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85篇 |
免费 | 124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篇 |
儿科学 | 13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47篇 |
口腔科学 | 19篇 |
临床医学 | 196篇 |
内科学 | 99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454篇 |
特种医学 | 345篇 |
外科学 | 159篇 |
综合类 | 523篇 |
预防医学 | 107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123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02篇 |
肿瘤学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116篇 |
2008年 | 99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170篇 |
2005年 | 170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后循环可复性脑病综合征(PRES)是以头痛、间性发作、精神状态改变和视觉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可与高血压、子痫、肾脏疾病、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疾病相关。MRI检查通常可发现后循环脑区局灶性可复性血管源性脑水肿,血管成像可发现血管弥漫或局灶性痉挛表现。就与PRES相关的主要临床疾病及其临床表现和影像特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改进手术技术制作的犬囊状动脉瘤模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改进手术技术,简化模型制作程序,提高动脉瘤模型制作成功率。方法 运用改进的手术技术将犬的颈外静脉囊吻合到颈总动脉(CCA)建立动脉瘤(AN)模型,包括:侧壁型15个,分叉部6个,末端型6个,术后7~14d行影像学检查,大体观察证实动脉瘤的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动物全部健康成活,建立AN模型27个,制作成功率90%(27/30)。模型可持续存在达9周。结论 显微手术技术对模型形成的影响很大,该改进方法制作的模型较为理想,能模仿出人类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瘤体大小及载瘤动脉管径,且能进行常规导管介入神经外科操作。 相似文献
45.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I表现。结果:15例中14例位于幕上脑室内,1例位于左额叶并累及胼胝体。肿瘤均呈不规则分叶状。CT上,肿块呈等或稍高密度,其中7/12(58.3%)可见点、片状或条带状钙化。MR平扫,2例肿瘤呈实体性,余均为囊-实混合性,肿瘤实体部分与灰质相比于T1WI呈等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表现为肿瘤边缘或内部多发的"蜂窝"状或"丝瓜瓤"样脑脊液信号区。增强检查,肿瘤的实体部分、囊壁及分隔均呈中度至明显强化。结论:虽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发生率较低,但其在发病部位、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及临床表现,术前可对多数病例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6.
1994年我们应用创伤法和显微外科技术研制成功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raumatic Pseudoaneurysm,TPA)的动物模型。根据此模型,又对动脉瘤进行了血流动力学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模型建立1.1.1 动物选择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0只,体重2.5~3.5kg。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建技术(CPR)在阑尾全貌显示及其径线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9例正常人行MSCT检查。在重建图像上应用单层CPR追踪阑尾,得到CPR像。应用组内相关系数0CC)评价CPR阑尾径线测量的可重复性。应用CPR与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对照及铜线模拟阑尾的方法评价CPR像上阑尾径线测量的真实性。结果:Kappa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观察者之间阑尾的检出率及CPR图像质量评价具有极佳的一致性。对于CPR显示阑尾全貌,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8;观察者内部ICC为0.99,均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阑尾中部外径测量及铜线模拟阑尾实验结果显示CPR测量具有高度的真实性。结论:CPR可以很好地显示阑尾全貌.并可以用于阑尾径线测量。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包裹聚氨酯的聚氨酯-BaFe12O19复合型磁性微粒栓塞材料作为一种新开发的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型血管内栓塞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对聚氨酯-BaFe12O19复合微粒材料进行一系列血液相容性实验,包括溶血实验、出血和凝血时间测定、凝血功能实验等。结果聚氨酯-BaFe12O19复合微粒材料对出血和凝血时间无显著性影响,不引起溶血和凝血功能的改变。结论聚氨酯-BaFe12O19复合型微粒栓塞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49.
冠脉造影术后两种股动脉止血方法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后采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B组采用Angioseal闭合器缝合法止血,两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相同,比较两组开始活动时间、止血效果、并发症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①A组止血的成功率为98.8%(79/80),B组止血的成功率为98.8% (79/8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床上开始活动时间:A组为(21.96±1.91)min,B组为(19.26±1.5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主要并发症发生率:A组1例,B组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患者的舒适度:A组1例尿潴留;B组1例背痛.结论 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尿潴留和背痛等不适的发生率低,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细菌种群微生态变化.方法 采用ARDRA方法对3例BV患者及1例健康妇女阴道分泌物的细菌16S rDNA进行分析.结果 3例BV患者分别检测到37、36和31个OTUS,而正常妇女中仅检测到16个;健康妇女阴道的优势菌群为乳酸杆菌,而BV患者中的优势菌群包括纤毛菌属、普氏菌属、埃氏巨型球菌属等.3例BV患者所检测的11个优势克隆子中,仅2个为已纯培养的细菌,其余9个均为未纯培养细菌.结论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与健康妇女的微生态存在明显差异,DNA限制性分析技术是对阴道菌群微生态进行快速分析的有力工具,可以鉴定出常规培养方法不能鉴定的潜在致病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