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居围术期死因首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心脏病日趋年轻化,伴发心脏病接受心脏及非心脏手术的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术中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患者预后与麻醉处理是否合理密切相关,且每一类心脏病围术期处理原则不尽相同,麻醉方式及药物对不同心脏病影响各异。对于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目前尚无全面系统的全国性专家共识。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非心脏手术麻醉分会根据国内合并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例数较多的多家大型医院临床管理经验,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形成《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中国专家临床管理共识(2020)》。本共识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不具强制性,仅供麻醉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为依托,探索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协作的联合培养方案在麻醉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 综合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平台麻醉亚专科手术量及北京市各专科医院的临床专业特色和教学资源优势,建立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相结合的北京协和医学院麻醉学系联合基地,并制订临床医学博士后联合培...  相似文献   
23.
剖宫产手术对解决难产和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降低母儿发病率和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产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剖宫产和麻醉技术的成熟和提高,电子胎心监护的普遍使用,使社会民众和产科医师为了确保母儿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从而对这些技术过分的依赖,致使剖宫产率逐年增加。剖宫产的安全性究竟如何?剖宫产对  相似文献   
24.
25.
阴道分娩镇痛相关热点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娩镇痛总体上分为非药物性和药物性镇痛方法。前者以拉玛泽呼吸镇痛法、导乐陪伴分娩等为主,后者主要是镇痛效果切实可靠的椎管内阻滞镇痛。文章就镇痛对剖宫产率、助产率、胎心率及母体发热的影响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论述,也阐述了潜伏期镇痛和静脉镇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陈红芽  徐铭军 《北京医学》2015,37(8):752-754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e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ASA Ⅰ ~Ⅱ级,随机分为TAP组(T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术前所有产妇均行腰-硬联合麻醉(L2~3间隙蛛网膜下腔,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7.5 mg);术毕两组产妇均连接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镇痛泵配置相同;术毕T组产妇行双侧TAP阻滞(0.4%罗哌卡因).于术后4、6、8、24、28及48 h采用VAS评分法进行镇痛评分,观察恶心呕吐、瘙痒及呼吸抑制的情况,记录各时点产妇按压镇痛泵的累计有效次数、累计总次数、术后48 h内按压总次数与按压有效次数;术后镇痛用药量和满意度评分.记录TAP操作相关并发症,包括感染、血肿形成、神经损伤、局麻药的毒性反应、穿入腹腔、穿伤肠管、穿伤肝脏等.结果 T组术后4、6h静息状态VAS评分低于C组(P<0.05),两组术后8、24、28、48 h静息状态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4h活动状态VAS评分低于C组(P<0.05),其他各时点两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6h的硬膜外镇痛用药量低于C组(P<0.05),其他各时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组各时点用药量均少于C组.两组在各时点按压镇痛泵的累计有效次数、累计总次数及术后48 h内按压总次数与按压有效次数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发生.T组无TAP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TAP阻滞在剖宫产术后具有明显的辅助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7.
