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朱刚艳  徐红新  田毅浩  马红梅  唐世琪  汪福良  邬松林 《重庆医学》2012,41(11):1096-1099,1146,114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能否改善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缺氧模型及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的存活。方法加入或未加入TMZ的MSCs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并缺氧暴露12h,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查第3代MSCs的活力和凋亡。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MI对照组、MSCs组及(MSCs+TMZ)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AMI模型。将MSCs注入梗死心肌边缘[(MSCs组和(MSCs+TMZ)组)]。(MSCs+TMZ)组的大鼠在AMI前3d开始至AMI后28d加喂TMZ。移植28d后,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细胞在体内的存活和分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收集TMZ治疗开始前和AMI后24、48h的血液样本,测量C反应蛋白(CR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缺氧培养下,TMZ处理过的MSCs细胞凋亡降低了一半。在体内与AMI对照组相比,MSCs组和(MSCs+TMZ)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与单纯MSCs移植相比,TMZ与MSCs移植的组合治疗表现出了更低的干细胞凋亡、更高的干细胞存活、更小的心肌梗死面积和进一步改善的心功能。各组之间CRP、TNF-α的基线水平并无显著差异,然而24h时(MSCs+TMZ)组的所有参数均低于MSCs组。结论 MSCs移植添加TMZ治疗AMI增加MSCs存活和心脏功能的恢复上优于单纯MSCs移植,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调查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达标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合并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记录年龄、性别、血压水平、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体重指数、吸烟史、血生化指标、相关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疾病等.结果:10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为100%、32%.6种常用的降压药物中应...  相似文献   
33.
经皮穿刺胆道引流管及内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介入性经皮穿刺胆道引流管及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技术与疗效。方法对11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及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梗阻部位位于胆总管3例、肝总管6例,左右肝管汇合部2例。结果11例共置入金属内支架6枚,5例置入引流管,其中外引流4例,内外引流1例。术后1周复查血清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及丙氨酸转氨酶均下降明显。5例于术后10月内死亡,均与胆道引流无直接因果关系。术后1个月,3项血清生化指标均有更为显著的下降。跟踪随访,平均随访5个月,5例仍存活。1例失访。期内4例TBil降至正常范围,3例TBil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经皮穿刺胆道引流管及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黄疸,改善肝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并可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4.
浆细胞白血病(Plasma cell leukemia,PCL)由Foa于1904年首次报道,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特殊类型白血病,其特征为异常浆细胞恶性增生,广泛浸润组织和脏器,并在外周血中大量出现。当外周血中浆细胞数大于2×10^9/L或浆细胞比例大于20%时可诊断。浆细胞白血病可发生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晚期,即所谓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SPCL),也可在发病前无任何浆细胞疾病的征象,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对湖北地区一个扩张型心肌病家系成员进行致病候选基因筛查,寻求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致病基因,探讨基因型和表型关系.方法 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来自湖北省大冶市,先证者于2017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已有家族成员死亡.详细询问先证者及其家属成员病史、家族史,并进行体格检查、血液指标、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对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及检查结果分析.与先证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分子诊断中心对先证者候选致病基因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获得可疑突变后,利用Sanger测序验证家系成员是否存在可疑突变.结果 家系先证者(Ⅲ3)和妹妹(Ⅲ2)携带肌联蛋白(TTN)c.100126A>G(P.Thr33376Ala)错义突变.先证者目前心功能下降并伴有恶性心律失常,而其妹妹无明显临床症状,心脏超声检查无异常.结论 本研究发现湖北地区一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家系存在TTN基因c.100126A>G(p.Thr33376Ala)错义突变,TTN与扩张型心肌病密切相关,是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重要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转染与未转染phVEGF165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3组:①BM-MNC+ph-VEGF165组(n=7):梗死心肌边缘注射转染了phVEGF165的自体骨髓细胞;②BM-MNC组(n=7):梗死心肌边缘注射未转染phVEGF165的自体骨髓细胞;③AMI对照组(n=7):梗死心肌边缘注射等量无血清培养基;④假手术组(n=5):只穿线,不结扎。AMI后第3天抽取股骨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并于AMI后14d进行细胞移植。细胞移植后28d,采用超声心动图,并结合心脏重量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等参数评价转染与未转染ph-VEGF165的骨髓细胞移植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AMI组左室舒张末期压明显升高(P<0.05),而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壁厚度/左室内径、射血分数以及左室收缩压、压力变化率最大值均显著降低(P<0.05),然而,与AMI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左室舒张末期压显著降低,而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壁厚度/左室内径、射血分数以及左室收缩压、压力变化率最大值明显升高。同时我们发现,与未转染phVEGF165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相比,转染了phVEGF165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并防止AMI后左室重构发生。转染phVEGF165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曲美他嗪改善移植微环境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形态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开胸不结扎,心肌梗死组心肌内注射无血清培养基;干细胞移植组注射骨髓干细胞;干细胞移植+曲美他嗪组注射骨髓干细胞,同时给予曲美他嗪灌胃.移植后4周测量4组实验动物的心脏形态和左心功能.结果 移植组大鼠左室腔内径明显小于心肌梗死组,左室收缩压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而舒张末期压则显著降低,左室收缩功能等各项指标亦有明显改善,干细胞移植+曲美他嗪组大鼠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结论 骨髓干细胞移植可防止心肌梗死后左室腔扩大,有效改善左功能,同时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8.
胃冠状静脉栓塞(PTO)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对预防肝性脑病有一定作用。但PTO后门脉压力进一步增高,增大了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危险,可以再发出血,使得PTO远期疗效欠佳。而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AE)可在短期内缓解PTO术后门脉压力增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对胆固醇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及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以探讨losartan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给予含1.5%胆固醇饲料80g·kg-1·d-1喂养12周后,随机分为两组①高脂组继续饲以1.5%胆固醇饲料4周;②氯沙坦组饲以1.5%胆固醇饲料的同时加喂10mg·kg-1·d-1的氯沙坦,共4周.另选普通饲料喂养16周兔作为正常对照.实验结束后,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核因子-κB、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12周末,胆固醇组血脂(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间血压无显著性改变.氯沙坦干预亦未对血脂及动脉血压产生影响.胆固醇组主动脉斑块/内膜面积比为32.48±3.31%,氯沙坦干预组则减少至11.52±4.16%(P<0.01).内膜厚度亦由51.85±8.42%减至25.38±6.59%(P<0.01).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结果提示,核转录因子NF-κB及其靶基因产物ICAM-1的数量因氯沙坦的干预而明显减少(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氯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消退作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可能与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细菌脂多糖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合成和核因子-kB活化的影响,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细菌脂多糖刺激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随刺激剂量和时间的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核因子-Kb在单核细胞的激活随刺激时间的变化。发现核因子-kB在接受刺激15min-1h之间,随刺激时间的延长逐渐从胞质向胞核转移,1h达高峰。细菌脂多糖呈浓度依赖性(1-1000μg/L)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合成,肿瘤坏死因子α在刺激后1h出现,6h达到高峰,其合成出现在核因子-kB的活化后。以上提示细菌脂多糖通过激活单核细胞内核因子-kB来诱导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