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3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198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477篇
内科学   621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83篇
外科学   247篇
综合类   2118篇
预防医学   519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460篇
  6篇
中国医学   917篇
肿瘤学   156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0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0年该院收治的AIDS合并PCP患者的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治疗3周,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按2∶1匹配后,纳入治疗有效组88例、无效组38例,共126例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于该院就诊的63例AIDS未合并PCP的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等,重点分析AIDS合并PC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的表达,及其与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患者系统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治疗占比最高,其次为有效组,无效组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患者治疗前血清LDH、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最高,其次为有效组,对照组最低;对照组患者CD4+  相似文献   
962.
目的 高原衰退症又称为“高原适应不全”,本研究对西藏自治区在职职工高原衰退症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探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西藏自治区7个地市(拉萨市、昌都市、日喀则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阿里地区)的在职职工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自填式的问卷调查(呼吸、神经、循环及消化4个系统,共21项症状),描述其高原衰退症(以高原不适应情况表征)的分布特征,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高原不适应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本研究分析的问卷来源于3 901人。其中世居藏族2 107人(54.01%),移居汉族1 794人(45.99%);男性1 994人(51.12%),女性1 907人(48.88%);年龄20~57(34.45±8.11)岁;高原居住年限为0.5~54年,平均(19.51±13.84)年。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机体总体21项症状的高原不适应率分别为60.10%(26 578/44 247)和73.20%(27 565/37 674)。世居藏族在呼吸、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的高原不适应率也均比移居汉族低(P<0.001)。各地市的高原不适应率...  相似文献   
963.
[目的]对延胡索总生物碱的小鼠急性毒性及镇痛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ICR小鼠单次给药毒性试验,观察延胡索总生物碱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致死性,以Bliss法测定延胡索总生物碱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采用醋酸扭体法考察延胡索总生物碱对外周的镇痛作用,ICR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8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延胡索乙素组、更高剂量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更低剂量组,各组小鼠灌胃给药后1h,经腹腔注射0.6%冰醋酸0.2mL·20g-1,记录15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计算扭体次数抑制率;采用热板致痛试验考察延胡索总生物碱对中枢的镇痛作用,将筛选出的合格KM雌性小鼠80只随机分成8组,分组同上,各组于给药前重复测量痛阈3次,取平均值作为该小鼠给药前痛阈值,给药后30、90、180min各测定1次痛阈值。[结果]延胡索总生物碱灌胃给药对小鼠的LD50值为473.36mg·kg-1,95%置信区间为422.34~532.58mg·kg-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延胡索总生物碱各剂量组对小鼠扭体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更低剂量组外,延胡索总生物碱各剂量组镇痛作用均优于延胡索乙素(P<0.01,P<0.05);除更低剂量组外,延胡索总生物碱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P<0.01,P<0.05),各组痛阈值随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给药剂量达到120mg·kg-1后,痛阈值基本不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结论]延胡索总生物碱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964.
在消化道疾病中,便秘是常见的高发类疾病,该疾病的发病与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情绪情况等有密切关系,现阶段我国的便秘新发患者每年可达到300万人以上。对于便秘患者可应用的治疗方案较多,其中药物治疗的应用率较高,但临床相关研究显示在应用西医药物治疗时,例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可能出现一定的依赖性,导致习惯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是便秘类型中的一种,应用蒙医治疗可起到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大量查阅相关文献与临床研究材料,总结分析蒙医策格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机制与效果。  相似文献   
965.
正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其中约20%伴月经过多、贫血、压迫等症状,也是以往造成子宫切除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询证医学的发展,微创治疗理念逐渐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导向作用,促进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高频聚焦超声、经阴道射频自凝刀消融、经皮微波(射频)消融等  相似文献   
96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类常见的消化道良性疾病,通常以烧心和反酸为典型症状出现。临床上以质子泵抑制剂做为首选药物控制GERD患者的症状,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目前认为,食管内脏高敏感(VH)是GERD关键的发病机制之一,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VH表现为低阈值刺激即可引起的相对强烈的反应或不适,本文从酸敏感受体和心理因素的角度对GERD内脏高敏感产生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7.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脑白质疏松症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68.
目的 探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中心动脉压(CA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2016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0例,根据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将其分为汉族缺乏组154例、汉族非缺乏组93例、维吾尔族缺乏组92例、维吾尔族非缺乏组61例。检测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MT及CAP指标包括中心动脉收缩压(CSP)、中心动脉舒张压(CDP)、中心动脉脉压(CPP)、增强压(AP)、反射波增强指数(AIx)。结果 汉族缺乏组IMT大于汉族非缺乏组(P<0.05)。维吾尔族缺乏组HDL-C低于维吾尔族非缺乏组,IMT大于维吾尔族非缺乏组(P<0.05)。维吾尔族缺乏组CSP、CPP均高于维吾尔族非缺乏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与IMT呈负相关(r=-0.534,P<0.001);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与IMT、CSP、CPP呈负相关(r=-0.432、-0.171、-0.29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t=-3.160)、年龄(t=3.274)、1,25二羟维生素D(t=-9.633)是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IMT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t=2.519)、1,25二羟维生素D(t=-5.990)是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IMT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是汉族、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为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CSP、CPP增加的危险因素,可能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CAP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69.
目的评估新疆克州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情况,为合理制定降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及平均血糖达标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连续72 h的血糖监测。结果 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CV2者288例;Hb A1c7.0%者276例。结论新疆克州地区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率不足4%~8%,提高血糖达标率和提升治疗依从性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医务人员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具有个性化的降糖方案,从而优化血糖控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70.
目的 探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Munziq)对大鼠模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假手术组(简称Con组)10只、正常缺血再灌注组(简称IR组)20只、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组(5.06g/kg)20只、阿托伐他汀组(AT,20 mg/kg)20只,灌胃干预21天。检测各组心肌组织NIK, IKKα,pIKKα,及 p65表达及血清CTN-T、CK-MB、LDH、MDA IL-1β, IL-6, TNF-α, IL-10 及 ICAM-1含量。结果:心肌HE染色中复方木尼孜其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心肌细胞出现轻度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和充血几乎没有观察到。同样这两组损伤心肌细胞的病理学特征均明显减轻。心肌细胞肿胀减少。cTn-T, CK-MB, LDH, 及 MDA水平变化:MIRI组的CTN-T、CK-MB、LDH、MDA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MIRI组比较,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和阿托伐他汀组的CTN-T、CK-MB、LDH、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NIK, IKKα, pIKKα,及p65水平的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MIRI组的NIK、IKKα、PIKKα、P6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方木尼孜其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的上述蛋白含量明显低于MIRI组(P<0.05)。IL-1β, IL-6, TNF-α, IL-10 及 ICAM-1.水平变化: MIRI组IL-1β、IL-6、TNF-α、IL-10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与MIR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木尼孜其与MIRI组、阿托伐他汀组和MIR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可能作为保护心脏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