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 :观察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内径的变化 ,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产生的原因。方法 :对 88例胆囊切除患者手术前后胆总管内径变化进行 B超检查 ,并进行随访复查。结果 :胆总管内径术前为 0 .6 5± 0 .15 cm,术后为 1.14± 0 .48cm,术后有 77.2 7% ( 6 8/88)胆总管扩张 ;并且胆总管内径随术后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增宽 ,随访 2年时胆总管内径达 1.45± 0 .5 6 cm。结论 :观察表明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可发生代偿性扩张 ,其原因可能与胆囊切除后胆管动力学发生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2.
射频消融治疗对兔肝VX2肿瘤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兔肝VX2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日本大耳白兔肝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直接处死取肝脏标本;RFA治疗(4 h和24 h)组于射频消融后4 h和24 h处死取出肝脏组织.并以正常兔肝脏组织为正常对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VEGF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VX2肿瘤浸润性生长,射频后中央消融区呈现大片坏死,周围见炎性反应带,外围癌组织残留.免疫组化和RT-PCR示对照组肿瘤组织VEGF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均高于正常组(VEGF/GAPDH基因灰度比:1.3048±0.1936vs 0.8993±0.1107,P<0.05),射频消融后4 h和24 h表达明显下降(VEGF/GAPDH基因灰度比:0.7388±0.1503,0.8935±0.1936,均P<0.05),但不同时间段并无明显差异.结论:RFA治疗能下调肿瘤VEGF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减少血供,进而降低了复发和转移几率.  相似文献   
43.
雷公藤内酯醇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在雷公藤内酯醇作用后其基因表达的差异性。方法:用Cy5和Cy3两种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加药组和对照组的SW1990细胞的mRNA分别标记成两种探针,并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表达谱芯片杂交,通过扫描荧光强度,计算机软件分析,寻找经雷公藤内酯醇作用后表达有差异的基因。对芯片结果中两个表达有改变的基因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胰腺癌细胞SW1990受雷公藤内酯醇作用4h后,共筛选出11条差异表达基因,且全部下调。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部分通过下调C-MYC、ETS2、TGIF、RTP801等基因来发挥其有效的抗肿瘤特性。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观察Ahmed阀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1例(21眼)难治性青光眼行Ahmed阀植入术。术眼于术前1 d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侧眼于术前1 d和术后12个月行角膜内皮镜检查,记录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计算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测量眼压、前房深度,观察引流管位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行Ahmed阀植入术的21眼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角膜内皮细胞丢失逐步增多,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299±234)个/mm2、(2062±234)个/mm2、(2015±223)个/mm2、(1999±222)个/mm2和(1901±210)个/mm2,与术前的(2306±229)个/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P<0.01)。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0.3%、10.5%、12.6%、13.2%、17.5%。结论 Ahmed阀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短期内存在丢失现象。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 )对兔肝VX2 肿瘤及转移结节中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兔VX2 移植瘤模型,模型组直接处死,实验组于射频后4、24h 处死取出肝、肺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的蛋白表达和MVD,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VEGF的基因表达。结果:VX2 肿瘤呈浸润生长,射频后,中央消融区细胞呈现大片坏死,周边为炎性反应带,外围癌组织残留。免疫组化结果示模型组VEGF蛋白表达及MVD均高于正常组,射频处理后肝脏残癌组织中VEGF蛋白及MVD下降,而肺组织内无明显变化;RT-PCR 结果示模型组肺转移结节的VEGF/GAPDH基因表达比为1.117 ± 0.125 4,射频消融后4h 和24h,基因表达比分别为1.046 5 ± 0.136 6,1.057 4 ± 0.145 2,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FA 能破坏局部的肿瘤微血管,下调VEGF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对于远处肿瘤血管生成,RFA 治疗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7.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以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肢端发凉、间歇性跛行、静息疼痛、溃疡及坏疽为特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在其病程中发生足溃疡或坏疽,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我院内科于2004—2007年共收治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病人2例,依据Wagner分级2级1例,1级1例。经治疗护理创面均愈合。  相似文献   
48.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本院2003-03/2008-07收治肝癌患者46例,共69个结节,均经临床证实.患者予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并跟踪随访.患者生存率以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完全消融率和局部复发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射频术后,直径<3 cm的肿瘤完全消融率93.61%,局部复发率6.82%,1、2、3年的生存率为87.10%、80.13%和61.92%; 直径≥3 cm的肿瘤完全消融率68.18%,局部复发率27.27%,1、2、3年的生存率为73.33%、53.33%和30.48%.单个病灶的完全消融率90.00%,局部复发率10.00%,1、2、3 年的生存率为90.00%、82.80%和63.98%; 多发病灶者,完全消融率82.05%,局部复发率15.38%,1、2、3年的生存率为68.75%、50.00%和28.57%.Child-pugh A级组完全消融率87.93%,局部复发率13.21%,1、2、3年的生存率为86.40%、75.25%和54.99%; B-C级组完全消融率81.82%,局部复发率22.22%,1、2和3年的生存率为66.67%、53.33%和35.56%.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完全消融率和局部复发率与肿瘤的大小相关; 长期生存率和肿瘤的数目、大小、肝功能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胎儿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径线对预测胎儿生长发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170例胎儿进行各项参数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宫内生长迟缓(IUGR)组,测量脐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和腹主动脉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脐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的比值(S/D),测量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量(QDV)和脐静脉的血流量(QuV),计算静脉导管(DV)分流率,测定胎儿升主动脉和肺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FV),测量一般径线包括胎儿的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度,测量产后胎儿体重并进行Apgar评分。【结果]IUGR组脐动脉和腹主动脉的PI、RI及S/D测值明显比对照组增高,IUGR组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的PI、RI及S/D测值比对照组低,IUGR组升主动脉和肺动脉的PFV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的QDV无明显差异,但IUGR组的QuV显著下降且DV分流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周IUGR组的胎头双顶径(BPD)、胎儿头围(HC)、胎儿腹围(AC)和胎儿股骨长(FL)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通过综合监测胎儿血流动力学和一般径线的变化,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50.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预后很差,其病因考虑与大量吸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肥胖、基因突变等有关。因胰腺癌起病隐匿,且早期症状不明显,使大多数患者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即使将肿瘤切除,术后极易复发和转移。胰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超声微泡造影剂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载体,可从分子水平上介导肿瘤的靶向诊断和治疗。一、靶向超声微泡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