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 ,是一可逆阶段。肝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肝纤维化的重要方法 ,金指标 ,但难以推广与重复。近十年来 ,不少学者通过研究 ,已有不少血清学指标用于临床辅助诊断肝纤维化 ,如透明质酸酶 (HA)、层粘连蛋白 (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与IV型胶原 (C -IV)等 ,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1- 3 ] 。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限制 ,如不能自动和常规检测、价格高、需放射免疫检测设备等。最近人们发现由凝血酶原时间 (PT)、谷氨酰转肽酶 (GGT)与载脂蛋白A1(ApoAl)组成的PGA是诊断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 ,…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调查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间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75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调查CRBSI发生的相关性、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危险因素。结果  CRBSI发病率为8.0‰;股静脉置管感染率最高(38.4%);股动脉与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置管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颈内静脉与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率比较及锁骨下静脉与股静脉置管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离病原体6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5株(55.6%),革兰阴性菌26株(41.3%);革兰阳性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但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及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患者年龄、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合并糖尿病与否及APACHEⅡ评分等因素与恶性血液病CRBSI发生存在相关性,其相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CRBSI感染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理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同时给予CRBSI危险因素评估后能更有效地预防CRBSI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central line bundle,CLB)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影响效果。方法:参照美国健康促进会(Institution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IHI)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制定CRBSI集束化干预办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常规护理的25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集束化干预策略的27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对常规护理与集束化干预策略后的效果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股静脉GRBSI平均发生率最高,达26.1‰,集束化干预策略后股静脉置管GRBSI平均发生率7.4‰,对照组股静脉GRBSI平均发生率较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GRBSI平均发生率较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的CRBSI发生率分别为13.5‰、6.1‰,集束化干预策略后实验组的CRBSI率(‰)、CRBSI起始时间、留置天数、住院时间和费用及手消毒剂消耗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RBSI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集束化干预策略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病原菌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120例SLE患者,以K.P.Leong生活质量评估问卷和SLEDAI评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SLE患者生活质量均有轻度至中度影响,SLE患者病程、疾病活动指数与生活质量评估总体得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适时进行体能锻炼,降低SLE复发几率,加大从事风湿病专业人员数量培训,普及患者对疾病的康复知识以及加强SLE患者的心理支持等环节,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5.
敬雪明  李芸  罗万红  李逸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509-1510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疗法对表阿霉素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制作两种表阿霉素外渗动物模型(模型Ⅰ为单纯表阿霉素外渗,模型Ⅱ为表阿霉素外渗伴局部组织瘀血),分别采用临床常用的3种方法进行动物实验对照性研究,局部损伤组织分别用云南白药加50%乙醇湿敷(A疗法);50%的硫酸镁湿敷(B疗法);2%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对局部损伤组织环形封闭(C疗法);对照组未给任何治疗者,并进行肉眼和组织学观察。结果4组间观察第2天损伤组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第7天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显著消退,以云南白药加50%乙醇湿敷组为优,50%的硫酸镁湿敷对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模型Ⅰ)有较好疗效,2%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环形封闭对表阿霉素外渗伴局部组织瘀血的疗效较好,模型Ⅱ的病情、组织修复难度重于或大于模型Ⅰ。结论临床处理表阿霉素外渗应根据局部组织损伤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含量与肝损程度及HBVDNA含量的相关性。方法107例乙型肝炎患者均做肝穿确定肝组织损害程度,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及HBVDNA含量。结果血清中IL-6、IL-8、TNF—α水平与HBVDNA含量呈正相关,随肝损程度加重,血清的IL-6、1L-8、TNF—α含量随之增加。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与乙型肝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判定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52例住院患者按入院收治的奇偶顺序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并按风湿科常规护理;运动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运动干预,于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第21天)分别用目测类比评分方法评价止痛效果,测量胸廓呼吸差、脊柱活动度评价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运动组疼痛缓解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运动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辅以运动干预能有效地减轻疼痛,改善胸廓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畸形,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8.
儿童消化性溃疡病的护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近年来 ,随着儿童胃镜检查和加美文铭检查的普及 ,对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发现率逐渐增高 ,我院 1996年 - 2 0 0 1年经胃镜确诊 37例小儿消化性溃疡 ,通过对其病因分析 ,采取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本组 37例 ,男 2 7例 ,女 10例 ,男女比为2 7∶1。年龄在 5 - 16岁间 ,其中学龄前儿童 2例 ,7 16岁学龄儿童 35例。本组 37例中有不良生活习惯2 6例 ,有饮酒、吸烟史 2例 ,使用激素类药物 3例 ,非甾体类药物 3例 ,患重症肺炎 2例、大面积烧伤 1…  相似文献   
29.
误服强碱致食道粘膜损伤在临床上极为少见,我科从1999年3月至2001年10月共收因误服强碱致食道粘膜损伤5例,经积极抢救治疗后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静脉置管模式对恶性血液病(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HM)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影响及导致CRBS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 335例在4家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住院的HM患者行静脉置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数据,对可能与发生CRBSI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1 335例HM患者发生CRBSI 115例,感染发生率8.61%,股静脉发生CRBSI 48例(16.9%)与颈内静脉CRBSI 29例(5.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发生导管血流量不足及堵塞29例(10.21%)与颈内静脉11例(2.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发生局部血肿或出血31例(5.76%)与股静脉2例(0.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335例HM患者剔除同1患者的重复菌株共分离病原菌1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0株(57.69%),革兰阳性菌62株(39.75%),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年龄、静脉穿刺次数、静脉置管模式等因素与HM患者的CRBSI发生率存在相关性,其相对应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与CRBSI发生率存在相关性的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均为诱发CRBSI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模式发生CRBSI感染率最低(5.38%),股静脉置管感染率最高(16.91%),临床上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采用CRBSI发生率较低的静脉置管模式置管可能是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的措施之一;患者年龄、穿刺次数、置管模式等均为引发CRBSI的危险因素,医院应针对性地对危险因素加强预防,以降低CRBSI的发生率,提高HM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