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5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背景:有研究表明22%~75%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无法恢复到受伤以前的功能,所以非常需要正确的康复治疗来恢复患者的髋部功能。目前,关于其手术操作方面已有较多的报道,但涉及此类患者在围术期间的康复指导及功能训练尚缺少系统、完整的研究。 目的:观察髋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通过《骨折患者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量表》制定个性化康复运动处方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纳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根据内固定后有无个性化康复治疗分为2组,康复组46例术后根据骨科运动康复安全评定表制定个性化康复运动处方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44例术后常规功能锻炼治疗。内固定后3,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性能测试、身体功能状态调查表评分。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具有可比性。内固定后6个月随访,康复组患者身体性能测试与身体功能状态调查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身体性能测试总分从内固定前到内固定后6个月康复组增幅明显高于对照组,身体功能状态调查表总分从内固定前到内固定后6个月亦有较高增幅。提示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髋部骨折能获得可靠的固定,系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加快患者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小鼠成骨细胞暴露于金属钴、铬离子条件下对RANKL表达的影响及ERK信号通路在这一过程中作用,寻找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方法。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细胞密度为1×105个/ml。根据培养液的不同,实验分三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A组),实验组1给予钴、铬离子干预(B组),实验组2给予钴、铬离子+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干预(C组),共培养24h、48h后,用RT-PCR和ELISA法对RANKL进行基因水平和分泌蛋白水平检测。结果RT-PCR结果显示:三组各个时间点均可见RANKL的表达,B、C组RANKL基因表达较A组均增加,C组较B组RANKL基因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结果显示:24h后B、C组成骨细胞RANKL蛋白的分泌量分别是A组的61.6倍、44.4倍;48h后B、C组成骨细胞RANKL蛋白的分泌量分别是A组的13.8倍、10.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在培养24h、48h后RANKL的表达与B组相比分别下降约27.6%、2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属离子可刺激成骨细胞RANKLmRNA的表达并促进RANKL蛋白的分泌;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可一定程度抑制RANKL的表达,对减少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发生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NO是否可以直接激活VSMC BKCa以及AS时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对NO的反应性是否发生改变,为治疗AS提供新思路.方法:3月龄新西兰兔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AS组)和对照组(正常组),每组10只.实验组兔喂高脂饲料8周以建立AS模型,对照组兔喂普通饲料8周.以ISMN为外源性NO供体,应用单通道膜片钳技术检测NO对兔VSMC BKCa的直接激活作用及两组兔对NO的反应性差别.结果:在inside-out patches(膜电位 40 mV)下,ISMN显著增加BKCa通道开放事件数,缩短Tc,增加Po,且具有浓度依赖性.10-6 mol·L-1的ISMN(膜电位 40 mV)可分别使AS组和对照组BKCa的Po增加4.917±1.475倍和9.616±3.227倍(P<0.01).结论:NO对VSMCBKCa有直接激活作用,但在AS时VSMC BKCa对NO的激活敏感性是降低的.  相似文献   
94.
早期运动治疗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运动治疗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94例,共100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取早期运动治疗,对照组行简单的术后指导。2组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2,3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评定,观察髋关节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术后1个月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术后2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予早期运动治疗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5.
背景:研究脊柱退变的过程时发现椎间盘与小关节相互关联同时也相互影响,并将影响脊柱的正常功能及稳定,从而引起腰痛,而关于椎间盘和小关节的退变顺序一直存在争议。 目的:分析腰痛患者中腰椎小关节退变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腰痛患者的腰椎MRI,对每例患者的L2-S1四个运动节段的小关节及椎间盘的退变进行评估。按年龄将入选人群分为3组(< 40岁,40-60岁,>60岁)。 结果与结论:腰椎小关节及椎间盘退变比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二者退变均在L4-5、L5-S1节段退变最明显。在小关节与椎间盘的退变比率比较中,在各年龄段的各节段中椎间盘退变比率均大于小关节退变比率,除了年龄< 40岁及40-60岁的抽样人群中L2-3小关节退变多于椎间盘退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腰椎小关节退变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呈弱相关(χ2=100.9,P < 0.001,gamma=0.22 )。结果提示椎间盘退变与小关节退变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二种退变间呈弱相关,而二者在腰椎退变中的退变顺序仍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6.
李蓉  周刚  庾辉  罗彩东  戴闽   《四川医学》2023,44(11):1186-1191
目的 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45例在我院行TAVI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1.2±7.7)岁,其中男性28例(62.2%),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平均评分为(8.4±1.2)分,单纯重度AS 11例(24.4%),因生物瓣膜衰败导致单纯重度AR 1例(2.2%),重度AS并中度AR 8例(17.8%),重度AS并重度AR 1例(2.2%),重度AR并中度AS 3例(6.7%)。分析术后主动脉瓣血流参数及术后1个月短期随访效果。结果 45例患者TAVI术均成功,术后主动脉瓣峰值血流速度下降至(2.2±0.5)m/s,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下降至(10.9±5.6)mmHg。术后1个月短期随访7例(15.6%)患者有轻度瓣周漏,3例(6.7%)患者心电图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行人工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脑卒中5例(11.1%),急性冠脉事件1例(2.2%),死亡2例(4.4%)。结论 对于有外科手术禁忌证或不愿意行外科手术的重度AS和(或)AR患者,经TAVI手术治疗后可有效降低跨瓣压差,改善症状,临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7.
98.
磁治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一种基本磁场,静磁场无需外部电源,对组织无电、热刺激,具有体积小、便于长期局部应用等优点。该文从静磁场对骨生长因子、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成骨细胞外基质及体内骨组织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并阐述静磁场影响骨组织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9.
针对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这一临床难题,我们以现有人工关节假体为模型,通过与现代材料科学、磁学及医用物理医学理论相结合,在人工关节假体中加入钕铁硼永磁材料,利用磁悬浮的工作原理,通过减少关节承重面的负荷,减少关节接触面的摩擦磨损,旨在从根本上减轻引起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磨损问题,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征及具有较好远期疗效的人工关节.  相似文献   
100.
人工假体磨损产生的颗粒诱导假体周围界膜的慢性炎症反应,最终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炎性细胞吞噬磨损颗粒后可以出现凋亡现象。本研究旨在观察磨损颗粒刺激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释放,并探讨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与Caspase-3信号转导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