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优选康视明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葛根素、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60 min.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于康视明合剂的工业化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Ⅱ1R)基因A 1166/C多态性与国人应用A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降压疗效的关系,以利于结合基因分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可行性. 方法6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停止服用任何降压药物5个半衰期后,测量患者基础血压,并抽取血样,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解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FLP)的方法检测AⅡ1R基因型.然后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连续服用10天,分别于第7、10天上午900测量患者卧位、左上臂血压. 结果CC基因型因其突变率极低,本次试验未发现,故未予以分组.①本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基因型频率为23.4%,C等位基因频率为11.7%. ②入选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显效5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已剔除,未参与统计.AC基因型组有效率为93.33%,AA基因型组有效率为97.96%,总有效率为96.88%,AC基因型组与AA基因型组之间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③患者服用缬沙坦后第7天、第10天AC基因型组收缩压下降值均较AA基因型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④患者服用缬沙坦后第7天,AC基因型组舒张压下降值较AA基因型组差异显著(0.01<P<0.05).而第10天时两基因型组舒张压下降值差异不明显(P>0.05).⑤患者服用缬沙坦后第7天,AC基因型组脉压下降值较AA基因型组差异显著(0.01<P<0.05),第10天时则差异极显著(P<0.01). 结论缬沙坦降低AC基因型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脉压的疗效要优于AA基因型组;在早期其降低AC基因型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的疗效优于AA基因型组,10天后则差异不明显.缬沙坦对于AC基因型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更有效的降低脉压).基于此,运用基因分型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缬沙坦浓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测定血浆中缬沙坦浓度。方法 色谱柱 :LichrospherC18高效液相柱 ;流动相 :0 0 1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pH 3 1)∶乙腈 =5 3∶4 7(V/V) ,流量 1 0ml·min-1;检测器 :荧光检测 ,激发波长2 6 5nm ,发射波长 378nm。血浆样品经盐酸酸化 ,乙酸乙酯萃取 ,分离有机相 ,氮气吹干 ,流动相溶解后进样。结果 缬沙坦保留时间为 12 5min ,分离良好 ;标准曲线在 5 9~2 36 0 μg·L-1范围内呈线性 ;日间RSD为 5 94 %~ 8 4 1% ,日内RSD为 2 83%~ 7 0 7% ,回收率为 81 13%± 5 2 6 %。选择住院高血压病人 15例 ,每日口服缬沙坦胶囊 80mg ,分别于第 4、7d测定其稳态峰、谷浓度 ,谷浓度为 (16 5 99±6 0 2 2 ) μg·L-1,峰浓度为 (5 2 6 90± 337 0 6 ) μg·L-1。结论 该法灵敏、简便 ,适用于血药浓度监测及其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黄止痒搽剂治疗轻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轻度寻常型痤疮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外用三黄止痒搽剂,对照组外用0.025%维A酸乳膏,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周及4周后,治疗组皮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3)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5.0%(3/60例),对照组为28.3%(17/60例),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黄止痒搽剂治疗轻度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气质联用方法分析马齿苋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马齿苋提取物中低极性组分的化学成分,为马齿苋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MS方法对马齿苋提取物中的低极性组分进行分析。色谱条件:柱温从60℃开始,保持2min,以20℃/min的速度升到300℃,并保持5min;气化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度氦气;流速为1.0ml/min。质谱条件: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00℃。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析共分离出51个峰,确认出其中44种成分,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含量较高的物质有棕榈酸17.06%,亚油酸乙酯16.04%,棕榈酸乙酯14.47%,亚麻酸12.72%,亚油酸7.66%等。其低极性组分占马齿苋提取物的60.12%。结论马齿苋提取物中低极性组分主要为饱和脂肪酸酯、不饱和脂肪酸和烃类化合物。亚麻酸可以作为马齿苋提取物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结肠癌细胞的转移潜能(迁移、侵袭力)是否和血管生成拟态(VM)存在相关性;探讨抑癌方对结肠癌转移潜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是否与VM有关。方法:以实验中可以形成VM的人结肠癌细胞为VM(+)组,不能形成VM的人结肠癌细胞为VM(-)组,划痕、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其迁移、侵袭能力;对VM(+)组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分组如下:抑癌方处理过的中药组和未经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划痕、侵袭实验观察其迁移、侵袭能力,体外三维培养法观察其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情况。结果:三维培养环境下,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可以形成VM为VM(+)组,HT29不能形成VM为VM(-)组,VM(+)组的迁移、侵袭力明显强于VM(-)组(P<0.05),且VM密度和细胞的迁移呈正相关(r=0.994,P<0.05),VM密度和侵袭力呈显著正相关(r=0.998,P<0.05);经抑癌方处理的中药组其迁移、侵袭力明显弱于未处理的对照组(P<0.05),中药组的VM密度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的迁移、侵袭能力和VM存在相关性,抑癌方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和抑制VM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科罗索酸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不同浓度(10~50μmol·L~(-1))科罗索酸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SPSS12.0统计软件包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检测法检测凋亡酶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Bax、Bcl-2表达。结果科罗索酸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活性随药物浓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高,24、48及72 h的IC_(50)分别为45、34、28μmol·L~(-1)。科罗索酸诱导Hela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凋亡酶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科罗索酸可上调Bax而不影响Bcl-2的表达。结论科罗索酸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