鞘内注射吗啡和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琳  徐铭军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6):1478-1481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吗啡、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观察阿片类药物鞘内注射超前镇痛与传统硬膜外给药在术后镇痛方面的区别.方法 选择6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采用双盲法鞘内注药:吗啡组(M组):罗哌卡因20 mg+吗啡0.3 mg;舒芬太尼组(S组):罗哌卡因20 mg+舒芬太尼8 μg;对照组(R组):罗哌卡因20 mg,3组均加10%葡萄糖至3 ml.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配方:各组均为0.16%罗哌卡因+0.0025%氟哌利多+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其中R组在PCEA中添加吗啡6 mg(浓度为0.006%).镇痛泵设置:背景剂量2 ml/h,自控镇痛1 ml,锁定时间15 min,每小时限量6 ml,镇痛时间24 h.随访记录术后2、4、6、8、24、36、48 h时患者的镇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普瑞斯-亨利(P-H)评分进行评价;比较3组患者PCEA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并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各组VAS及P-H评分呈现一致性,M组于各时点VAS分别为(10±7)、(13±8)、(11±8)、(16±8)、(10±8)、(6±6)、(3±4)分,均明显低于R组各时点VAS:(25±13)、(32±10)、(40±9)、(39±12)、(28±10)、(20±9)、(13±11)分(P<0.05);S组各时点评分为(2±2)、(9±11)、(19±15)、(25±9)、(19±8)、(12±6)、(8±7)分,均明显低于R组(P<0.05);S组VAS于术后2 h低于M组(P<0.05),后5个时点VAS M组低于S组(P<0.05).PCEA泵的使用情况:M组与S组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在各时间点与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不良反应:M组、S组及R组发生恶心者分别为17、2、17例;发生呕吐者分别为11、1、8例;出现瘙痒者分别为6、12、5例.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入吗啡0.3 mg或舒芬太尼8 μg用于超前镇痛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镇痛方式.其中鞘内注射吗啡的镇痛作用强而持久但不良反应多,可用于中长手术的术后镇痛;鞘内注射舒芬太尼的镇痛时效短、作用强,且副作用少,可应用于剖宫产术等时间较短手术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估潜伏期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分娩结局和母婴的影响。方法将无病理产科因素及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美国标准协会(ASA)I~Ⅱ级的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潜伏期组(L组)于宫口开大0.5—2.5cm时行分娩镇痛,活跃期组(A组)于宫口开大3.0~5.0cm时行分娩镇痛。两组操作过程完全一致,孕妇取左侧卧位,采用联合腰麻及硬膜外穿刺包于L2~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取25G腰麻穿刺针置入硬膜外穿刺针内,刺入蛛网膜下腔,于子宫收缩间期注入0.1%罗哌卡因3ml(3mg),置入硬膜外导管,接自控电子镇痛泵。待腰麻作用减弱时,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给药模式产妇自控镇痛,APⅡ电子泵内配置为0.1%罗哌卡因及0.5μg/ml舒芬尼混合液,总量100ml;设置单次剂量为5ml,锁定时间10min。宫口开全时停止PCA泵。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镇痛前及镇痛后直至宫口开全时8个点的疼痛评分;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持续时间及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结局、产时出血量;记录镇痛药物使用情况;镇痛不良反应;产妇满意度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质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的VAS评分活跃期组M=100分(80分,100分)与潜伏期组M=90分(80分,100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分娩镇痛后VAS评分、产程各阶段持续时间、分娩方式、产时出血量、缩宫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用量潜伏期组[(23.9±8.9)ml]较活跃期组[(17.6±9.6)ml]明显增多(P〈0.05),缩宫素使用时间潜伏期组为(228±139)min.较活跃期组(152±103)min长(P〈0.05),潜伏期组产妇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鞘内注入0.1%罗哌卡因,而后连接自控电子泵(0.1%罗哌卡因及0.5μg/ml舒芬尼混合液)的镇痛模式用于产程潜伏期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极少,对母婴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9.
硬膜外腔注药后压力与麻醉阻滞范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麻醉时药物剂量、浓度及穿透性、注药速度、患者年龄、注药时体位、穿刺部位、硬膜外腔有效容积以及妊娠、全身情况等诸多因素都影响药液在硬膜外腔扩散。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后可引起硬膜外腔压力的改变,它亦影响药液在硬膜外腔的物理扩散。本文就硬膜外腔注入一定...  相似文献   
30.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在分娩中的应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分娩镇痛模式及效果、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单胎、头位、孕38~42周自然分娩初产妇65例,进入第1产程活跃期后分为3组,A组应用瑞芬太尼静脉电子泵镇痛,设置后自控按压给药每次0.5 μg·kg,锁定时间3 min;B组单次剂量同A组,复合瑞芬太尼0.05 μg·kg-1·min-1背景输注,宫口开全后AB组均停药;C组常规产科处理.记录宫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呼吸循环指标、产妇宫缩、胎心监测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催产素应用及器械助产情况、剖宫产率等指标.结果A和B组镇痛20 min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均低于C组(P<0.01),镇痛满意度均显著高于C组(A组为17/21,B组21/21,C组0/23),产力满意度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按压次数(50次)<A组(78次)(P<0.01),A和B组用药量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产程、催产素应用率、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呼吸抑制发生、无产妇循环抑制、镇静过度或低氧血症发生(鼻导管低流量吸氧下).结论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复合背景剂量的产妇可减少按压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