫痫就诊作为新发病例。采用泊松分布估算癫痫发病密度及其95%CI。结果: 2015—2019年宁波市累计出生29.49万儿童,男性占51.92%,总人年59.53万,中位随访人年2.31年[四分位距(interquartile range, IQR):1.90]。观察期间癫痫新发575例,总就诊人次2 599,平均就诊人次4.52,总发病密度96.59/10万人年(95%CI:88.85~104.82)。中位发病月龄13月龄(IQR:15),0~12月龄发病密度最高(102.18/10万人年),25~36月龄最低(89.68/10万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病密度97.58/10万人年,女性95.53/10万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辖10个区县中,奉化最高(130.54/10万人年,95%CI:94.47~175.83),宁海最低(66.44/10万人年,95%CI:47.02~91.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生年份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日历年0~12月龄发病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rend<0.05)。该年龄组下, 2015年发病密度最低(69.41/10万人年,95%CI:41.79~108.39), 2019年最高(225.61/10万人年,95%CI:186.10~271.03)。不同日历年13~24、25~36月龄发病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5—2019年宁波市0~36月龄婴幼儿癫痫发病密度整体较低,年龄组、性别、出生年份等发病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12月龄婴幼儿发病密度随年份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RT-PCR方法对2009年宁波市狂犬病病毒分离株(NB0901)的N基因扩增并测序,了解宁波地区狂犬病病毒的流行特点。方法运用RT-PCR方法和序列测定方法获得NB0901株的N基因序列,并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与疫苗株(3aG和CNT-1)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狂犬病病毒NB0901株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86.6%~90.1%和95.5%~98.8%之间。NB0901株N蛋白的抗原表位与疫苗株相比后发现在NⅠ和NⅡ抗原表位存在突变。而在Th细胞表位上,NB0901株与CNT-1株完全一致,与3aG株相比变异较大。进化结果表明NB0901株属于狂犬病病毒Ⅰ群中的A亚型。结论狂犬病病毒NB0901株和当前疫苗株虽同属于Ⅰ群,但是与疫苗株相比存在差异,从氨基酸序列水平上分析,CNT-1株较3aG株更能有效保护流行毒株感染。  相似文献   
24.
长骨纤维结构不良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长骨纤维结构不良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长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与周围正常肌肉信号相比,病变在T1WI表现为均匀等信号4例,等信号为主的等、低混杂信号8例,均匀低信号3例;T2WI显示较均匀高信号3例,不均匀中等信号5例,中等信号为主的等、高混杂信号7例;1例在T1WI及T2WI均显示为均匀低信号.4例可见病灶内线样分隔,分隔在T1WI、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可表现为边缘强化、斑片状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纤维结构不良的MRI表现与病灶内不同病理组织成分相关,且MRI能够提供更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制备Gd3+标记的二乙三胺五乙酸-白蛋白(钆喷替酸葡甲胺-白蛋白,Gd-DTPA-HSA),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其淋巴结靶向强化效果,并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①选定4个不同pH值的反应体系及不同的cDTPAa/HSA摩尔比率,测定不同反应条件下每个白蛋白分子上所结合的Gd3+离子数量,计算不同反应条件DTPA-HSA的偶联效率;②健康新西兰兔6只,平扫后在双侧后脚掌趾蹼间隙各注射0.2ml Gd-DTPA-HSA,给药后第30min、1h、3h扫描。相关参数与平扫时相同。测量增强前后窝淋巴结的信号强度并计算其强化率。结果:①在cDTPAa/HSA摩尔比相同的条件下,每分子HSA-DTPA结合的Gd3+数目和DTPA-HSA的偶联效率随着反应体系pH值的增高而增加;②在反应体系pH值一定的条件下,cDTPAa/HSA摩尔比为200:1的条件下每分子HSA-DTPA结合的Gd3+数量大于二者摩尔比为100:1时所结合的Gd3+数量,但前者的DTPA-HSA偶联效率低于后者;③经趾蹼间隙给药后,小腿淋巴管和窝淋巴结明显、均匀的强化。结论:pH=8.0的0.1M NaHCO3反应缓冲体系有利于HSA与DTPA的偶联反应。HSA-Gd-DTPA是一种有效的淋巴结特异性对比剂,能够靶向强化淋巴结。  相似文献   
26.
四肢滑膜肉瘤影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四肢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CT、MRI、DSA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对滑膜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滑膜肉瘤患者的各种影像学资料。结果:大部分滑膜肉瘤位于关节旁;X线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部分可见肿块内钙化;典型的CT表现为较深在的、等或稍低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磁共振T1WI与肌肉信号相比,滑膜肉瘤表现为分叶状、不均匀、等或稍高信号,T2WI则表现为高信号为主的不均匀信号;DSA呈显著的肿瘤实体染色及新生血管。结论:滑膜肉瘤具有一些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多种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够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7.
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能否持续发展,建立一支高素质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掌握这些基层防保人员的能力现状和需求,做好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对加强整个疾病防控网都会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公共卫生体系强化自身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嘲。宁波市疾控中心对17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防保人力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基层防保队伍的结构与素质等情况。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接种1针水痘疫苗(varicella vaccine,VarV)后不同流行强度水痘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水痘突破病例发生原因。方法对宁波市2010-2014年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诊断为水痘且接种过水痘疫苗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流行强度分为散发组和暴发组,比较散发组和暴发组的水痘突破病例初免至发病时间间隔,比较不同初免年龄水痘突破病例初免至发病时间间隔。结果共2 331例水痘突破病例,其中散发组2 229例,暴发组102例。散发组初免VarV至发病时间间隔为(6.12±2.22)年,暴发组为(5.47±2.37)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07)。初免年龄为1~岁儿童初免VarV至发病时间间隔为(5.14±2.38)年,初免年龄为2~岁儿童初免VarV至发病时间间隔为(5.92±2.45)年,初免年龄为≥4岁儿童初免VarV至发病时间间隔为(4.41±2.11)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15,P0.01)。结论接种1针VarV后水痘突破病例发生时间与VarV初免年龄和水痘流行强度有关,建议在水痘防控和今后VarV疫苗效果研究中应考虑初免年龄和流行强度。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