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73篇 |
免费 | 170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篇 |
儿科学 | 24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149篇 |
口腔科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589篇 |
内科学 | 254篇 |
皮肤病学 | 46篇 |
神经病学 | 110篇 |
特种医学 | 18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23篇 |
综合类 | 952篇 |
预防医学 | 435篇 |
眼科学 | 305篇 |
药学 | 393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66篇 |
肿瘤学 | 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95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108篇 |
2012年 | 137篇 |
2011年 | 158篇 |
2010年 | 184篇 |
2009年 | 183篇 |
2008年 | 190篇 |
2007年 | 209篇 |
2006年 | 219篇 |
2005年 | 201篇 |
2004年 | 173篇 |
2003年 | 158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117篇 |
2000年 | 125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93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10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3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建立螺旋CT梯状伪影大小的一般数学模型;研究梯状伪影产生的原因、伪影大小及其与被扫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扫描参数的关系;比较单层螺旋CT与多层螺旋CT下梯状伪影的大小;研究减少此类伪影的方法.材料与方法用工业用纯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crylic),制作一个底座高180mm、(直径为250mm,顶角为45°的锥体,在三台螺旋CT(SiemensPlus 4单层面CT、Elscint CT Twin Flash双层面CT、GE Light Speed Ultra八层面CT)上,用半扫描插值算法(HI),在(2,5,10)mm的床进距离,层厚(2,5,10)mm,重建间隔为(2,5,10)mm,以及在体模中心线与CT扫描中心线重合、成20°的位置下扫描,获取不同的图像.然后用MATLAB6.5编写的程序对其大小进行分析.结果梯状伪影来源于被扫描物体表面与扫描中心线存在一定的角度和使用的螺旋插值算法.层厚一定的情况下,步进距离越大,伪影加大;步进距离一定,层厚越大,伪影加大,并与床进距离和锥体长度成线性关系;被扫描物体中心线偏离扫描中心线时的伪影比与扫描中心线重合时的伪影大.在相同的扫描条件下,多层CT的伪影比单层面CT的伪影小.结论本文建立的梯状伪影的一般数学模型的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在螺旋扫描方式下,梯状伪影不可能消除.要减少伪影必须:①被扫描物体的中心线要与扫描中心线重合;②尽量采取小步进或薄层扫描;③采用合适的插值算法. 相似文献
22.
23.
陈芳宋俊兴梅莉徐亚莉单雪雨程后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3):1869-1873
目的 探讨择时耳穴压丸联合腕踝针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在芜湖市中医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药物组、腕踝针组、耳穴组和联合组。术后药物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塞来昔布口服,在此基础上耳穴组、腕踝针组、联合组分别加用择时耳穴压丸、腕踝针、腕踝针联合择时耳穴压丸治疗。比较4组患者术后1,3,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和术后7 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术后1,3,7 d膝关节活动度(ROM),术后1 d、术后1个月牛津膝关节功能量表(OKS)评分。结果 各组患者术后1 d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联合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耳穴组(P均<0.05);术后7 d,联合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联合组患者止痛药物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P均<0.05),腕踝针组、耳穴组明显短于药物组(P均<0.05)。术后7 d, 4组患者睡眠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低... 相似文献
24.
25.
甲巯咪唑诱导新生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甲巯咪唑(MMI)对新生大鼠视网膜血管发育的影响,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浓度与正常血管发育和异常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实验组(MMI组)新生Sprague Dawley大鼠75只,孕鼠分娩后第1天即饮用含0.1%MMI的自来水。对照组50只新生鼠的母鼠饮用普通自来水。两组新生鼠又分别分为4 d和10 d两个亚组,每组取右眼进行视网膜铺片和二磷酸腺苷(ADP) 酶染色,左眼行石蜡切片后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细胞核数目,对视网膜血管进行评估;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IGF-I的测定。同时观察各组新生鼠体重的变化。 结果 10 d MMI组鼠新生血管发生率为27%,4 d组及对照组未见新生血管形成。4 d MMI组血清IGF-I水平(73.07ng/ml) 同4 d对照组(168.73 ng/ml)相比明显下降。10 d MMI组(175.13 ng/ml)也明显低于10 d对照组(306.38 ng/ml) (P=0.00)。MMI组新生鼠同对照组相比,可见明显的生长发育迟缓。 结论 MMI可抑制正常的视网膜血管发育,引起新生血管,可能与最初血清IGF-I水平的下降有关。血清IGF-I水平的时程变化同未成熟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98-201)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BiPAP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与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42例肺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联合使用BiPAP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及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使用BiPAP治疗后患者的肺动脉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中FVC、PEF治疗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BiPAP可以很好的降低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压,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SAA/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诊断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价值及其与早期预警系统(EW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43例,重症41例,危重症28例。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AngⅡ、SAA/CRP、HMGB1水平,分析外周血AngⅡ、SAA/CRP、HMGB1水平与EWS评分的相关性及其对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外周血AngⅡ、SAA/CRP、HMGB1水平与危重症手足口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危重症患儿EWS评分均高于重症和普通患儿,重症患儿又高于普通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患儿外周血AngⅡ、SAA/CRP、HMGB1水平均高于重症和普通患儿,重症患儿又高于普通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AngⅡ、SAA/CRP、HMGB1水平与EW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外周血AngⅡ、SAA/CRP、H...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远端截骨结合可吸收钉内固定术治疗(足母)外翻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行第一跖骨远端截骨结合可吸收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7例(62足)(足母)外翻病例资料.随访6~24个月,通过美国足踝外科学会Maryland评分系统(Maryland FootScore,MFS... 相似文献
29.
在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中,各省市区县的项目负责单位人员、基层医药卫生单位人员、参与调查人员和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在项目参与过程中提出了诸多疑问,并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现整理15个地区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工作过程中出现与知识持有人相关的问题,从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概念问题、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效力问题、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使用问题和知识持有人存在的问题4个方面进行释疑,以期对后续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30.
冷冻真空干燥法保存菌种远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一具自行设计的简单冷冻干燥装置所保存的一批菌种进行了活力,生物学特性及毒力检查,这些菌种包括真菌2株,1株存活;细胞23株,20株存活;放线菌1株,存活。各菌已存活时间为29-38年,无论在染色反应,菌体形态,生化反应、培养特性、抗原性及毒力等方面均未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