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脑钠肽前体(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DCM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76)和心脉隆组(n=60),均常规予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心脉隆组加用心脉隆注射液200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 d.观察患者入院24 h及出院时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射血分数及NT-proBNP、hs-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14d后心脉隆组患者NT-proBNP(392.73±3.42)ng/L、hs-CRP(1.12±0.32)mg/dl、心脏功能[左心室舒张内径(45.48±4.22)mm、左心室收缩内径(31.44±2.41)mm、射血分数(60.08±5.4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DCM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杨国栋  杜莉莉  王士烈  敖钦 《吉林医学》2012,33(8):1574-157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对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9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测,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率、类型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种心律失常总检出率为67.9%;92例健康体检者各种心律失常总检出率为31.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建议对脑梗死患者常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护,并及早施行心脏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 我院2 0 0 4年7月至2 0 0 5年4月间共完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行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 5 5例。术后检查桡动脉的搏动情况。结果 5 5例患者共置入支架6 7枚,其中A型病变30个,B型病变2 6个,C型病变11个,支架长度8~33mm ,支架直径2 .5~4 .0mm。手术成功率96 % (5 3 5 5 ) ,2例未成功,均为前降支慢性闭塞,导丝未能通过病变。无一例转股动脉途径手术。未发生心脏并发症。术后未见桡动脉闭塞及血管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行PTCA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少,是PTCA的又一理想途径,在有经验的医院能成功开展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45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55例)、B组(45例)、C组(45例),A组患者接受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B组患者接受氨氯地平治疗,C组患者接受缬沙坦治疗.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的SBP、DBP均显著低于B、C组(P<0.05),但B组与C组患者的SBP、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B、C组(P<0.05),但B组与C组患者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联合治疗方案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和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是目前较成熟的介入治疗方法,但同一个患者同时行这两种手术在临床上未见报道。近期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地为1例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和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同时进行了这两种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PTRA)及支架植入术(PTRS)是治疗肾动脉狭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自2003—06~2005—01共完成PTRA及PTRS10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女 ,73岁。反复右上腹痛伴呕吐 4 d于 2 0 0 1- 0 3- 17T0 8收住外科。 7a前安置 VVI心脏起搏器。查体 :BP15 5 / 90 mm Hg。巩膜黄染 ,双肺无异常。 HR70次 / min,律齐 ,无杂音。右上腹肌紧张 ,有压痛和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ECG:心房纤颤 ,右心室起搏心律 (70次 / min) ,Q- T间期 0 .4 8s。B超示 :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扩张。化验 :WBC13.9× 10 9/ L。血糖 :6 .2mmol/ L。肝功能 :AL T98U / L (正常 4 0 U/ L ) ,AST79U/ L (正常37U/ L ) ,AL P2 81U / L (正常 114 U/ L ) ,GGT340 U/ L (…  相似文献   
18.
敖钦  罗云  殷锡虎 《九江医学》2004,19(2):94-94
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03年l1月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64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醛固酮(PAC)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与左室几何构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H组(118例)血浆PAC和PⅢNP浓度;根据心脏彩色超声检测结果,依照左室重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将118例EH患者分为正常构型亚组(22例)、向心性重构亚组(29例)、离心性肥厚亚组(31例)、向心性肥厚亚组(36例).应用相关性分析了解EH 组LVMI、RWT、年龄、血压、体质指数(BMI)、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因素与PAC、PⅢNP关系.结果:在EH各构型亚组中,向心性肥厚亚组、离心性肥厚亚组PAC、PⅢN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向心性肥厚亚组升高更明显.EH 组PAC、PⅢNP与RWT呈正相关(r=0.402, r=0.507 P<0.01),与LVMI呈负相关(r=-0.202;r=-0.307,P<0.05).而年龄、血压、BMI与LVMI、RW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H组中不同的左室几何构型对PAC和PⅢNP水平产生不同影响.PAC和PⅢNP参与EH患者左室几何构型的改变,在向心性肥厚亚组中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20.
徐方林  赵静  敖钦 《九江医学》2007,22(1):24-24
患者,女,70岁,因发热、皮疹3d入院.患者半月前在我院心内科诊断为“结核性心包炎、大量心包积液“,心包穿刺引流后给予口服抗痨药物治疗(利平0.45g,qd;乙胺丁醇0.75g,qd;异烟肼0.3g,qd)以及激素治疗.此次入院时体温38.4℃,查体:神志清楚,躯干及双下肢皮肤见大量散在红色斑丘疹,无脱屑,双肺无异常,心浊音界不大,心率72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