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98篇
神经病学   13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文对缺血-再灌注大白鼠脑组织Ca2+、ATP酶及脑含水量进行了研究,并观察了中药对其影响。发现缺血及再灌注后空白对照组脑组织Ca2+升高、ATP酶降低,脑水含量增高,而中药治疗组结果相反。提示:Ca2+、ATP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而本中药方对缺血性脑损伤有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本刊讯从3月1日起,“1元感冒药”在上海13家药房登台亮相。所谓“1元感冒药”,并非一种药物,而是一个产品系列,包括维C银翘片、小儿氨酚黄那敏片、感冒清片以及咳特灵、复方感冒灵片五种感冒药品,分别装有24粒或18粒,用量在2至3天之间。每种产品在外包装上均打着醒目的“1元”标示,以突出价格低廉。据了解,“1元感冒药”的“始作俑者”是广州诺贝华乐药厂。自去年11月以来,这家药厂在广州、北京、杭州三地相继推出“1元感冒药”,大受市场欢迎,目前销量已达1000万包,在医药零售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诺贝华乐的“1元感冒药”代理商上海三君…  相似文献   
43.
由于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现有资料表明血脂异常可能是此级联反应的始动因素[1,2],因此,本文分析了13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脂和颈动脉内膜变化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分类和分级,旨在探讨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过程中的血脂组分异常的可能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相关因素,提出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模型,协助临床医师进行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的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脑出血患者的病史、入院时生命体征、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血肿吸收的速度将患者分为两组:血肿吸收慢组(R〈0.67 ml/d)、血肿吸收快组(R≥0.67 ml/d),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下列因素与血肿吸收速度显著相关:年龄、糖尿病病史、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出血体积、出血部位、破入脑室、中线移位、Glasgow 昏迷指数、NIHSS评分。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血体积、Glasgow昏迷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肿吸收速度明显相关。进而,构建血肿吸收速度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吸收慢(R〈0.67 ml/d)敏感性88.2%,特异性89.8%。结论出血体积、Glasgow昏迷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可用于预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快慢,该预测模型对于急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TSC)的基因突变,临床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临床确诊的TSC患者的临床表现,用代表性图例展示室管膜下结节,皮质神经管以及骨质多发结节等影像学特征。并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分析中国结节性硬化1型(TSC1)患者的临床和基因特征。结果两例临床确诊的TSC的患者,1例为TSC1新位点突变即c.1998-2AG,此位点突变为剪切突变。文献检索具有TSC1详细基因报道的中国人群62例(含本篇报道1例),其中散发病例占51.61%,家族性病例占48.39%。突变类型主要包括:缺失突变(32.26%),无义突变(22.58%),插入突变(12.90%),剪切突变为(6.45%),错义突变(25.80%),单核苷酸多态性(4.84%),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两种突变形式。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色素结节(68.97%),面部血管瘤(56.90%),室管膜下结节(55.17%),癫痫(53.45%)等。结论 TSC属于临床少见疾病,且并不一定具有家族史。临床上以癫痫起病,面部低色素结节,影像学上具有皮质神经管以及室管膜下结节的特点,出现类似病例要考虑基因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7.
脂多糖诱导鼠脑中的白细胞介素—6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子水平研究正常鼠脑内的白细胞介素-6(IL-6)分布和诱导水平。方法 脂多糖(LPS)100ug/kg,ip,不同时间,用PT-RCR对鼠脑的6个不同区域,进行IL-6信使核糖核酸(mRNA)半定量分析。结果 IL-6mRNA表达由高到低依次为海马,下丘脑,脑干,小鼠,丘脑和皮层。除皮层表达高峰在6小时外,其余在4小时。结论 LPS诱导的IL-6mRNA在正常鼠脑的不同部位表达曲线不同。  相似文献   
48.
缺血性鼠脑中的IL-6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牧  徐运 《免疫学杂志》2000,16(6):474-474
IL-6是一多效应的细胞因子,在宿主的防卫和急性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1]。它的表达异常和失调与多种疾病发病有关,如肿瘤、Alzheimer’s病、不同类型的脑损害。为探讨IL-6与缺血性脑损害的关系,我们用PT-PCR方法对缺血性鼠脑不同部位IL-6mRNA表达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动物模型研制ICR小鼠18只,每组6只,雌雄各半,重45~50g。用线栓法研制成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2],即25%戊拉坦1000mg/kg,IP麻醉。手术显微镜下,颈部正中切开,分离右颈总动脉,用5~0号进口尼龙线约10~12mm长,头端涂用cilicon,插入颈内动脉抵大脑中…  相似文献   
49.
管得宁  徐运  朱琳  王岚 《江苏医药》2005,31(11):868-869
国外众多报道,抗凝血素抗体(anti-prothrombins antibodies,IgM/IgG,或aPT1/aPT2)为血管血栓性病变进展、复发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巴曲酶为一降纤药物,主要降解纤维蛋白,从而防治血栓形成。本研究试图探讨凝血素抗体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巴曲酶对其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巴曲酶新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首发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血管病变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21例首发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TIA患者,发病48 h内入院,应用CT血管造影和颈动脉超声评估血管病变,采用ABCD评分,观察1年内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比较血管病变及ABCD评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121例患者中106例共258支血管狭窄; 71例(58.68%)存在同侧颈部及颅内动脉狭窄≥50%,66例(54.55%)存在多支血管狭窄,33例(27.27%)有Willis 环变异; 66例(54.55%)检出不稳定斑块;(2)随访1年脑血管病发生率18.18%;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了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发作时间≥10 min外,同侧颈部及颅内动脉≥50%狭窄(OR=2.65,95% CI:1.30~5.38,P=0.007)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同侧颈部及颅内动脉狭窄分层后发现,同侧颈部及颅内动脉中度狭窄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比例是正常或轻度狭窄5.92倍(95%CI:1.20~29.27,P=0.029),而重度狭窄或闭塞发生比例是正常或轻度狭窄7.92倍(95%CI:1.75~35.83,P=0.007);(3)与未发生脑血管病组比较,发生脑血管病组的ABCD2、ABCD3和ABCD3-V评分的得分均显著升高(P≤0.01); 3种评分法预测1年内发生脑血管病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73和0.80,ABCD3-V评分预测预后准确度最高(P<0.05),最佳界值为7.5分。结论 首发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TIA的血管病变广泛并严重,1年内脑血管病发生率高,同侧颈部及颅内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ABCD3-V评分能更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