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目的总结分析癫痫发作致重度烧伤患者的救治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和减少致残率。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6年我科收治的因癫痫发作致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0%或Ⅲ°烧伤面积〉10%)患者57例,以1998年1月1日为界分为两组,两组病情具有可比性,1998年后广泛应用新的综合治疗措施,主要为有效充分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早期积极行切削痂植皮和转移皮瓣封闭创面。结果1998年后患者(B组)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1998年以前患者(A组);B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A组;B组住院期间癫痫再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创面愈合后残疾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早期充分有效液体复苏、胃肠道营养、积极切削痂植皮和转移皮瓣封闭创面能降低重度癫痫烧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减少死亡率、致残率和住院期间癫痫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对比分析近5年烧伤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笔者单位烧伤病房住院患者的血液、痰、粪、中段尿、创面分泌物、静脉导管、气管套管等标本分离获得的菌株,对各年度检出菌株的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送检标本检出细菌中,革兰阴性(G-)菌株数远远多于革兰阳性(G+)菌株数(平均分离率G-菌占83.2%,G+菌占16.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是近5年来主要病原菌.动态观察病原菌耐药性可见,耐药率大幅度上升,对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部分检出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已完全耐药.结论 烧伤科病房存在多种院内感染病原菌,且菌种不断变迁,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第二大优势菌种,且细菌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对比分析近5年烧伤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笔者单位烧伤病房住院患者的血液、痰、粪、中段尿、创面分泌物、静脉导管、气管套管等标本分离获得的菌株,对各年度检出菌株的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送检标本检出细菌中,革兰阴性(G-)菌株数远远多于革兰阳性(G+)菌株数(平均分离率G-菌占83.2%,G+菌占16.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是近5年来主要病原菌。动态观察病原菌耐药性可见,耐药率大幅度上升,对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部分检出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已完全耐药。结论 烧伤科病房存在多种院内感染病原菌,且菌种不断变迁,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第二大优势菌种,且细菌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的变化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烧伤(烧伤总面积32%-96%TBSA)患者设为试验组,常规进行休克期液体复苏和创面处理;另选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试验组患者伤后1、3、6、12、24、48 h和对照组人员血液中CGRP、NPY、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伤后3 h试验组患者CGRP水平为(28±6)ng/L,较对照组(55±7)ng/L降低,12 h达低谷(15±4)ng/L,伤后48 h仍低于对照组(P<0.05)。伤后1h试验组NPY、cTnT值[(136±20) ng/L、(0.41±0.08)μg/L]较对照组[(86±13)g/L、(0.16±0.06)/μg/L]升高,12 h达峰值[(189±31)ng/L、(1.78±0.47)μg/L],48 h仍高于对照组(P<0.05)。CGRP与cTnT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76,P<0.01);NPY与cTnT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1)。结论血液中CGRP值降低、NPY值升高在严重烧伤休克期心肌损害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烧伤病房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infection of 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 (ESBL) -producing strain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Enterobacteriaceae that infected burn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92 patients with Enterobacteriaceae infection in our burn unit from January 2001 to December 2008.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Enterobacteriaceae , and the detection rate, drug resistance of ESBL-producing strains, and its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Data were processed with Chi-square test.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nine strains of Enterobacteriaceae were isolated, with 38 (34.9%) strains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 25 (22.9%) strains of Escherichia coli , 22 (20. 2%) strain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 13 (11.9%) strains of Proteus mirabilis , and 11 (10. 1%) other strains of Enterobacteriaceae . Enterobacteriaceae were moderately or highly resistant to antibiotics except imipenem, resistance rate of which was less than 8. 0%. ESBL-producing strains accounted for 44. 0% in Escherichia coli , and 77. 3%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 Drug-resistance rate of ESBL-producing strains to antibiotic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 ESBL-producing strain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longer than 20 days, and use of the 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longer than 5 days, quinolone antibiotics longer than 7 days, and topical antibiotics longer than 5 days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caused by ESBL-producing strains, comparing with non ESBL-producing strain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ith χ2 value respectively 5.491 , 4.441, 15. 186, 4. 938 , P values all below 0. 05) . Conclusions Enterobacteriaceae strains in burn unit of our hospital are highly drug resistant, with high lactamase-producing rates, calling for intense monitor to control the risk factors that predispose the infection of ESBL-producing strains in order to lower the infection rate.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大鼠休克期肾脏组织p38MAKP活化水平以及血浆和肾组织TNF-α含量水平变化。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8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烫伤组和SB组(烫伤+SB203580组,SB203580为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正常对照组(0h)8只;烫伤组和SB两组各48只,后两组又分为1、3、6、12、24h五个时相点,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肾脏组织p38MAKP的活化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及肾脏组织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烫伤组伤后1h肾组织p38活化水平明显增多,3h达峰值(与对照组比较,P<0.05),6h后活化量明显减少,血浆和肾脏组织TNF-α含量在伤后6h开始增加,12h达峰值(与对照组比较,P<0.05),24h仍较高、未恢复正常,SB组上述指标要比烫伤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大鼠严重烫伤后1h肾组织p38MAPK活化明显增加、3h活化水平达峰值,从伤后6h开始血浆和肾脏组织TNF-α的含量水平增加明显、12h为最高,说明p38的活化在肾脏损伤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乌司他丁治疗重症烧伤脓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探讨其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2例重症烧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取经典治疗方案,包括早期复苏,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对症治疗,血液净化治疗及呼吸机治疗等,治疗组在经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R)、心率(HR)、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等临床指标和动静脉血气分析、肌酐(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等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R、HR、T、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血浆ALT、AST、Cr、BUN、LDH、CK-MB均下降,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机体摄氧率及氧合指数增加(P〈0.05),治疗组增加更加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28 d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重症烧伤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器官功能及机体摄氧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9.
癫痫发作致重度烧伤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分析癫痫发作致重度烧伤患者的救治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和减少致残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0~2006年我科收治的因癫痫发作致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0%或Ⅲ°烧伤面积>10%)患者57例.以1998年1月1日为界分为两组,两组病情具有可比性,1998年后广泛应用新的综合治疗措施,主要为有效充分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早期积极行切削痂植皮和转移皮瓣封闭创面.结果 1998年后患者(B组)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1998年以前患者(A组);B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A组;B组住院期间癫痫再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创面愈合后残疾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早期充分有效液体复苏、胃肠道营养、积极切削痂植皮和转移皮瓣封闭创面能降低重度癫痫烧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减少死亡率、致残率和住院期间癫痫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70.
创面修复是个复杂的过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创面修复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包括创面修复机制的不断完善及创面修复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本文着重从创面修复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对创面修复的展望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